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千日酒

长岳和文化 2025-04-20 20:42:48

建康城西的街市上,新开了一家名为"醉仙居"的酒肆。店面不大,门前悬着一块黑漆木匾,上书"杜康遗风"四个鎏金大字。这日清晨,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在酒肆门前驻足,他鼻翼微动,似在捕捉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

此人姓刘名毅,字玄石,乃是建康城中有名的酒痴。刘家世代经商,积累下万贯家财,到了刘玄石这一代,更是将家中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只是这刘玄石不爱金银,独好杯中物,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酒。"

"这位客官,可是要进来品酒?"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店内传出。刘玄石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子站在柜台后,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腰间系着一条绣有酒壶图案的腰带。

刘玄石拱手道:"在下闻香而来,不知店家有何佳酿?"

那店家笑道:"在下杜远,字三杯,乃杜康后人。小店虽是新开,却有几坛祖传秘方酿造的好酒,不知客官可敢一试?"

"杜康后人?"刘玄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那定要品尝一番!"

进入店内,刘玄石发现这酒肆布置得极为雅致。四壁挂着几幅水墨画,皆是饮酒题诗的名士图。角落里摆着一张古琴,琴旁的小几上放着一只青铜酒爵,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杜三杯引刘玄石到靠窗的雅座坐下,从柜台后取出一只青瓷酒壶和两只白玉杯。"此乃小店镇店之宝,名为'千日醉',乃先祖杜康亲传秘方所酿,需窖藏十年方可饮用。"

刘玄石接过酒杯,只见杯中酒液呈琥珀色,清澈透亮,一股馥郁的酒香扑面而来,竟是他从未闻过的奇特香气——初闻似梅,再嗅如兰,细品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

"好酒!"还未入口,刘玄石已忍不住赞叹。他举杯一饮而尽,顿时觉得一股暖流从喉间直下丹田,又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那滋味先是甘甜,继而微苦,最后化作一股难以形容的醇厚,在口中久久不散。

"如何?"杜三杯笑问。

刘玄石闭目回味良久,方睁开眼道:"妙不可言!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杜兄,再来一杯!"

杜三杯却摇头道:"刘兄,此酒劲道非凡,常人一杯即醉三日。方才见刘兄海量,故破例斟了第二杯,若再饮,恐有不测。"

刘玄石大笑:"杜兄多虑了!刘某饮酒三十载,未尝一醉。今难得遇如此佳酿,岂能不尽兴?"说着,竟自己拿起酒壶,又斟满一杯,仰头饮下。

杜三杯欲言又止,只得轻叹一声。刘玄石饮罢第三杯,面色已泛起红晕,眼神也开始迷离。他拍案赞道:"好酒!好酒!杜兄...这酒...这酒..."话音未落,竟一头栽倒在桌上,鼾声大作。

杜三杯见状,连忙上前查看,见刘玄石呼吸均匀,面色红润,只是沉睡不醒,这才放下心来。他唤来小二,道:"这位客官醉了,且让他在后厢房歇息,待酒醒后再送他回家。"

谁知这一睡,便是三日过去。刘玄石如同死去一般,不动不醒,唯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杜三杯每日以参汤喂之,心中暗自懊悔不该让他饮下第三杯。

第四日清晨,杜三杯因要赴城外采购酒曲,临行前嘱咐小二好生照料刘玄石。谁知他刚走不久,刘家便派了人来寻。原来刘玄石出门时说去新开酒肆品酒,当日未归,家人初时不以为意,直到三日过去仍不见人影,这才着急寻找。

小二见刘家来人,连忙引至后厢房。刘家仆人见主人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怎么唤也不醒,以为遭了毒手,当即抬回家中,又请了城中名医诊治。

几位大夫轮流把脉,皆摇头表示从未见过如此症状——脉搏缓慢却有力,面色如常却沉睡不醒。有人疑是中风,有人猜是中毒,众说纷纭,却无人能治。

如此又过了七日,刘玄石仍无醒转迹象。刘母终日以泪洗面,刘妻更是哭得肝肠寸断。到了第十日,刘玄石的呼吸竟渐渐微弱,最后完全停止。一家人悲痛欲绝,以为他真的离世了,只得准备后事,择吉日下葬。

出殡那日,建康城东的刘家祖坟前,白幡招展,哀乐阵阵。刘玄石的棺木被缓缓放入墓穴,覆土掩埋。刘母哭得昏死过去,被家人搀扶回家。谁也没注意到,远处山坡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正望着这一切,面露焦急之色——正是刚刚回城的杜三杯。

杜三杯在刘家坟前徘徊良久,最终长叹一声离去。他知道,此时若上前解释刘玄石只是因"千日醉"而陷入假死状态,不仅无人相信,反可能被当做妖人送官。无奈之下,他只得返回酒肆,在账簿上记下此事,等待时机。

光阴似箭,转眼三年过去。这日清晨,杜三杯正在酒肆后院翻看祖传的酿酒秘方,忽然手指一顿,停在记载"千日醉"的那一页上。只见上面写着:"千日醉,饮一杯醉三日,三杯则醉千日。千日届满,酒气自消,饮者当醒。"

杜三杯猛然站起,掐指一算——刘玄石饮下三杯之日距今正好九百九十九天!他连忙唤来小二,嘱咐照看店铺,自己则匆匆赶往刘家。

刘家这三年变化不小。刘母因伤心过度已去世,刘妻带着幼子艰难度日,家业也大不如前。杜三杯登门时,刘妻正在院中洗衣,见一个陌生人来访,警惕地问道:"这位先生有何贵干?"

杜三杯拱手道:"刘夫人,在下杜远,三年前曾与刘兄共饮。今日特来告知一事——刘兄或许未死!"

刘妻闻言,手中木盆"咣当"落地,颤声道:"你...你说什么?"

杜三杯遂将"千日醉"的特性一一道来,最后道:"若夫人不信,可随我去坟前一观。今日正是千日届满之时,刘兄当醒。"

刘妻半信半疑,召集了几位族中长辈和邻居,一行人带着工具来到刘家祖坟。时值深秋,坟头荒草萋萋,显得格外凄凉。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杜三杯指挥几个壮年男子开始掘土。随着棺木逐渐显露,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棺盖被撬开的那一刻,一股奇异的酒香飘散开来,紧接着,棺中传出一声长长的哈欠——

"这一觉睡得真香啊!"

众人吓得连连后退,只见刘玄石从棺中坐起,伸了个懒腰,面色红润,双目有神,竟比三年前还要精神几分。他环顾四周,看到目瞪口呆的众人和周围的坟茔,自己也愣住了:"这...这是何处?我怎会在棺材里?"

刘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扑上前抱住丈夫:"夫君!你真的还活着!"在场众人无不称奇,有的说是神仙显灵,有的道是阎王放人,议论纷纷。

杜三杯上前扶起刘玄石,笑道:"刘兄,可还记得三年前在醉仙居饮的那三杯'千日醉'?"

刘玄石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只记得饮下第三杯后便沉沉睡去,梦中游遍名山大川,与仙人论道,与鬼魅对饮,历经千百劫难,看尽世间百态...原来竟已过去三年?"

杜三杯点头:"正是。此酒乃先祖秘传,饮一杯醉三日,三杯则醉千日。饮者虽沉睡不醒,实则气血运行更为顺畅,有延年益寿之效。只是..."他面露愧色,"当日我未能阻止刘兄饮下第三杯,致使家人误会,实在罪过。"

刘玄石却大笑起来,拍拍杜三杯的肩膀:"杜兄何出此言?若非这三杯酒,我怎知人生如梦?又怎会看破红尘虚妄?"他转向泪流满面的妻子,柔声道,"夫人,这些年苦了你了。"

刘妻摇头,只是紧紧抓住丈夫的手,生怕他再次消失。

此事在建康城传开后,引起轰动。有人慕名前来求购"千日醉",杜三杯却再也不肯出售,只道:"此酒非凡人可饮,若非刘兄这般海量且心性豁达之人,饮之有害无益。"

刘玄石经历此番生死大梦,性情大变。他不再沉迷酒色,而是将家业重整,周济贫苦,与杜三杯成了莫逆之交。二人常在醉仙居后院对饮清茶,谈文论艺,成为建康城一段佳话。

后来有人问刘玄石:"沉睡千日是何感受?"

刘玄石笑答:"譬如大梦一场,醒来方知人生在世,不过呼吸之间。酒可醉人,不可醉心;梦可离形,不可离性。"

至于那"千日醉"的秘方,杜三杯始终未曾外传。只在临终前,将其交给了刘玄石的后人,嘱咐道:"此酒可酿不可多饮,可藏不可轻示。世间万物,过犹不及,饮酒如此,人生亦是。"

从此,"玄石饮酒,一醉千日"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告诫世人莫要贪杯的典故。而那醉仙居的招牌下,也多了一副对联: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横批:"知味者稀"。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5-04-23 05:27

    公元499年农历一月,晚年的北魏孝文帝身患重病,南齐朝派陈显达,率军四万北伐北魏,给北魏造成巨大压力,魏孝文帝忧虑说:陈显达北伐,朕不亲自出征,恐怕难以打败他,三月初,魏孝文帝本人统领军队,坐在马车里,带病出征,北魏军进至马圈城,与南齐陈显达军遭遇,北魏军一鼓作气,击败南齐陈显达的军队,取得了胜利,然而,魏孝文帝的病情,因为在战争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他死在凯旋班师、回朝的半路途中,享年三十三周岁,虚岁三十四岁。

长岳和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