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当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征收最高3521%的关税时,全球贸易界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夸张得像是打错了小数点,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就在东南亚各国为此焦头烂额之际,中国外长王毅一句掷地有声的表态,给这些国家吃下了定心丸。
3521%关税
这个堪称史上最夸张的关税税率,表面上是想保护自家制造业,实际上却把自己的新能源产业给坑惨了。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立即显现,美国太阳能开发商首当其冲,他们这些年一直靠着东南亚进口的便宜组件过日子,现在成本突然暴涨好几倍,这不是要了老命吗?
据相关数据显示,受影响的产品价值高达129亿美元,约占美国太阳能组件进口总量的77%。这下可好,要么项目拖着不开工,要么电费涨价让老百姓买单,横竖都是美国自己吃亏。
而中国光伏企业并未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调整全球布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早已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尼、老挝等无关税国家,而且这些新工厂的建设速度,比美国本土产能扩张快得多。
拜登政府虽然大方地给补贴,但非得要求用美国货,问题是美国自己根本生产不了那么多,结果就是大多数开发商看着补贴干瞪眼。
去年4月,包括韩华Qcells、First Solar在内的七家太阳能企业就联名上书,嚷嚷着要政府保护他们在美国的生意,说什么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低价倾销”,抢了他们饭碗。
经过整整一年的调查,4月21日,特朗普政府一锤定音,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征收天价关税。
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具体到企业就更精彩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针对东南亚,分明是冲着中国光伏企业来的。
剑指中国
中国掌控着全球80%以上的太阳能供应链,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中国企业在每个环节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全球每10块太阳能板,至少有8块的核心部件都与中国有关。
美国此前的关税措施,已经让中国对美直接出口近乎归零,但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基地继续保持着对美国市场的供应。
如今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太阳能产业加征天价关税,这下可让东南亚国家左右为难了,这些国家既不想得罪美国,又难以割舍中国投资带来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以越南为例,中国光伏企业在该国的投资超过50亿美元,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可不是美国几句空头承诺就能替代的,美国要求它们“选边站”的做法,显然低估了对经济现实的考量。
说到底,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中国给东南亚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投资和就业,而美国给的却是强人所难的政治压力,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国家会怎么选,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中国展现出了成熟的外交智慧,王毅外长一句“对这种开倒车行为说不”,看似简单却是诸多东南亚国家的定心丸。
这既是对东南亚伙伴的力挺,也传递出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应对单边主义的决心,不搞对抗但坚持原则,这种务实理性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都不愿看到贸易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对全球的冲击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美国的双标简直令人咋舌,作为历史碳排放第一大国,美国人均碳排放仍是中国的8倍,却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严重削弱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也都制定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如今却要面对太阳能组件价格暴涨的窘境,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正在被本国的贸易政策所拖累。
而且美国环保组织向来激进,此前就有过袭击输油管道的先例,如果清洁能源发展继续受阻,不排除会出现更激烈的环保行动,这反而会给美国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当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经进入新阶段,面对美国的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不再局限于东南亚,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
除传统的东南亚基地外,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家正在成为新的光伏制造中心,这些地区不仅拥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规避美国的贸易限制,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新建产能超过50GW,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面对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异质结、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即便加上关税,中国产品仍具市场优势。
在传统能源时代,石油美元体系奠定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如今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产业正在成为新的战略资源,谁掌握了清洁能源供应链,谁就将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动,这正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穷追不舍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产业政策+市场规模”模式与美国的“市场主导+技术领先”模式正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正面较量。从目前来看,中国模式在光伏产业取得了明显优势,这让美国感到不安,但简单粗暴的关税手段,并不能解决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结构性问题。
在WTO框架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构,美国此举实际上是在破坏自己主导建立的国际贸易体系,长远来看将削弱其全球领导力,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不同程度的输家。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通过单边主义获取优势的做法,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随着新能源革命深入推进,国际竞争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的构建。与其挥舞关税大棒,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清洁能源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领域,合作共赢才是明智之选。
主要信源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新关税,柬埔寨最高达3500%——观察者网2025-04-22
税率飙至3500%!美国双反大棒重击东南亚光伏,中企如何应对——澎湃新闻2025-04-22
王毅: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达成共识,对美国“开倒车”行为Say No!——澎湃新闻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