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朗特机器人
随着工业4.0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小作坊们也纷纷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追求让机器人替代人工,提升生产效率。想象一下,机器人为你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升产量,简直是一场革命!于是,老板们一拍脑袋,决定买台工业机器人回来,做最简单的搬运上下料工作。

然而,机器人买回来了,为什么它好像傻傻地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呢?

在生产线做标定的伯朗特机器人
机器人是买回来了,但它缺少“手指”经过一番检查后,老板们发现问题的根源:机器人本体买回来了,但它缺少了“手指”。这些机器人虽然能做平移、旋转等动作,但要执行像捡起物品、夹持物品这样的精细动作,它们还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末端执行器。
什么是末端执行器?
末端执行器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的“手指”。工业机器人本体本身有多种形态,最常见的是多关节串联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类似于人的手臂,拥有多个关节,能够做平移、旋转等动作。然而,这个机械手臂并没有像人类手那样能够抓取、捏紧物体的“手指”。因此,末端执行器就成了机器人完成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末端执行器可以有多种形态,依据不同的工作任务来选择。例如,夹取物体时需要夹具,进行焊接时需要焊枪,喷涂时需要喷雾器,打磨时需要磨具,甚至去毛刺时,还需要四合一刀具等不同工具来完成特定任务。

单纯购买一台工业机器人是远远不够的,老板们还需要进行方案设计,来确保机器人能在具体场景下发挥最大的效能。这时候,专业的应用集成商就派上用场了。以伯朗特机器人为例,我们除了销售工业机器人本体,还会帮助客户进行应用方案集成,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末端执行器和其他相关设施,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完成搬运、注塑、打磨、喷涂、焊接等任务,甚至可以给机器人装上“眼睛”进行视觉识别。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末端执行器的安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与机器人本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附加在机器人上的工具,都必须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它们各自特定的任务。因此,在整个安装和配置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工具坐标系的精确设置,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各种操作。

【关于工作坐标系的知识介绍】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工作坐标系(又叫工具坐标系或末端坐标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机器人如何理解并执行任务。工作坐标系是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的参考框架。换句话说,机器人完成任务时,末端执行器的动作都是相对于工作坐标系的。为了确保机器人执行的动作准确,工作坐标系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
(1)工作坐标系的基础组成:
①坐标原点:通常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安装点。这个原点设定了机器人活动范围的起始点。
②坐标轴:工作坐标系通常使用三维坐标轴(X、Y、Z)来定义位置和方向。机器人需要根据这些坐标轴来判断其末端执行器的位置。
③旋转角度:除了位置外,机器人还需要控制末端执行器的旋转角度,确保其可以按照预定的角度进行工作,例如焊接、喷涂、夹持等任务。
(2)如何确定工作坐标系:
①手动标定:根据机器人的设计和任务需求,操作人员可以手动确定工作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比如用两点标定法、二十三点标定法等。通常,这一步需要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来设置,并且根据具体任务进行调整。
②自动标定:现代机器人往往配备有视觉系统或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控机器人末端的位置和环境,自动校准坐标系。这种方式通常能够提高工作精度和效率。
(3)工作坐标系的影响:
①精度:如果坐标系设置不准确,机器人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偏离预定轨迹,导致工作精度降低。例如,在精细操作如焊接和装配时,偏差可能导致错误和损耗。
②任务适应性:正确的工作坐标系能确保机器人在不同的任务场景中都能灵活适应。例如,在搬运作业中,坐标系可以帮助机器人准确放置物体,而在喷涂作业中,坐标系的正确设置则确保涂料均匀涂布。
③机器人性能优化:坐标系的调整不仅影响任务执行,还会影响机器人整体的负载能力和动力学性能,尤其是在复杂任务或精细操作中,合理的坐标系设计能够提升机器人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末端执行器的重量也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比如,购买机器人时,我们会关注机器人可以承载的负载能力。这个负载不仅仅包括要搬运的物品,还要计算末端执行器的重量。如果末端执行器过重,就会占据大部分的负载能力,减少机器人实际能搬运的物品重量。例如,假设机器人负载能力为20公斤,但末端执行器占了15公斤,那么机器人能搬运的最大物品重量就只有5公斤,这样不仅影响效率,还会大大降低机器人的工作效果。

伯朗特立柱机器人,负载80公斤
总而言之,买了工业机器人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机器人本体和末端执行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选择合适的末端执行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确保机器人在特定任务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如果你打算引入工业机器人来提升生产效率,记得要考虑到末端执行器的选择和集成方案的设计,专业的应用商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一切,使机器人真正成为你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