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倪海平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五十多岁的母亲从外婆家回来,好像明显哭过,我觉得奇怪,问她:
妈,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的?
母亲瞟了我一眼,低垂着头说:
还能有谁?肯定是你外婆了。
我问道:
你拎着她喜欢吃的零食去看她,每个星期去两次替她洗头洗脸洗澡的,怎么反而被骂了?
母亲苦笑一下:
现在不比以往了,你外婆手里的两间门面房听说要拆迁,她怀疑我对她好是想图她的拆迁款。
她今天很明白的告诉我,让我不要打她的主意,说她所有房产都会给她的儿子,还让我以后不要去她那里了。
儿啊,妈听了委屈啊,我只是看她岁数大了,你舅舅舅妈也不怎么管她,我也念在她把我抚养长大的份上,才会时不时地去看看她,谁知就被她怀疑别有用心了,唉!
我听了,十分气愤,立刻说:
妈,既然外婆小人之心,那以后你就不要去了,既然她儿子好,就让她儿子儿媳照顾她好了,咱们过点清静日子。
母亲点点头:
儿子说的也对,既然外婆不需要我,我也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她自求多福吧。
只求你的外公泉下有知不要骂我不孝,不要骂我不守信用。
我惊讶问:
你怎么又扯上外公了?他都已经去世5年多了啊。
母亲说:
你外公临终前曾经嘱咐我,说你舅舅舅妈人小气自私,他走了以后不一定会对你外婆好。
唉,想起了你外公的话,我真是太为难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外公早就看透了舅舅与舅妈,只可惜外婆看不透,还用这种恶劣态度对待母亲,着实令人生气。
不就是门面房要拆迁了吗?用得着这么防备人吗?
我越想越气,看母亲还在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遂用强硬的口气对母亲说:
有什么不好办的?老太太既然说出了绝情话,以后就不许你再去自讨无趣,你再去的话,真的太失自尊了。
母亲听完,看我一眼,立刻表态说:
好好好,我不去了,作为养女,我做到这份上已经仁至义尽,不再欠她什么。

02
是的,我母亲是养女,不是外公外婆的亲生女儿。
当年外婆结婚5年,还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她急得到处烧香拜佛求子。
外公在镇食品厂上班,有一天他回家,怀里居然揣着一个小婴儿。
外婆奇怪问他,这孩子是哪里来的?
外公笑眯眯回答:
是我一个同事大姐抱给我的,她妹妹在妇产科,这女娃一生下来,就被家里人扔在了医院。
于是,大姐就想到了我,就把她抱来了。
你看你看,这女娃多好看啊,眼睛多大啊?反正我们也没孩子,就把她留下养着吧。
同事大姐还跟我说,抱养一个孩子说不定会替我们引来儿子呢。
外婆听外公一顿吹,看看女娃的确可爱,也觉得外公说的有道理,遂点头同意。
这女娃就是我母亲。
说起来还真巧,母亲来到外公家第二年的春天,外婆真的怀孕了,然后生下了舅舅,这让夫妻俩高兴的手舞足蹈。
有了亲生儿子,外公对母亲更好了,他认为这个闺女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可能是送子观音的侍女。
但我外婆不行,自从有了儿子,她对我母亲就横竖看不顺眼,虽然不至于打骂,可也没什么好脸色。
好在外公疼我母亲,这才让她顺利长大,高中毕业后,23岁那年顺利嫁给了我父亲,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母亲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是在8岁的时候。
那天,外公下班回来买了两根糖葫芦,母亲与舅舅一人一根。
70年代的农村,孩子们哪里吃过糖葫芦啊?连一块糖都不容易吃到的。
六岁的舅舅拿着糖葫芦满村炫耀,不一会儿就被孩子们哄抢干净,他哭着回来了,满身满脸的尘土。
宝贝儿子哭成这样,外婆的心都要碎了,她顺手抢过来母亲手里的糖葫芦塞给舅舅哄着说:
儿啊,别哭,这儿还有一根呢,快吃快吃。
母亲才吃了一口,美食突然就被夺走,她气的哇哇大哭,过来就要从舅舅手里抢回,谁知外婆一把挡住了她,并且骂:
你给我老实点,不许再哭了,再哭就把你扔掉。
母亲也是第一次吃糖葫芦,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她还没吃过瘾呢就被夺走,又看自己的妈妈护着弟弟,她分外委屈,哭着喊:
妈妈不公平,妈妈偏心眼,明明那是我的,为什么要给弟弟?等爸爸回来我就告诉他,让他打弟弟。
外婆看我母亲还犟嘴,愤怒吼道:
以后这家里的东西都是弟弟的,什么也轮不到你,你本来就是在路边捡来的野丫头,有什么资格跟弟弟抢?
母亲听到这句话,整个人呆住了,后来又从邻居的口中,证实了自己真的是被抱养的弃婴。
从此之后,她变得沉默而内向,什么都让着舅舅,再也不争不抢。

03
外公在食品厂是正式工,他四十岁那年用手里积蓄买了两间临街门面房,就算是投资吧。
外公自己有工作,外婆不识字只会干农活,这两间门面房就长期出租给一家做裁缝的。
舅舅结婚后,精明的舅妈把门面房收回,自己做起了服装生意。
他们夫妻俩带着孩子平时住在镇上,外公退休后回了农村老家生活。
我母亲嫁的不远,隔三差五的就回来看看两位老人,帮着洗洗刷刷,帮着干点农活。
而舅舅与舅妈,忙着自己的小生意与小家庭,顶多逢年过节回来吃顿饭,然后又匆匆走了。
有一次外公生病,得了肺炎,父亲和母亲两人用架子车出出进进拖着他去镇医院挂水,一句怨言都没有。
外公感动说:
唉,养儿不如女啊,老了老了,还是我这闺女得计哦。
外婆也感叹道:
是啊,以前我总以为儿子靠得住,毕竟是亲生的,总是偏心他,现在看来,这亲生的儿子算是白养了,心跟着媳妇儿跑了,我算白指望了。
转而又对母亲说:
闺女啊,看来爸妈还得靠你们夫妻照应呢,原谅妈以前对你不好,以后我们不会亏待你的,等我与你爸百年后,家里的所有财产,你们姐弟俩平分。
母亲笑着道:
爸,妈,我是你们的女儿,大亮是你们的女婿,我们孝敬你们是应该的啊,千万不要过意不去。
至于房产,我是闺女没理由要,还是留给弟弟吧。
这场对话才过去八九年,我外婆就变卦了,还说出这种戳心窝子的话,我母亲能不难过吗?我能不生气吗?

04
外公去世后,外婆一个人住在乡下老房子里,一直由我母亲照顾着。
舅舅舅妈嫌弃她老迈啰嗦,就是不肯带她去镇里一起住。
搞笑的是,自从知道门面房要拆迁,舅舅舅妈三天两头往老家跑,后来索性把外婆接去了镇里一起住。
他们这样做的意思不言而喻,这是害怕外婆被我母亲蛊惑,从而把门面房的拆迁款给了我家。
母亲知道外婆被接走后,心里反而不难受了,一心一意帮着我带孩子,一次也没去看过外婆。
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去了一年,这天,我们一家子正在屋里吃中饭,外婆突然来到我家。
她可怜巴巴的站在院子里,可怜巴巴的说:
闺女啊,我能不能在你家住一阵子?我的右手臂骨折了,不方便做饭吃,我已经饿了三天,实在没办法了啊。
母亲赶紧放下筷子,出去把外婆扶了进来,问她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就饿了三天了?
外婆哭哭啼啼回答:
闺女啊,你弟弟与弟媳妇都是白眼狼啊,他们把拆迁款都骗去了,然后又把我送回了老家,说是他们事情太多,没空照顾我。
其实我已经回老家三个月了,没好意思来找你,我知道,上次我说那些话伤透了你的心,我就想着自己一个人活一天是一天,谁也不去麻烦。
可是前几天,我出门的时候跌了一跤,把手臂跌折了。
我去找你弟弟,他带我去医院打了石膏,又把我送回了乡下不管不问。
老家的水管也坏了,煤气也没了,油瓶也空了。
前几天下大雨,院子里到处飘的是垃圾,我也没法打扫。
闺女啊,女婿啊,请你们原谅我以前的口无遮拦吧,这次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一个人实在没法生活了啊。
说完,外婆呜噜呜噜哭了起来。
母亲听后叹息一声,起身盛了一碗饭,让外婆坐上了桌。
老人摸起来碗筷,用左手三下五除二吃完,然后又添了一碗饭,看来的确是三天没吃饭的样子。
等到她吃完,不等父母亲说话,我开口道:
外婆,不是我们不肯管你,而是你有亲儿子,再说了,我父母亲岁数也大了,身体也不好,他们也需要人照顾呢。
我看你还是回你亲儿子家去吧,你门面房的拆迁款全部给了他,他就有义务赡养你。
再说了,你老家不还有一套房子吗?不要我们把你接过来,等到要拆迁了,你又要说我母亲图你的房产。
外婆被我说的面红耳赤,一个劲拿眼睛看我母亲。
母亲这个人心软孝顺,我生怕她又要答应什么,赶紧说:
外婆,你别指望我母亲了,她以后还要靠着我养老呢,她必须得听我的,你还是赶紧走吧,找你的儿子儿媳去。
我听人说,你儿子现在混的可好了,用拆迁款买了一座酒楼呢,生意红火的很,他们手指缝漏漏,也够你吃够你喝的,你何必再来麻烦女儿呢?
我不等外婆再说什么,让父亲拉过来架子车,把她扶了上去,推着直接送给了舅舅。
在舅舅的大酒楼前,我说:
舅,你要是再不管外婆的话,我就让我妈去告你,要求拆迁款平分。
舅妈走了出来,气呼呼的瞪了我一眼,不情不愿把外婆拉进了酒楼里。
舅舅欲言又止,我一句话也不想搭理他,拉着父亲回了家。
或许有人会骂我忤逆不孝,但我一点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当你付出的孝心与善心被人误解与利用时,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呢?
母亲不好意思拒绝,那就由我这个儿子代替她拒绝好了。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