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已建成全校323间智慧教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AI巡课全覆盖。这些智慧教室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更是数据采集的"神经元"。通过部署的智能系统,课堂空间可实时监测到课率、抬头率等学习状态指标;线上空间则全面分析各类资源的应用情况。系统甚至能通过课堂回放拖拽行为分析,识别教学重难点,为教师优化讲解重点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帮助教师和管理者全方位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了教学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型,为教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教学数据驾驶舱":教育治理的"指挥中心"基于智慧教室采集的海量数据,北航打造了"教学数据驾驶舱",实时动态展示全校教学运行状态,助力全局性分析、优化教学课程和资源。该系统的直播听课板块实现了"一校三区联动",使教学实时情况一目了然;资源应用板块则展示师生使用率、热门课程排名等数据,帮助发现优质功能和课程。
"教学数据驾驶舱"成为了学校教育治理的"指挥中心",管理者通过该平台可以宏观把握全校教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了教育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科学化。
教学质量的"守护者"依托全校教室录播和智学北航平台教学全过程记录,北航建设了AI课堂教学评价管理机制。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巡课,对智能考勤、教师课堂行为和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对教师授课效果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评价,并将巡课结果纳入综合评教。
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协助督导监控教学质量,助力学校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智能巡课方案已在全校推广应用,覆盖近三个学期的10余万条数据,日分析体量最高达900条,形成了大规模、精准化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面向新型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北航依托全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打造了支撑学、研、管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私域大模型"小航助手"。该平台配备200PFlops算力及12PB存储能力,融合了开放与私域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加速科研进程、增强校园智慧,推动数智教育的共享、共创和共育。
通过"小航助手",北航形成了"数据驱动-智能研判-动态调控"的治理新范式,实现了教育治理从经验型向数据型、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从滞后反馈向实时监控的转变,大幅提升了教育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知识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的"数字大脑"通过AI技术驱动,实现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精准化升级,为个性化教学与学习提供智能支撑。目前已完成首批建设,覆盖15个学院、37个专业,初步构建了专业知识图谱,并延伸形成对应的能力图谱和素质图谱。同时完成学校60个专业《专业类动态调整AI分析报告》和《全校专业动态调整宏观AI分析报告》,为学校专业动态调整、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就业匹配要求等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