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月月有花开,四季皆可游

守望自然 2025-04-08 12:18:39

云南丽江作为四季如画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赏花资源。春季满城樱花相继盛放,石鼓镇梯田油菜花海金黄如毯;夏季老君山九十九龙潭高山杜鹃漫山怒放,三川镇粉荷、白荷在清凉的微风中摇曳;秋季大研古城菊花展将纳西庭院装点得古韵盎然,金安镇的万寿菊吸引着各地摄影爱好者;冬季的黑龙潭内,古建筑、雪山在清澈潭水内的倒影伴有朵朵梅花点缀,丽江已真实实现“月月有花开,四季皆可游”。

古城区将花卉作为主导产业,2024年带动花卉种植面积达6400亩,年产鲜切花超4000万枝,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亿元。玉龙县拉市镇以“赏花+文旅”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7500亩雪桃花海联动民宿、采摘体验,每年通过接待游客带动农产品销售增长30%。我们的发展呈现三大特点和差异:一是科技先行,以高端鲜切花出口和智能种植为主导,产业链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突出。二是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出非遗体验工坊,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三是生态优先模式,九子海湿地限定每日游客量,采用轮作种植保护草甸,实现“花海”与“青山”共存。

以科技赋能、文化活化、多业态融合与数字化创新为核心,构建“一产强基、二产增值、三产引流”的协同发展格局,赏花经济已经从“流量型”观光升级为“价值型”全产业链模式。持续依靠高端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利用“水肥温湿光一体化系统”发展高端特色鲜切花,带动可发展区域拓宽赏花经济绿色高产值产业链。将丽江少数民族文化与赏花节结合,推出传统歌舞表演、农特市集及青少年研学活动,发挥农旅融合与富民效应,联动民宿、采摘体验、康养疗愈、体育赛事,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增长,以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与分红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食用玫瑰加工、菊花酱研发,形成“花田+民宿+非遗”模式,使居民收入确实“因花增长”。

鼓励群众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丽江de花”品牌,推出“跟着鲜花游丽江”智慧线路,结合AR导览与花期预报小程序提升体验,全域赏花经济智慧服务联动。

借助赏花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乡村消费潜力,从产业融合、利益联结、品牌营销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赏花+”经济生态链,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发展“赏花+农业”复合经营,推广“花卉+蔬菜”“花卉+水果”轮作、间作模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例如,拉市镇在桃花节期间结合雪桃种植,开发果品采摘、加工体验项目,实现“赏花季”与“采摘季”无缝衔接,延长消费周期。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权入股等方式整合碎片化耕地,实现资源变资产。例如,古城区贵峰社区流转土地1012亩发展花卉产业,村民年均分红超2万元,并通过劳务服务公司获得稳定就业。推广“党支部+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通过资源入股,参与赏花经济收益分配。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持续推进“丽花”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社交媒体推广“丽江花海”。

未来,丽江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如智慧农业、数字营销)和区域协同(如滇西北旅游环线联动),持续激活乡村经济活力,实现“农民富、乡村美、消费兴”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一季花”如何成“四季春”?——对话多元化乡村消费新场景”,原载《农民日报》。

0 阅读:1

守望自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