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将矛头对准美联储

初八没烦恼 2025-04-26 13:37:32

4月2日美国率先挑起的关税战,正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但特朗普政府对着中国连续出招却屡屡“哑火”,美国经济却连环“暴雷”。

36万亿美债更是已经成为了美国头顶最大的危机,白宫焦头烂额之际,特朗普又将矛头对准了美国的大债主美联储!

36万亿美债

特朗普当初对中国加关税,本想着保护自家工厂,结果反而把美国物价推上了天,老百姓买进口商品得多掏钱,企业成本蹭蹭涨。

更打脸的是,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多次回应中都表态要与美国“奉陪到底”。转头就把生意做到了“一带一路”,东南亚的订单、欧洲的合同接得手软,内需市场也越做越大。

反倒是美国自己,这些年国债越堆越高,如今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光2025年到期的就有9万多亿,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31%,更意味着政府每天需筹措逾250亿美元填补窟窿。

问题在于,这些债务大多发行于“零利率时代”,如今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借新还旧的成本正以惊人速度攀升,2024年美国仅债务利息支出就突破1万亿美元,比国防预算还高出一截。

与此同时,美债的国际地位也正在褪色,4月初,海外投资者单周抛售美债规模创2005年以来新高,日本机构两周内减持超200亿美元。市场背后反映出的是投资者是对美国政策反复无常的失望。白宫把关税当玩具,投资者只能把美债当烫手山芋。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更是发出警告,若不改革,2055年美债规模将飙升至GDP的156%,社保基金8年后破产,这场债务危机已不是“是否爆发”的问题,而是“何时爆发”。

过去十年,美国债务规模以年均2.6万亿美元的速度膨胀,2020年新冠疫情后,美国政府开启“撒钱模式”,债务一口气增加13万亿美元。

如今,美债利息支出占联邦预算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6%飙升至2024年的17%,若利率再上升1%,每年利息支出将额外增加2000亿美元,美国政府账单越堆越高,还款日却遥遥无期。

美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尽管日本和中国仍是美债最大持有国,但两国近年动作耐人寻味。

日本2024年减持美债超3000亿美元,转向增持黄金和欧元资产,中国持有量则降至8000亿美元以下,创2009年以来新低。

就连美联储这个“最大买家”也在缩表,比高峰期少买了1.5万亿,最近一周又减持103.5亿,总持仓降到4.21万亿,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

特朗普政府当初搞“对等关税”本想着保护美国企业,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024年对华加征关税后,美国物价直接涨到3.5%,工厂成本呼呼往上涨,老百姓在超市买东西都得付更多钱。

最惨的是美国农民,中国不买他们的大豆改买巴西的,导致很多农场主仓库里大豆堆成山却卖不掉。制造业也没好到哪儿去,哈雷摩托跑泰国建厂,特斯拉在上海搞超级工厂,加关税反而把美国自己的企业逼到国外去了。

再看中国这边,生意越做越活,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一半,电动车出口量全球第一,老百姓消费撑起了经济增长的半边天。以前义乌小商品主要靠美国订单,现在东南亚客商都直接包飞机来进货。美国加关税?中国转头就找到新买家,根本不愁没市场。

面对外部冲击,中国加速布局自主产业链。华为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8亿,中芯国际7纳米芯片量产,国产大飞机C919斩获千架订单,美国越卡脖子,中国越练出八块腹肌。

特朗普怕炮轰美联储

眼见中国这边毫不让步,美国内部经济的问题却相继暴露出来,情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彻底杠上了,火药味越来越浓。

4月份特朗普两次公开炮轰鲍威尔,骂他“反应慢还老犯错”,逼着美联储赶紧降息。但鲍威尔一点没怂,直接回怼:“美联储不会向任何政治压力低头。”

特朗普现在急得火烧眉毛,降息能让股市嗨起来,经济数据好看点,对他竞选连任太重要了,更别提美国政府现在欠债36万亿,高利率让每年光利息就要还1万亿,这谁顶得住啊?

可美联储那边想得更远,虽然通胀从最高9.1%降到2.4%了,但离2%的目标还差口气,现在要是松口降息,物价很可能又得窜上去。

最搞笑的是特朗普天天嚷嚷要“开除”鲍威尔,但其实根本拿他没办法,法律给美联储主席撑腰呢。要知道2017年还是特朗普自己选的鲍威尔,结果现在闹成这样。

市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美联储扛不住压力,无他,实在是历史教训太深刻了,70年代就是太听政客的话,结果通胀直接起飞,80年代虽然加息加得大家叫苦连天,但确实把通胀这个顽疾给治住了。

当前美国通胀率虽回落至2.4%,但仍高于2%的目标,若此时降息,可能重燃物价上涨;若维持高利率,企业贷款成本攀升又会拖累经济。现在这场博弈,说白了就是在看美联储能不能守住底线,不被政治带跑偏。

不过据最新消息报道,当下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态度似乎又出现了缓和,一改之前的暴跳如雷,转头就变成了“无意”解除鲍威尔职务,变如脸,简直跟他的关税政策一模一样。

当美国在贸易战中“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时,中国早已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与国内大循环,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塑,美国的“”霸权工具箱“”日渐失灵,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这场博弈或许没有赢家,但可以肯定的是,谁更尊重经济规律,谁才能笑到最后。

主要信源

为什么中国能“奉陪到底”?——人民日报2025-04-17

「财经分析」逾36万亿美元联邦债务承受之重 未来举债维艰亦或存违约可能——新华财经客户端2025-04-17

大规模抛售过后,美债利率短暂企稳,今年面临超10万亿美元天量到期压力——财联社2025-04-23

特朗普降温与美联储之争——新华社国际2025-04-23

0 阅读:279

初八没烦恼

简介:大哥大姐你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