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两则新闻,真是让人又气又叹。
一个是老师因为让学生罚站,被家长投诉,最后被教育局处分,还降了职称;
另一个,是学生打架,家长一闹,学校领导层集体“背锅”,老师噤若寒蝉。
看完真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家长发帖,说自己儿子上课顶嘴,被老师罚站了。
家长一气之下,直接投诉到教育局。
结果呢?
老师不仅被处理了,还直接降了职称,工资也跟着降了。
家长倒是挺无辜地说:“没想把事情搞成这样。”
可是,孩子回学校以后,发现老师不管他了,冷冰冰的。
孩子自己也觉得孤单、难过。
而家长呢,只能教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努力学习,用成绩证明自己。”
说实话,这场面看着,真让人无语。
你把老师往绝路上逼了,还指望老师继续像以前那样有耐心、有热情地对待你的孩子?可能吗?
其实,一堂课以内的教室罚站并不算体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里白纸黑字写着,轻微违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罚站。
但是在家长和教育局这里,一下就被扣上了体罚的帽子。
本来是老师正常管理课堂,结果一顿操作下来,老师工资没了,尊严没了,心也凉了。
以后呢?肯定不管了。
你在,或者不在,都不关我的事了。
还有一个河北邯郸的老师留言,说他们那儿也闹出大事。
学生打架,本来小孩子磕磕碰碰挺常见的,
可家长不讲理,直接把孩子送医院拍照片,发抖音,引小报记者,开始要赔偿。
一个开口要20万,一个狮子大张口要90万!
闹得教育局长、校长、副校长一夜之间都“下课”了。
学生呢?顺理成章保送进了好高中。
还有学生在学校公然挑衅老师:“你打我啊,打了我就有钱了!”
听得让人头皮发麻。
一场又一场的家长闹剧,让原本该温暖人心的教育变得千疮百孔。
老师们现在什么心态?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老师调侃:“现在上课前,先给学生磕仨头。”
讽刺得让人笑不出来。
家长一闹,媒体一炒,教育局最怕的是什么?
怕舆情失控啊!
于是赶紧“顺着家长”,赶紧“牺牲老师”,只求表面平静。
至于是不是冤枉老师,教育还能不能正常搞?呵呵,没人关心。
校长们也不敢有担当了,只求政绩,确保自己不出事就行。
至于什么情怀、什么育人,统统靠边站。
老师更别说了,每天如履薄冰,批评不得、惩戒不敢、连沟通都要录音留证。
有老师感慨:“我们没有什么目标了,只剩一个目标——活着。”
谁受伤最深?老师受伤了吗?当然。
校长受伤了吗?也许受伤了。
但真正受伤最深的,是孩子。
在一个处处防备、人人自危的学校里,哪里还有真正的教育?
老师只想“保命”,哪里还有心思春风化雨?
孩子们失去了被温柔以待、被严格引导的机会,只剩下一纸冷冰冰的分数。
而那些家长,一边声嘶力竭喊着要“孩子幸福”,一边亲手砸碎了最能给孩子幸福的环境。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像一面破碎的镜子。
一块块碎片里,有老师的无奈,有校长的心酸,有家长的焦虑,有孩子的迷茫。
谁都不是赢家。
只是我们都该想一想:
如果教育的土壤都被踩烂了,未来还能开出怎样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