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齐国表现起伏太大,搞不定齐王,却又能大败龙且的20万楚军

智晖看历史 2023-07-25 11:35:01

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51】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上篇我们说到刘邦趁着项羽东征彭越的时机,艰难地夺回了成皋(虎牢关),并且派遣“忘年交”郦食其前往齐国劝降。

满心期盼的刘邦掰着指头数日子,等着齐国传来的好消息。

等啊等啊,

好消息没等到,却传来一个噩耗:

郦食其被烹了!

一、两个互相冲突的命令

郦食其是刘邦西征灭秦的过程中主动入伙的,那时候已经年过60了。

老爷子虽然年事已高,但雄心不减,为人狂傲不羁,人称“狂生”。

见到不拘礼节的刘邦之后,两人是一见投缘,迅速成为忘年好友。

之后郦食其成了刘邦“御用”的外交使者,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次出使齐国,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郦食其见到齐王田广之后,说了三个意思:

第一,现在争夺天下的只有刘邦、项羽两人,其他人都是配角;

第二,刘邦有敖仓的粮食,又有成皋的关隘,项羽打不过去,耗下去刘邦必胜;

第三,如果此时归顺刘邦,那么将来齐国的社稷还能保全;如果不归顺,那就自己看着办吧~

郦食其出使齐国

一番话洋洋洒洒,有理有据,大饼和威胁都有,把齐王田广安排得明明白白。

齐王当即拍板:以后刘邦就是我老大!

本来齐国在齐、赵边境是派兵防守的,为了表示诚意,齐王主动撤掉了防线,然后天天和郦食其喝大酒。

《史记·郦生列传》: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完美结束了,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齐国,在项羽的北面又树立了一个大敌。

这个结果郦食其满意,刘邦满意,齐王也满意。

完美!

可有一个人不满意。

韩信。

韩信:我不同意!

别忘了,当初刘邦可是“修武夺军”,将韩信手下的精锐士卒全部收走,让他带着一群老弱残兵去进攻齐国。

可想而知,这一路上韩信肯定花费了不少心思去招募和训练新兵。

结果没过多久,刘邦就派出了郦食其。

一个是征讨,一个是劝降,这两个命令是冲突的。

按理说,刘邦应该通知韩信:

先别打了,等郦食其沟通的结果再说。

但刘邦没有。

也许他心里的计划是:让韩信继续摆出进攻的姿态,给齐国施加压力,增加郦食其谈判的成功率。

这么考虑当然没问题,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自然事半功倍。

齐王田广迅速认怂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不管有没有刘邦的命令,此时的齐国已经归顺了,原先的齐军已经撤走了,怎么样都不应该发起进攻。

但刘邦和郦食其都没有想到,韩信身边此时多了一个人,让接下来的局势急转直下。

二、蒯通的忽悠1、被坑了的郦食其

韩信身边的这位人物叫蒯通,《史记》中对此人的身份写得很清楚,是一名“辩士”。

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和郦食其算是同行。

蒯通的出场其实很早,当初陈胜派武臣收服赵地,蒯通就劝说武臣:

不要总是用武力解决问题,可以多尝试劝降,事半功倍。

武臣采纳了蒯通的计策,果然很短的时间就平定了赵地。

可见蒯通是有足够智谋的。

辩士蒯通

等到再次出场的时候,蒯通已经是韩信身边的谋士了。

本来听说郦食其成功说服了齐王,韩信觉得齐国的事搞定了,就准备打卡下班。

然而蒯通阴恻恻地在旁边说:

汉王刘邦派您去攻打齐国,现在明确地说让您停止了吗?为什么不打呢?

《史记·淮阴侯列传》: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闲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

况且将军您辛辛苦苦在赵国打了一年多,才打下50多座城。

现在郦食其靠着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拿下齐国70多座城,您的功劳反而不如他啊!

这番话实实在在地击中了韩信的弱点:太过高傲。

论带兵打仗,韩信从来不服谁。

现在一个耍嘴皮子的,居然功劳比自己还要高,这让高傲的韩信如何能忍?

于是韩信当即拍板:继续打!

而齐国那边由于已经撤防,当汉军冲过来的时候,真的是毫无防备,吃了大亏。

消息传到齐王耳中,自然是怒不可遏。

合着你郦食其和韩信一唱一和,把寡人当猴耍呢?

就这样,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郦食其被愤怒的齐王给烹了。

郦食其:韩信,老夫和你没完!

郦食其:我忒么被坑了啊~

2、刘邦再次支援韩信

韩信偷袭齐国,完全就是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让原本已经归顺的齐国再次反抗。

煮熟的鸭子飞了~

然而还有更尴尬的,

偷袭就偷袭吧,能赢也行啊~

可韩信的偷袭居然没有成功,又被齐军给挡住了。

这就很尴尬。

为什么这么说呢?

《淮阴侯列传》中,写了韩信攻下历下城,又拿下临灾城,进展顺利。

但是在《曹丞相世家》和灌婴的列传中,写出是曹参和灌婴帮助韩信取得历下和临灾的胜利。

可以明确的是,当初“修武夺军”之后,曹参和灌婴是跟着刘邦走的,怎么现在又到了韩信麾下了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人是刘邦派过去支援的。

换句话说,刘邦在于项羽对抗的艰难时刻,咬着牙派遣精锐支援齐国战场,帮韩信擦屁股。

够魄力吧!

刘邦:我这一天天的~

有了曹参、灌婴等强力武将的帮助,韩信才能够打破齐军的防线。

不过事情还没完,齐王田广看撑不住了,派人向项羽求援。

项羽派大将龙且支援齐国,号称20万。

韩信再一次面临着以少敌多的局面。

三、潍水之战,韩信大破楚军

龙且会合齐军,隔着潍水与韩信对峙。

有人劝龙且:咱们别主动进攻,就和韩信耗下去,等他粮草不济的时候就稳赢了。

龙且不听,觉得韩信没什么了不起的,赢他很轻松。

《史记·淮阴侯列传》: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

这么看来,龙且难道是个狂妄之徒?

恐怕并不是。

大将龙且

龙且可不是无名之辈,他曾经追随项梁打败过章邯,后来又击败了九江王英布。

接下来的楚汉之争,龙且出场率很高,让刘邦颇为头疼,被陈平称为“骨鲠之臣”。

所以论战斗力、论资历,此时的龙且就是项羽麾下的第一大将。

人家是有骄傲资本的。

楚军号称20万,实际人数应该没有。

韩信这边人数不详,估计顶多数万人。

战斗的过程不复杂:

韩信事先安排人做了一万多个沙袋,到潍水上游把河给堵了。

这样下游的水位就降低了,不用划船也能渡河。

韩信派人过河,主动进攻龙且,双方战作一团。

接下来又是经典的招数---佯装败退。

龙且以为韩信扛不住了,想都没想就追了上去。

等楚军走到一半,韩信命令开闸发水,汹涌的河水将还在河里的楚军全部带走。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教科书一般的水攻之策!

韩信:打仗我可是专业的

不过这个计策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可非常难。

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如何让龙且看不出异常?

原本好好的一条河,突然水位就下降了,趟着就能过河了。

身经百战的龙且会看不出奇怪的地方?

就算龙且看不出来,齐王田广可是本地人,会不知道情况?

第二个,上游开闸放水的时机如何把握?

上游的一万个沙袋肯定不会离战场太近,要不然早就被楚军看见了。

那么必然有个距离的问题,要派人过去通知。

放在现在可以用对讲机,基本上能做到同步。

可在古代,这个时间就没办法忽略。

而且放水之后,水流多长时间能抵达战场?

来早了,恐怕会冲到汉军自己;

来晚了,楚军就渡完河了。

要让上游的水流精准地在楚军“半渡”的时候到来,有很多环节要精确控制。

以上两个关键点要解决,韩信一定是事前做过精密的测算,说不定还要实地演练。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这一战,大将龙且马革裹尸,20万楚军在“兵仙”的面前土崩瓦解。

结语

韩信的又一次大胜,直接造成两个结果:

一、汉军彻底拿下齐国,将战线推到楚国边境;

二、惨烈的损兵折将,让一向高傲的霸王项羽感到了恐惧,开始拉拢韩信。

可以说此战过后,楚汉争霸的强弱形势开始逆转了,刘邦对项羽形成了初步的战略包围。

此时在荥阳的刘邦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韩信赶紧来支援自己。

然而援兵没等到,刘邦的血压却差点绷不住了~

因为韩信又出幺蛾子了。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楚河汉界系列51】

我悠哉地写,您慢慢地看。

关注我主页的【合集】,可以看到之前的系列文章哦~

7 阅读:3073
评论列表
  • 2023-08-08 16:49

    根本原因就是牺牲郦食其!这是刘邦张良的策略!可别忘了!刘邦西进关中就和张良经常使用这战术!先诱降!再打个措手不及!履履得手!简直就是开挂模式!高祖和谋圣就是最佳搭档!张良没遇到刘邦前!带着他的主人韩王成一直不得志!几乎被秦按在地上摩擦!直到遇见刘邦!他的智谋才真正显示出来!正史上说张良跟别人讲兵书!别人都听不进去!只有刘邦才听得懂!那为何那么多人都听不进去?就只有刘邦一听就懂了!估计兵书上厚黑学多!不讲武德!耗子为汁!先诱降再搞突然袭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当然乱世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郦食其给刘邦出主意,要分封六国,张良一听就急了,说:谁给大王出的馊主意,赶紧杀了他。再立六国,大王手下打工的人就都去找旧主了,大王你就变光杆司令了。所以,密令韩信袭击齐国,借齐国手杀了郦食其,这个猜测也没毛病
    吹牛不打草稿 回复: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很有可能!
  • 2023-07-27 12:57

    其实史记作者不喜欢韩信,所以但凡韩信的事贬多褒少。兵仙极其关注地形,每到一处一定把地形搞得清清楚楚。还有,韩信打仗从不打正面,所以就别怪声怪气说老战术了,而且他用兵还有一个特点,不以兵强马壮为基础,这点非常有特点。白起,吴起,李牧,等等等,都极其重视练兵,偏偏韩信这点很少听到。霸王神勇无敌,兵仙计谋用尽。

    用户11xxx36 回复:
    脑抽,这说的天下是这两人争霸,韩吹可别不要脸了。刘邦几次轻易夺韩信的兵权,就是因为韩信完全受曹参的监控。
    用户11xxx36 回复:
    你真的好搞笑,秦未汉初叫楚汉相争,不叫楚韩相争,彭越英布等诸候王加入对付项羽是看汉王的面子又不是韩信这种言而无信的人,韩信只是刘邦的手下,史学家不写刘邦,具无细致的写韩信才有病吧!汉头号猛将曹参几十场战役有过详细描写吗?还不是一笔带过!
  • 2024-02-11 02:42

    楚军最精锐的20W被龙苴一战送广,自此楚汉之争形式逆转,若是这20W精锐还在,楚汉5年内分不了胜负[横脸笑]

    老大虎 回复:
    潍水之战打不了,照样潍火之战潍木之战,总有一条适合对手
  • 2025-03-14 16:27

    韩信没问题,当时齐国被项羽打的服了,项羽一走立马反叛,来回几次,项羽疲于两线来回跑,以齐国的个性,郦食其说降了齐国,齐国还是会反叛,韩信直接灭了没问题,问题在于韩信要封"假齐王"[抠鼻]

  • 2024-03-18 02:38

    项羽亲自带兵去救齐国?韩信打不赢项羽?那样项羽更死得快!无论是正史野史,霸王闻龙且死,大惧,项王恐!项羽一直都看不起韩信的,居然主动提出与韩信示好讲和,三分天下!?说明心里怕的不行了,再牛逼的人都怕被人合围,他要亲自带兵救齐国,然后刘邦带兵在后面,彭越带兵,英布带兵!四面夹攻!切断粮道,齐国就是他葬身之地,哪里还有后来的垓下之战!

    小戈 回复:
    真够搞笑的,项羽恐是因为他把精锐兵力都调给了龙且,龙且一战给他造了20万大军,他自己手上就剩十万人了,而在项羽打下荥阳,杀光刘邦手下军队的时候,韩信就在附近,手握二十万汉军无动于衷,然后气的刘邦逃到韩信大营,连夜收走了韩信的兵权,然后才有潍水之战,那会韩信手下几万人,要是项羽亲率精锐去攻打齐国,韩信这孙子早跑了,哪怕在垓下,韩信指挥三十万齐军跟项羽精锐耗尽粮草断绝的十万疲军交战都被打了个不利却,就这水平,信吹哪来的脸对去对抗亲率20万精锐的项羽
  • 2024-01-26 12:44

    武力征服和城下之盟完全就是两回事,如果不是彻底摧毁齐国的政权和军队,那么垓下之战时韩信也没有四十万大军,更不会放心背后还有一个半独立的齐国

    梭哈 回复:
    这话说的。当年项羽不但灭齐,还进行屠城,齐国服了吗?
  • 2023-08-03 10:31

    这小编是胡言乱语

  • 2023-08-22 18:17

    说韩信攻齐打不下,拿齐王为何又要杀郦食其和向项羽求援呢?

  • 2024-07-07 18:54

    “强行灭齐,要挟封王”是韩信私心萌发的源头,这是他与刘邦渐生嫌隙的开始。这种情况下,要么像张良一样急流勇退,要么辞去王位,或许会有好的结局。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还真不是韩信私心,读一下《史记》里的留侯世家,里面说到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重新分封六国的馊主意,当然张良听了就炸毛了,要求刘邦杀了这个出馊主意的家伙。派他出使齐国,再密令韩信发动袭击,借齐国手杀了郦食其,不损刘邦忠厚长者的人设。再说,一个依然保有实力的齐国存在,不符合刘邦的利益。
    红太阳 回复: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点赞]
  • 2024-05-21 20:36

    从哪抄的文章?错别字都不改

  • 2024-10-14 03:13

    对平台追责

  • 2023-07-27 16:38

    明显是刘邦坑人,命令都不发一个

    吹牛不打草稿 回复:
    刘邦和张良攻打肴关就是用这招!先诱降贿赂!等你摇摆不定时!再搞突然袭击!打个猝不及防!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子兵法就说了的!。打仗讲啥道义!打赢了就是王!打输了就是寇!历史那么多次水淹城池!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藤甲军!火烧上方谷!火烧乌巢!杀降坑卒!屠城!围城!断其粮道!哪个不残忍!既然要打仗根本就不能讲仁慈!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当我不存在 回复: 吹牛不打草稿
    战争本就是重新分配资源的过程,活下来的人才有分配权
  • 2024-06-10 18:17

    小便明显是抬高刘帮,扁低韩信。[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4-14 15:09

    韩信灭齐分分钟的事,叫做搞不定?

  • 2024-05-23 21:49

    耍嘴皮子的老骗子糟了报应

  • 2023-07-25 14:15

    无法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