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的土地,怎么成为了印度阿萨姆邦?

世界纵横 2025-03-11 12:29:21

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蜿蜒的河谷地带,矗立着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阿萨姆邦总面积约7.84万平方公里,阿萨姆邦居民主要为黄种人,和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的体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阿萨姆邦地形以平原为主,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在这里形成大量的降水,热带气候以及充足的水资源让阿萨姆成为了一个植被茂盛,人口稠密的地区。

这片被热带季风浸润的土地上,至今流传着用傣语书写的编年史《布兰吉》,记载着一个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王国——勐顿顺罕。在傣语之中,勐顿顺罕的意思就是阿洪王国,也叫“阿豪姆王国”,是傣族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建立的封建王国,从1251年到1838年,历时五百多年。

13世纪时期,当傣族的分支阿豪姆人跨越横断山脉,在印度次大陆东北部建立起这个被称为"黄金国度"的国家时,他们不会想到,六个世纪后这片土地会成为大英帝国的茶园,更不会预见这片土地会成为现代印度共和国版图中的阿萨姆邦。那么这片傣族人的土地,是怎么成为印度阿萨姆邦的呢?

一、阿洪王国的兴衰

13世纪初,傣族人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萨尔温江流域,由于人口增长,资源减少,部分傣族人开始向周边地区寻找宜居的土地。但周边强敌林立,宜居的土地很多已经被占据。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傣族人在傣族头人苏卡法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来到了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

傣族人的到来,为当地的原住民摩兰人,那加人,勃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傣族人和这些原住民友好相处,逐渐强大起来。随着实力的发展,傣族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地区建立了城邦,到1251年建立了“勐顿顺罕”(即“顿顺罕国”),又译“阿洪王国”“阿豪姆王国”“阿萨姆王国”。

阿洪王国在军事上创造了"帕伊克"劳役制度,将全体成年男子编入战时为兵,闲时务农的民兵体系。这种全民动员机制,多次打败莫卧儿帝国的进攻。据统计,历史上印度莫卧儿帝国七次攻打阿洪王国,结果却损失惨重,阿洪王国始终屹立不倒,但到了18世纪,阿洪王国发生内部权力斗争,外部还有缅甸贡榜王朝的入侵,国力逐渐衰落。

二、殖民铁蹄下:从独立王国到茶叶种植园

1822年,缅甸贡榜王朝趁着阿洪王国衰落,出兵攻占阿洪王国首都,并扶持约郭什瓦尔·辛格担任傀儡国王。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826年,英国从英属印度出兵打败缅甸,迫使缅甸签订《扬达波条约》,缅甸将阿洪王国割让给了英属印度。从此,傣族对阿萨姆地区五百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阿萨姆地区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红土被证实适合种植茶树,到1881年,阿萨姆的茶园面积已达1350平方公里,年产茶叶3600万磅,成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殖民地之一。

三、现代国家构建中的身份重构

二战结束后,英国元气大伤,无力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947年,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当时印度国大党提出了"阿萨姆方案",将这个历史上从未属于印度的地区强行纳入印度联邦,引发当地人的强烈反抗。为了解决争端,印度一面出兵镇压,一面赋予阿萨姆邦高度自治权,就这样,印度完全控制了阿萨姆地区,将其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但到了1950年印度《宪法附表六条》的实际执行中,印度东北各黄种人民族的权益逐渐被边缘化。印度不断压制当地傣族的发展,不承认傣族对阿萨姆的历史功绩。在印度的打压之下,现在印度东北各民族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生活也非常困难。

13 阅读:4787
评论列表
  • 三样 10
    2025-03-30 17:54

    中华故土,完整收复回归!

  • 2025-03-24 08:31

    是南诏大理朝属地

    用户15xxx86 回复:
    一定要收复失地
  • NOD 8
    2025-04-03 16:28

    还有外东北140万平方公里

  • 2025-03-14 20:49

    支持他们重新起来

  • 2025-04-03 04:36

    必须全力支持印度分裂解体瓦解,符合周边各国长远战略安全利益。

  • 2025-04-03 08:42

    孟加拉以北和以西的印度东北角部分都是被印度给侵占了,包括锡金,都应该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