全球晶圆产业风起云涌,谁将主导未来芯片市场?

科技电力不缺一 2025-03-12 08:47:26

晶圆,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的关键材料,通常是由高纯度的单晶硅制成的圆形薄片。其制造流程极为复杂,涵盖多个关键步骤。

晶圆代工迈入[2.0时代]

在最近召开的台积电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公司推出了[晶圆代工2.0]这一全新概念。

传统的晶圆代工概念主要聚焦于晶圆成品的制造加工,而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则提出,晶圆代工2.0版本将涵盖封装、测试、光罩制作等多个环节,但排除了存储芯片的IDM(整合元件制造商)。

简而言之,除芯片设计之外的所有环节均可纳入晶圆代工2.0的范畴。

基于2.0版本的定义,晶圆制造产业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已接近2500亿美元,相较于1.0版本所定义的1150亿美元,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晶圆制造产业将实现近10%的同比增长。

台积电作为代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提出这一新战略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鉴于其在代工市场的份额已高达垄断级别的61.7%,远超其他所有厂商的总和。

另一方面,此举也旨在拓展其增长空间。在2023年,纯代工市场的规模仅为1150亿美元,而包含封装等环节的广义代工市场则高达2475亿美元。

这一更广阔的市场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使其能够继续提升销售额,并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其盈利能力。

国内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晶圆制造设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智能手机、计算机、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持续攀升,从而带动了对晶圆制造设备的强劲需求。

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拥有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和众多的手机制造企业,对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需求巨大。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对芯片的制程工艺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先进的晶圆制造设备来支持芯片的生产。计算机领域,中国是全球重要的计算机生产和消费国,对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芯片的需求稳定增长。

物联网的兴起使得中国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对传感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和通信芯片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对晶圆制造设备的需求。汽车电子领域,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如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这也为晶圆制造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晶圆制造设备行业的发展。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总规模达到1387亿元,重点投资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领域,为晶圆制造设备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科技电力不缺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