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请一宰相吃饭,故意没准备筷子,宰相吃完后:此人留不得

老张车纪 2025-04-22 11:28:07

从老早以前,功劳太大压过君主风头,就是皇帝心里的大忌讳。很多大臣和将领因为立下大功却不懂得低调点,结果被君王猜疑,有的甚至被除掉了。

在汉景帝那时候,刘启请宰相周亚夫一块吃晚饭。满桌子都是好吃的,可刘启就是不给周亚夫准备筷子,故意的。

这顿饭一吃完,周亚夫宰相就起身走了。汉景帝刘启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这家伙,不能再留了。”

汉景帝怎么就看了一桌没筷子的饭局,就觉得宰相不能继续留任了呢?这背后还有啥大家不知道的事儿?

【宰相周亚夫】

周勃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跟着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好多年,为汉朝打下了大片江山,所以后来被封为了绛侯。

周勃的娃周亚夫,受老爸影响大,打小就把兵书念得滚瓜烂熟,军事上的事儿门儿清。他接过了老爸的聪明脑袋和智慧,一心一意给汉室保江山,守护着一方土地。

从刘邦把汉朝建立起来后,边疆的匈奴就老来骚扰咱们中原的地盘。这么多年来,匈奴这个麻烦事儿,一直让汉王朝感到非常棘手。

公元前158年那会儿,汉文帝刘恒在位,匈奴人太过分,竟然带着六万大军来攻打汉朝。汉文帝亲自指挥大军,去和匈奴干了一仗。

刘恒听了大臣们的意见,立马派了三支队伍去守着大汉的都城长安。然后,他又调集了大量军队,准备应对可能来袭的匈奴。

备战的日子里,刘恒自个儿走到三个军营的帐篷里,转悠着瞧瞧将领和士兵们。那时候,周亚夫是太守,接了命令守在细柳。等刘恒到了周亚夫的地盘,一看那军备情况,真是吓了一跳。

刘恒瞧见细柳那儿的兵士们一个个都在忙着操练,防备也是做得滴水不漏,整个军营里头安静又有规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要干啥。虽说这儿离匈奴的窝点还远着呢,有上千里的路程,但兵士们可都是紧绷着神经,随时准备着呢。

刘恒走了不少军营,到了细柳那儿,真是被那军事安排给镇住了。他转头问旁边的官员:“这儿防守得这么严,肯定是将领的主意,那这个地方的太守是谁呢?”

随行的官吏回答说:“这位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他现在当太守呢。”刘恒听后,转头问了一个正在练刀的小兵:“咱离匈奴还远着呢,咋你们都这么紧张,准备打仗似的?”

小战士开口道:“太守大人说,得提前准备,别等匈奴真打过来了才急着练兵,那时候就迟了,咱们得时刻警惕着。”边上有人接着话茬,得意地说:“有周亚夫将军守着,匈奴哪敢靠近细柳啊?”

听到这句话后,刘恒对周亚夫特别有好感,所以就提拔他做了中尉。这个职位直接归皇帝管,负责保护都城长安的安全。

周亚夫负责守卫长安,一旦匈奴来犯,他就马上带着军队去对抗。匈奴老爱打游击,老是骚扰大汉的老百姓,抢点东西就走人。

只要周亚夫领着大军一到,匈奴军队立马就开溜,根本不敢跟周亚夫正面硬刚。所以,周亚夫和他的军队在哪儿,哪儿的百姓就基本能安心过日子,匈奴基本不会去捣乱。

所以,刘恒特别看重周亚夫的能力,但可惜他没多久就去世了。在快不行的时候,刘恒把太子刘启叫到跟前,很认真地对他说:

匈奴这些年一直骚扰咱们大汉,朝廷里的武将们没几个能顶用的,也就周亚夫还行!要是边境那边真出了啥急事,还是得靠他上阵。

刘启当上汉景帝后,立马就听了老爹的话,把周亚夫提拔为了车骑将军。

周亚夫这人,接连给两位皇上当过左膀右臂。他性格直愣愣的,不会拐弯抹角拍马屁,但人家真有本事,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又聪明又勇猛。就这样,他还是赢得了皇上的赏识。

刘启刚坐上皇位,为了把权力抓得更牢,就开始动手削弱那些诸侯王的势力。结果,这么一搞,以吴王刘濞带头的六个诸侯王不干了,一块儿起来反叛。

刘启心里压根儿不想打仗,所以就妥协了,把建议削藩的晁错给杀了。他原本琢磨着,吴王得了这个顺水人情,应该能消停会儿。可谁承想,吴王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想直接抢皇位呢。

发现吴王真的打算造反,汉景帝刘启也不含糊,立马展现出了帝王的魄力,下令让周亚夫带着大军去平定吴王的叛军。

周亚夫不负众望地赶到了战场上,把吴王给团团围住,让他没了子弹,粮食也吃光了。等到吴军一个个都没精打采的时候,周亚夫一下子就把他们给打败了。

在藩王搞叛乱的那场大战里,周亚夫靠着自个儿的打仗老本行和精心安排的战术,愣是在士兵伤亡很少的情况下,把藩王那几十万大军给收拾了,这简直就是一场漂亮的大胜仗。

所以,打完那场仗以后,刘启就让周亚夫做了宰相,好好表扬了他立的大功。

这时,周亚夫已经爬到了他政治路上权力的最顶端。与此同时,刘启也借着平定叛乱的大胜,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

【耿直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个大名鼎鼎的战将,战功多得数不清,可他吧,对官场里那些弯弯绕绕、勾心斗角的事儿,真是一窍不通,有时候还倔得跟头牛似的,不懂得变通。

汉景帝刘启按照老规矩,选了老大刘荣当太子。但其实他心里头,最喜欢的还是小儿子刘彻,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把这太子位子给刘彻。

但说实话,刘彻并非正宫所生的老大,这事儿让刘启挺纠结的。没办法,他只能把周亚夫叫来,问问他的看法。

周亚夫一根筋地回话说:“老规矩了,历来都是立大儿子当太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皇上您可千万别废太子去立别人啊。”

这话让刘启心里很是不爽,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问刘启的看法,而是想让刘启给他出个主意,怎样才能顺利地把刘彻立为太子。

但这周亚夫却直愣愣地跟刘启唱反调,他这么一说,刘启心里头就不太乐意他了。

没过多久,窦太后琢磨着要给自个儿哥哥封个侯爵当当,但周亚夫又跳出来说:“想当年高祖皇帝立下的规矩,不是刘家人不能称王,没立下大功的也不能封侯。窦太后的哥哥姓窦,再说了,他也没啥战功,这侯爵是绝对不能封的。”

这回可糟了,周亚夫又把窦太后给得罪了。从那以后,窦太后老在刘启耳边嘀咕:“周亚夫打仗是把好手,外面都传因为有了他,匈奴才不敢来捣乱,可这样一来,大家伙儿都快忘了这江山是咱老刘家的了。”

这种说法就是在挑拨刘启对周亚夫的信任,日子一长,刘启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现在周亚夫掌握大军,还能震慑匈奴,老百姓都很感激他。照这样下去,哪天他要是真想要我的皇位,也不是办不到的事。左思右想之后,刘启决定把周亚夫的丞相职位给撤了,让他回家养老去。

周亚夫心里直犯嘀咕,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被罢了官,但皇命难违,他也没辙,只能收拾东西回老家了。

之后,刘启心情平复了些,仔细一想,觉得周亚夫其实是个很难得的人才,就是性格有点太直,于是琢磨着找个理由,还是打算让他官复原职,继续当丞相。

接着,刘启就安排了一场宴会,请他到宫里来吃饭,打算瞧瞧周亚夫是个啥反应。

周亚夫进了皇宫,宫女们送来了好吃的菜和香醇的酒,但就是没给他放筷子。周亚夫压根儿没往心里去,不知道这其实是刘启在暗中考验他呢。

要是周亚夫能低调点,跟皇帝说想要双筷子,或者他要是知道满足,不贪心要更多东西,那刘启估计就觉得他考核过关了。

周亚夫心想,估摸着是侍女疏忽,忘了放筷子,于是他直接喊了个侍女过来:“帮我拿双筷子来。”接着,他也不管那么多,就开始大口大口地享用桌上的美食。

刘启瞅见他擅自做主,吩咐侍女做事,心里头很是不悦:“瞧你这架势,宫里的山珍海味怕是入不了你的眼了。”

这时,周亚夫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做得不妥,赶紧跪地认错。但刘启心里觉得,周亚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完全没放在眼里。

刘启一生气,直接甩手就走了,周亚夫没办法,只能低着头离开皇宫。刘启走了几步,又回头瞅了眼周亚夫的背影,跟旁边的人说:“这家伙,不能再留了。”

这时候,刘启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觉得周亚夫这人压根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仗着自己功劳大,觉得了不起,绝对不能让他继续活下去,不然以后肯定会惹出大乱子。

【除掉周亚夫】

那次宴会过后,刘启心里就盘算着,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把周亚夫手里的兵权给收回来,再把他给解决了。要不然,等周亚夫势力大了,回头把他的皇位给抢了可就麻烦了。

刘启对周亚夫起了疑心后,从那场宴会结束起,周亚夫手里的实权就基本没了,整天就待在家里没事干,这让他心里头憋屈得很。

有一天,周亚夫跟儿子讲:“皇上可能对我起了疑心,我这把老骨头,估摸着没几天好活了。你得替我张罗后事,找些像样的陪葬物件。”

古时候,不少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活着的时候,就先把死后要用的东西备好。这不,周亚夫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了,就赶紧吩咐儿子去张罗后事。

周亚夫是个带兵的将军,他儿子在筹备事宜时,购置了大批军事装备,打算以后作为陪葬的东西,跟他一起入土。

这事儿本来挺私密,也挺合法,可周亚夫他儿子一直拖着,没给雇工结算采购的钱,这让雇工心里很不痛快。

这个雇员动手写了封揭发信,信里头讲周亚夫暗地里攒了好多军事装备,铁了心想要造反。

刘启悄悄派人去查了周亚夫的事,结果一查,发现周亚夫的儿子其实是在给他老爸准备后事的东西呢。那些所谓的武器,都是钝的,明摆着就是陪葬用的玩意儿。

不过刘启心里盘算着:“眼下可是除掉周亚夫的大好时机,干脆就利用他私下买军械这事儿,说他想造反,然后把他给解决了!”

周亚夫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欲加之罪,哪有找不到借口的道理:“皇上铁了心要我的命,我再怎么争辩也是白搭。”所以,当那些官员按规矩来查问时,周亚夫干脆闭了嘴,心想你们爱怎么定罪就怎么定罪吧。

刘启被周亚夫的沉默给惹火了,他直接说道:“周亚夫闷声不响,这显然是在跟我较劲,铁了心要跟我对着干,肯定是心里有鬼,想造反!”说完,刘启就把周亚夫扔进了大牢,让手下官员好好查一查。等周亚夫认罪了,到秋天就砍他的头。

周亚夫满心都是对国家的忠诚和热情,但皇帝却对他起了疑心。他心里头那个憋屈啊,最后在牢里干脆不吃不喝,用这种绝食的方式来喊冤,表明自己是清白的。

入狱第五天,周亚夫本就心情低落,心里憋着气,再加上五天来一点东西都没吃,最后实在扛不住了,饿死在了牢里。这样一来,汉景帝算是彻底解决了这个让他头疼的宰相。

0 阅读:4

老张车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