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方面能放走美国的那两个被抓的人。
尼克松总统特别这俩俘虏,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咱们中方对此又是什么看法呢?
【美国间谍陷落长白山】
1952年8月那会儿,抗美援朝的战斗打得正火热。就在这时,咱们国家的公安部门察觉到,长白山那边有奇怪的电报往外发。
公安部很快打电话给东北的公安部门,让他们赶紧查清楚那边到底有没有敌人的电台。
那时候的检测手段有限,只能知道个大概的区域。长白山地方大得很,要想弄明白敌台到底在哪,可真是个难题。
1952年9月26号那天,安图县二道白河那边负责护林防火的两个女民兵,在巡查的路上碰到了一个看着挺奇怪的人。
这个人穿着像“解放军”的制服,但没法拿出进山的证明。问他关于解放军的事情,他吞吞吐吐讲不清楚,脸上还显得特别慌张。
第二天早上,“那家伙”跟警察招了,说他其实是美国派来的间谍,啥都知道,愿意一股脑儿说出来。警察一听“间谍”这俩字,立马神经就吊到了嗓子眼儿。
前几天,警察们就接到好多老百姓的消息,说在老岭那边好几次听到飞机嗡嗡响。还有人在树林里捡到了几个空罐头盒子,上面印着一堆不认识的字。
警察们齐刷刷地把眼神聚焦在那个美国间谍身上,这几天出的事儿,八成跟他脱不了干系。
这个美国间谍真名叫李军英,他还有个假名叫卜经武,老家在辽宁省辽阳县。面对民警的盘问,李军英讲起了自己怎么就成了间谍的经过。
解放前那会儿,李军英在国民党军队里混,当了个中校副团长的官儿。国民党垮台后,他脚底抹油跑到香港去了。后来,通过一个特务的介绍,他加入了那个“自由中国运动总部”。
这个组织到底是干嘛的呢?它表面上叫做“远东垦业公司”,负责把工人送到关岛去。但实际上,它暗地里干的是美国中情局间谍的转运和培训。李军英的间谍生涯,就是在这个地方起步的。
1952年,约翰·托马斯·唐奈做了安排,李军英就被弄到了东京。接着,他坐上了一辆吉普,一路颠簸到了日本茅崎市,那里藏着美国中情局在厚木的一个秘密间谍据点。
在训练营,李军英跟着唐奈学了不少间谍本事,像格斗技巧、晚上进行空投等等各种技能。
在审问过程中,李军英吐露了间谍组织交代给他的那些任务。
李军英讲,1952年7月那会儿,有个间谍组织开飞机,把“张载文队”的五个探子扔到了老岭山上。到了9月份,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把“沈衡年队”的五个间谍丢到了北龙湾山里头。
“文小组”和“沈小组”这两个队伍加起来总共有10个特工,他们跑到那深山老林里头去干啥了呢?
有伙人在这儿装了个电台,专门跟日本厚木那帮特务接头,悄悄建了个“游击窝点”。他们的任务就是搜罗咱们的情报,给咱们的军事行动添乱。这还不算,他们还琢磨着搞个空降场地,打算以后让美国间谍直接空降到长白山来。
另外,李军英也说,8月份时,“文队”刚到老岭山没多久,唐奈就带着美国间谍坐飞机给他们送了补给。这事儿跟警察收到的老百姓举报对上号了。
瞅瞅李军英那认真的脸,他还给咱说了好多细节,感觉这情报挺靠谱的。不过话说回来,他毕竟是个间谍,现在警察也不能一股脑儿全信他。
要核实李军英的话是否靠谱,还得挫挫美国间谍的威风,现在最紧要的事儿就是先把“文队”和“沈队”这两个人给逮住。
根据李军英提供的营地信息,我们要悄悄摸上去干掉敌人。首先解决掉“文队”,然后再收拾“沈队”。尽量抓活的,留着以后能用上。
这是谭友林,东北军区公安部队的二号指挥官,给咱们布置的一个绝密行动。
然后,东北的公安队伍遵照命令,成立了“老岭反间谍联合行动小组”。他们让民兵和公安一起行动起来,在周边地区布下了天罗地网,守住了各个要道,还把间谍藏身的地方给团团围住了。
1952年10月,多亏了民兵和公安人员的卖力抓捕,“文队”和“沈队”里的那8个间谍,除了2个被打死了,剩下的全都被逮住了。
问过话后,他们说的跟李军英讲的没啥大出入,所以说,李军英给出的证词还是挺靠谱的。
【放长线 钓大鱼】
审讯时,张载文和沈衡年这两位队长还算老实。张载文呢,不小心说漏了个大新闻。
张载文之前跟美国间谍那边通了信儿,他们让他七天之内必须再联系他们。这不,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得赶紧回个话。
碰到这个问题,谭友林脑子一转,想出了个聪明办法:
我已经干掉了那些空投过来的特务,但战斗还在继续。我记得“三十六计”里有个招数叫“诱敌深入”,咱们可以试试这一招。具体咋做呢?就让“文队”里的报务员,假装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日本厚木的那个间谍窝点发消息,给他们编点假军情,把他们骗出来,然后再一举消灭……
得承认,这一手玩得真是太绝了。
我们给美国那边的情报部门发了条信息,没多久,他们就回了电:“说‘5447’,赶紧回来报告。等‘荣路’和‘武路’那边确定了,马上告诉我们。”
李军英有个代号叫“5447”,那“荣路”和“武路”这两个词又是代表啥意思呢?
其实,李军英跟美方有套暗语。他干完活儿得回日本,有好几条路可以选。一条叫“荣路”,那就是从香港走;还有条“武路”,得从海上漂过去;另外还有个“空路”,简单说,就是坐飞机回去。
经过多轮跟美国的商量和谈判,最后我们决定,让日本出动飞机,直接从空中把李军英接走。
之后,国家公安部也点头答应,要是敌方飞机胆敢来“偷袭”,咱们就把它打下来。
看到敌人快要掉入陷阱了,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所有准备工作做扎实。
这回,我得亲自上阵,安排打下那架美国的侦察机!
这是谭友林在“老岭反特联合行动小组”时发出的坚定誓言。
谭友林这次行动挑大梁,他仔细琢磨了局势,亲自到场看了个遍。然后,他决定在原本打算“空手夺白刃”的荒沟阵地,布下一张大火力网。一声令下,上百号人就出发了。
1952年10月28日那天,谭友林正在指挥部里呢,突然间,他听到远处传来了飞机的响声。就在这时,侦查员急急忙忙地跑回来,喘着气说:“有架美国的间谍飞机,已经飞到荒沟上面了。”
谭友林没急着喊打,而是先悄悄盯着飞机的动静。
那架侦察飞机一直在天上绕圈子,而且越飞越低。等飞到差不多位置后,它就往山沟那边扔下了一堆东西,啥多余的事儿都没干,眨眼功夫就溜之大吉了。
侦查员把物资都翻看了一下,里头不光有吃的、子弹和联络设备,还有一份超级重要的指令文件。
文件里说了两件事儿。第一,对“文队”的工作那是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的认可。第二呢,就是有了新的安排:上头决定,10月29号那天,得从荒沟上空把李军英接回来,让他来做个工作汇报。
看起来,美国那边的间谍并没有察觉到不对劲,咱们这边的行动真是做得滴水不漏。现在,美方的计划咱们已经摸透了,接下来要干的,就是耐心等待那架间谍飞机再飞回来一趟。
我得着重说一下,所有参战的军民,大家得拧成一股绳,听指挥官的,守规矩,打仗时要勇猛,给国家争光!
谭友林在给战士们打气,激励他们加油干。
时间过得飞快,一天就这么溜走了,战士们整天都提着心吊着胆。
“飞机声音响起来了!”埋伏在荒凉山沟边上的侦察兵发来了情报。
大伙儿,准备迎战了,快瞅瞅枪和子弹都备好了没,把武器的准头和角度都调准咯!谭友林这一嗓子,战士们立马精神抖擞,全身劲儿都使上了。
不一会儿,那架侦察飞机就朝着荒沟那边飞过来了。它没急着降落,而是先扔下了好多照明弹。
那架神秘的侦察飞机,老在荒沟那块地方转圈圈,一会儿飞得高,一会儿又降得低。没多久,它就朝着西南方向溜走了。
间谍飞机在上空盘旋那会儿,谭友林为啥不开枪呢?那时候,飞机飞得高度刚好咱能打得到,但射击的位置不太妙。要是随便开枪,说不定就把敌机给惊走了。
为啥间谍飞机会扔下照明弹呢,是不是因为谭友林他们暴露了?
谭友林觉得,敌人这是在耍花招,想搞个迷惑人的小动作。他琢磨着,这次飞机飞过来,估摸着就是在探路:“我估摸着,他们肯定还得来。”
谭友林猜的没错,那架间谍飞机又来荒沟溜达了。快到的时候,飞机速度就慢了下来,谭友林一直紧盯着那架敌机,生怕错过啥动静。
敌机飞得超低,离地面就只有200来米高时,谭友林大喊一声:“打!”紧接着,“嗖嗖嗖”,三发信号弹直冲云霄。咱们的战士们立马行动起来,高射炮、高射机枪、还有轻重机枪,一股脑儿地对准敌机猛烈开火。
天上像撒满了子弹织的密网,敌机被打中了,嗖嗖地往下坠,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离得不远的那片山林,火势猛地窜了起来,烧得旺旺的。
士兵们兴高采烈,庆祝着打赢的这一仗,大家正乐呵呵地收拾战场呢,突然,乔庄,就是东北公安部政保处的那个副处长,瞧见不远处雪地里头有两个身影偷偷摸摸的。
乔庄招呼了几个战士一块儿追上去,逮住了那两个陌生人。仔细一瞅,原来是俩美国人,身上还套着美式空军的制服呢。
大半夜的,雪地上咋就突然冒出俩美国人呢?不用猜,多半是来搞间谍活动的。
一开始,有两个美国人假冒说是民航的工作人员,因为走错路了,结果误打误撞飞进了中国的天空范围。
之后,多亏了李军英指出来,美国佬才不得不承认那两人的间谍身份。一个是李军英的上司唐奈,另一个则是理查德·乔治·费克图。
另外,飞机里装的通讯设备和枪械子弹,都是证明那两个人是间谍的关键东西。
当中央政府得知东北的公安人员把一架美国间谍飞机打了下来,周恩来由衷地称赞道:
东北那边击落了一架飞机,这事儿干得真漂亮!
【间谍与中美外交故事】
唐尼22岁,费克图24岁,他们俩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进了美国中情局没多久,就被安排到了日本的厚木,在那儿搞间谍工作。
两人在搞那个“空取”李军英的行动时,飞机被子把飞机分成了两半。这俩人也算是命大,被甩出了飞机,居然捡了条命回来。
唐奈和费克图被抓后,在沈阳被困了整整5个月,随后就被转移到了北京的牢房里。
1954年11月23号那天,中国最高法院的军事审判部门办了唐奈和费克图的间谍案子。在审判的时候,他们俩都供认了自己是间谍,也承认了干的那些坏事。
结果,唐奈因为是主谋,被判了一辈子关在监狱里,而帮凶费克图则被判了20年牢狱。
美国国务院居然厚着脸皮弄了个“抗议公告”,瞎说唐奈和费克图是日本那边雇的“办公室人员”,是清白的“老百姓”。
另外,美国政府还找了一些所谓的“知情人”,一起编造了一出戏码,想要赢得全球民众的怜悯。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插了一脚,他跟唐奈的母亲拍胸脯保证,一定让被困在中国的美国战俘回家。
那时候,中美关系僵得不行,但美国政府还是拉下面子,破天荒地要求和中方领事见面。不光如此,他们还搬来了美国在日内瓦的总领事戈温,还有英国和联合国的人来当和事佬,调解这事儿。更夸张的是,他们还动用了威胁的手段来吓唬中国。
中国才不会买美国的账,甭管他们是抗议也好,威胁也罢,或是想给咱们施压,统统没门儿。周恩来总理曾明确表示:
我说美国间谍这事儿,是我们自家的事儿,得按咱的法律来办,跟联合国没啥关系。要是真跑到联合国去说理,那不等于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敌人就算骂破天,我们也不会怕!
间谍罪在任何国家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我国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秉持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对美间谍的家属采取了特别的探监安排,同时并未给予间谍任何优待。
唐奈和费克图刚开始在监狱里的日子,过得挺不适应,心里头还有点打鼓。但中国狱警们的表现,渐渐地让他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不再那么提防了。
那时候,咱们国家正闹饥荒,食物紧缺,但即便如此,还是确保唐奈和费克图每天都能吃上足够的蔬菜和馒头。他俩也没被派去干重活累活,主要就是学习,过得还算轻松。
每天,唐奈和费克图都会做做操、学学中文和俄语,再读点书。唐奈对《战争与和平》还有《斯大林选集》特别着迷,而费克图呢,他最敬仰的作家是狄更斯和哈代。
为了不让两个人心理上出问题,每个月指导员都会来和他们聊聊天,帮他们解开心结,还讲讲社会主义的理念。两个人也一块儿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
之后的好一阵子,美国那边还是不停地想找中国谈,想让中国放人,就是那个间谍,可是一直没啥实质性的结果。
到了1971年4月份,国际上的情况有了变动,“乒乓外交”这事儿让中美之间的关系好了不少。美国那边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瞅准了这个机会,悄悄地来了中国。他来找中方,说了这么个事儿:希望咱们能放走两个被抓的美国间谍。
因为中美之间的关系慢慢变好了,中国这边也让了步。到了1971年12月,法院那边说费克图可以走了,这对他来说,真的是个好得不得了的消息。
费克图总算是走出了监狱大门,回到了美国,和家人重新聚在一起。瞅着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双胞胎女儿,他心里五味杂陈,不知他内心有没有为以前做的事感到过一丝后悔。
1972年那会儿,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直接说了唐奈是个间谍。后来到了2月份,尼克松来中国访问,跟周恩来总理聊起了唐奈的事儿,他当场就认了,说唐奈确实干了那些坏事。
其实,当费克图被放走的时候,中国法院已经对唐奈手下留情了,说只要他再坐五年牢就能出去。不过呢,中途出了点岔子。
1973年一开始,唐奈的妈妈就得了很厉害的中风。尼克松见状,赶紧跟中方说,希望他们能再对唐奈手下留情。中方看在这情况挺惨的份上,就决定在3月份的时候,把唐奈给提前放了。
费克图和另外一个人在美国的日子过得挺有意思。费克图在波士顿大学混得不错,当上了体育部门的头儿。他有时开玩笑说:“我能有今天,还得感谢在中国那段坐牢的日子,那时候可把我身体练棒了。”
唐奈后来做了康涅狄格州的法官,挺有意思的是,他后来又娶了个中国东北的媳妇。那姑娘的老家,离当年飞机坠落的地方可没多远。
这起美国间谍案,折腾了整整五十年,总算是落下了帷幕。不过,那两个人的传奇经历,却被人们长久地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