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秘方重现江湖,康熙赐名的烧饼藏着哪些玄机?

东南大哥 2025-04-25 16:57:40

石家庄正定的大十字街,一家重装开业的烧饼店人头攒动,青砖灰瓦间飘出阵阵麦香。谁能想到,这巴掌大小的曹状元烧饼,竟与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皇帝有关,并在14年间开出了一千余家连锁门店,书写出一部老字号的复兴传奇。

01

从街头小摊到皇家御赐

曹状元烧饼是由清康熙年间“曹氏烧饼”发展而来,从烧饼创制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曹氏族中长辈相传,曹状元烧饼创始人为曹玉成,生于1669年,是正定东慈亭村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一天,曹玉成在正定街头卖烧饼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真正的状元。

这位状元名叫曹维城,生于1683年,是贵阳人。他自幼习武,1702年中贵州武科乡试举人,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获癸未科武举殿试进士第一名,也是贵州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曹维城能诗善画,有奇士之风,后官至云南副将。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曹维城随康熙皇帝西巡经过正定,在街头尝到曹氏烧饼后大赞,就买了几个回去。康熙觉得味道不同凡响,加之二“曹”同宗,于是就将曹氏烧饼赐名为“曹状元烧饼”。

三百多年之后,曹氏后人曹卫东决定重振先人状元烧饼之名。他走遍全国,品尝了内蒙的焙子、新疆的馕、宁夏的饼子、天津的油酥烧饼等多种面食,观摩研究,融会贯通,加之先人遗训,推陈出新,使“曹状元烧饼”为新时代所接受,并成功入选石家庄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历经14年,目前曹状元烧饼连锁店在全国已达千余家。

02

古法工艺打造烧饼传奇

据曹卫东介绍,经过历任传承人的继承和发扬,烧饼生产具有独特的核心配料,包含和面、醒发、刮酥、卷皮、烤制、分层起酥等12道古法工艺。

首先按特定比例加水和面,醒发后进行二次醒发。泼酥讲究三分涂七分刮,均匀附于面皮表层。剂子精确到克,包馅又有挤、捏、揉、擀等多个工艺手法。

和面、醒发、上案、擀片、泼酥、卷皮、揪剂子、包馅、成型、摆盘、烤制,一气呵成。一道道工序,生产出的烧饼色泽金黄,香酥松软,易消化,不烧心,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现在的曹状元烧饼与国企安琪酵母合作,具备独有的核心配料,并制定《二次醒发烧饼》团体标准,成为行业品质标杆。

03

舌尖上的“状元”口感

曹状元烧饼巴掌大小,有圆有方,色泽金黄,馅料饱满,有的布满芝麻,有的螺旋起酥。烧饼讲究一个现烤现吃,还没出锅的时候,就已经散发出阵阵香气。

我们点了一个奥尔良鸡肉烧饼,一个酱肉粉条烧饼,一碗皮蛋瘦肉粥,一碗八宝粥,两个茶鸡蛋,一份卤豆腐,一共24元。

咬一口烧饼,酥软紧实不粘牙,皮薄肉厚,老年人也能吃得惯。配一口热粥,暖心又暖胃。

据说这里的烧饼品类已经达到了六十余种,不少食客在点餐的时候都犯了选择困难症,总是怕错过了口味最好的那一个。

我把这些烧饼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像葱油饼、掉渣饼、芝麻饼这样的,做足了表面文章;一类是像肉饼、汉堡、肉夹馍、火腿饼、金针菇饼、卷饼这样的,一看就是肚子里有货,甚至还洋为中用;还有一类,就是像南瓜饼、黄金饼、红糖饼一样,做到表里如一。

04

非遗烧饼如何征服Z世代?

烤烙蒸煮炸,人良则食安。做食品生意,主打一个干净放心。

曹状元烧饼大十字街店自2013年开业至今已陪伴正定人12年,如今重装升级,旧貌换新颜。上下两层古建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与古城韵味相得益彰。

店内有非遗技艺展示墙,用图文和实物呈现烧饼制作工序,明档非遗技艺展示,打造“可吃、可看、可体验”的沉浸式美食空间。

在经典烧饼、粥品、粉面小吃基础上,还新增五大产品线,像牛肉包子 猪肉白菜包子等蒸面点,红糖糯米蒸饭、梅菜扣肉、蒜香鸡块、肉末冬瓜豆腐等蒸菜,以及炖菜、炒菜和卤菜,可谓品类丰富,口味齐全。

营业时间上,更是拉长到24小时,打造“正定深夜食堂”。即便是凌晨3点,仍有刚出炉的热烧饼、现熬八宝粥,为晚归的上班族、夜游古城的游客提供温暖味蕾的港湾。

“吃状元饼,走状元路”,曹状元烧饼已经融入古城人民的生活,更成为到正定的游客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跨越三百年历史长河,小小烧饼融通古今,那一口酥脆的满足,已经幻化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标签,续写着烟火与麦香的传奇。

0 阅读:4

东南大哥

简介:用平凡的视角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