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无耻”课纲的老师被绿网军盯上,侯汉廷:500年后顾炎武仍是历史瑰宝,侧翼只会是历史垃圾

老张车纪 2025-04-22 11:25:27

台北一女中的语文老师区桂芝,对2019年的课纲大加批评,说它“太不像话”,这话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但没想到,她因此遭到了绿营的一波攻击。民进党的立法委员吴思瑶直接指责她,说她去过香港参加研讨会,这“跟统战有关”。新党的台北市议员侯汉廷听到这个说法后,非常生气,说吴思瑶这是胡说八道。

侯汉廷10号在台湾中天新闻网的节目里头讲,课纲这事儿现在有新进展了。不光是说课纲本身咋样,绿营那边已经开始对那位老师大肆搜索个人信息、曝光隐私,还进行人身攻击。就拿吴思瑶来说吧,他们竟然公然问,这老师是不是有啥“统战”目的?他一看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

侯汉廷严厉指责道,老师参与的那个学术交流活动,其实是台湾和香港的大学联手搞的,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都20多年了,一直都没断过。怎么以前办得好好的,没啥问题,现在一批评课纲,就有问题了?他还特意上网查了查,今年的研讨主题竟然是“论语的精髓:学做人”。他觉得民进党真该去听听,民进党做人的本事确实差了点,只有在车上、酒店里那套做人的本事才厉害呢。

侯汉廷说,吴思瑶给他“抹黑”就算了,毕竟他是公众人物,得能扛事儿。但让人气愤的是,现在就连普通的语文老师,民进党都不放过,他们满嘴胡言乱语,恶意中伤,随便给人扣帽子,张口闭口就问“这是不是在搞统战啊?”这种话他们也说得出口,真是让人听了都害臊。所以啊,咱们怎么能再让民进党这么长期“当家做主”下去呢?

侯汉廷聊到课纲的事儿,说在他读书那会儿,高中得背60篇古文。可到了2019年的课纲,就剩15篇了,而且这里面还有3篇是写咱们台湾本土的。说实话,这3篇在文学上,不论是价值、素养还是里面讲的道理,都跟被踢出去的那些经典没法比,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荀子的《劝学》、顾炎武的《廉耻》,哪个不比它们强?但为啥这3篇能留下呢?原因就在这儿——它们有“台湾价值”。这就像是在跟孩子们说,本事大小不重要,只要沾点“台湾价值”,就能进课本。这不是从小就教孩子们,就算饿着肚子也得支持“阿扁”,就算没钱也得挺英文,就算道德败坏了也得维护“清德”嘛。

侯汉廷又提道,最近他瞧见不少自称学者、教书先生、还有评论大咖的人,开始对荀子、顾炎武这些大咖指手画脚。评论的好坏啊,说白了就是看评论者自己啥立场。就像苏东坡能聊聊李白、杜甫,王国维能说说宋词的三种境界。但现在呢,冒出些奇奇怪怪的政治人物也来凑热闹,他们的评论简直就是野草想跟日月比亮堂,差得远了。最后,他用句古文来怼他们:“你们这些家伙,人没了,名也没了,可江河万古流。500年后,唐宋八大家、顾炎武还是人类文明的宝贝,你们呢,就只能成历史尘埃了。”

TVBS新闻说,区桂芝对于自己被“抹红”的事情这样回“怎么连两岸交流都要被乱贴标签呢?我真是觉得现在这世界是不是都疯了?还是说那些网络喷子疯了?我们难道就不能去参加文化交流吗?十多年前我就去过啊,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台湾《中时新闻网》9号有篇评论说,台海基金会的老大李大维1号才讲过,两岸之间的交流对保持和平稳定超级重要,他很高兴看到两岸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在不断增加。那照这么说,语文老师去参加中华文化的研习交流,有啥不对的呢?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亲中”的帽子,玩“反中”那套,这种做法真的太糙了。也得想想,最近赵天麟、郑运鹏、何博文这些绿营的大佬们,可都被“反中”给反噬了。

文章指出,肚子里有墨水,气质自然出众。文言文虽说不是诗书的全部内容,但它肯定是关键的一块。咱们得琢磨琢磨,怎么给学生挑些好的古文来读。要是简单粗暴地搞“标签化”,硬把政治因素塞进去,那原本单纯的教育问题可就变得复杂了。

0 阅读:41

老张车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