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在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牺牲,调查后才知凶手竟大有来历

老张车纪 2025-04-22 11:28:45

这是周总理这辈子碰上的最惊险的一回。

1937年4月份,周恩来他们一行人开着车,离开了延安,打算去西安跟国民党再进行一轮新的商量。

我们党特别看重这次谈判,所以就特别组织了一个25人的团队去,周总理亲自领头,张云逸、陈友才等几位同志也都参与其中。

可没想到的是,当周总理的车队开到甘泉县劳山镇附近时,一帮特务冷不丁地从山弯那儿窜了出来。枪声响成一片,人群吓得大叫,一场早就计划好的暗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这伙敢对周总理下手的人,到底是啥来头?

【11名烈士壮烈牺牲】

“有敌人来了!快,守住周副主席!”

车外子弹嗖嗖飞来,跟下雨似的。陈友才眼疾手快,带着队友们赶紧向敌人开枪反击,可敌人的数量明显比我们多。

我方还没来得及有更多动作,就见山坡上猛地冲下来二百多名暴徒。瞅瞅这阵仗,明摆着他们来者不善啊。

“轮胎没气了,得赶紧处理一下!”

“喂,老李!老李,你在不?”

车身上不断遭到子弹的猛烈袭击,很快车子就因轮胎被打爆而无法继续快速前进,速度越来越慢。接着,坐在周总理身旁的司机老李,也不幸被子弹击中,没了动静。

这时候,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但敌人还在迅速往这边冲,周总理脑子转得飞快,一下子就明白了该怎么办。

赶紧下车找掩护!敌人这次明显是冲着咱们来的!别扎堆,都散开打!

敌人多,咱们人少,这时候分开打才能尽量少死人。大伙儿听周总理的,都赶紧散开,找个好地方藏起来。

但陈友才始终紧贴在周总理旁边,身为他的随身保镖,这种关键时刻,保护周总理的安全更是责无旁贷。

张云逸带着剩下的同志,把火力都集中到一块儿,吸引住那些匪徒,好给周总理找个机会藏起来。不过糟糕的是,陈友才在保护周总理撤退的路上,腿被子弹打中了。那疼痛钻心,让他根本走不动,但他心里明白,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把周总理安全送走。

陈友才受伤之后,张云逸和孔石泉两位同志立马冲上前,接着保护周总理往后撤。他们一边打一边退,费了好大劲,最后在拐角沟那边的一片密林子里,总算是暂时躲开了危险。

但没多久,敌人又迅速跟了上来。

“周恩来就在前面领路呢!”

陈友才在和歹徒交火时突然意识到,敌人搞错了对象,把他们当成了周总理的人,所以才拼命朝他们开枪。

这个情况让陈友才下定了决心。他腿部受了重伤,根本还没来得及包扎,血在跟敌人打斗时已经把裤腿给染红了。但他压根儿没空去管这事儿。

他心里盘算着,只要能再多争取点时间,周总理就能早点安全离开。利用汽车的遮挡,陈友才和战士们端着短枪,拼尽全力跟敌人对抗,打得十分艰难。

但是,就算陈友才他们这些战士再勇猛,也挡不住那一百多号匪徒。陈友才挨了好几枪,还是硬撑着,模仿周总理的口吻,大声给身边的警卫员们指挥怎么打仗。

最后,陈友才和其他10位英雄因为人数太少,打不过那帮匪徒,还是不幸死在了他们的子弹下。

打完架以后,那帮匪徒立马冲上去,把车上的重要东西全抢走了。他们还在陈友才身上翻到了周总理的名片,这下子,他们竟然把陈友才误认为是周总理了。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还在陈友才的尸体上捅了二十多刀......

那些觉得任务完成的匪徒,很快就收手了,急着去向国民党邀功。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误以为的“周总理”并非真正的周总理本人,而是一个名叫陈友才的人。

为啥陈友才身上会带着周总理的名片,而且穿戴还跟周总理那么像呢?

说实话,从陈友才当上周总理的随身保镖头一天起,他心里就琢磨着,万一哪天真碰上事儿,他豁出去也要保住周总理的安危。

打那以后,陈友才就留心模仿起周总理的穿着打扮和一举一动。他就一个念头,关键时刻,能为周总理挺身而出。

陈友才为了让自己更像周总理,就随身带着周总理的名片。这样一来,匪徒们居然把他当成了周总理,结果真正的周总理就躲过了一劫。

【凶手来者何人?】

警卫员们像传接力棒那样,一环扣一环地保护着周总理。在这场极其凶险的暗杀行动中,周总理最终安然无恙,并被安全地送回了延安。

不过,就在大家伙儿因为周总理安全无恙而稍微放松点心的时候,周总理他又一次动身,急着往西安赶去了。

周副主席,现在那凶手到底是谁还没搞明白呢,你要是就这么去了,那敌人躲在暗地里,咱们却暴露在明面上,这可真是太冒险了呀!

对于大家的忧虑,周总理只是轻轻摇了摇手,接着就继续往西安的方向走,啥也挡不住我们党和国民党去谈判。

不过,为了周总理和大家的安危着想,得赶紧把凶手的真面目给揪出来,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周副主席这次出行,消息被封锁得很紧,可看这样子,敌人估摸着不是啥好对付的小角色!

大家神情严肃,这话虽然听着在理,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又升了一级。到最后,这项任务还是得落到谢滋群肩上。

谢滋群,这事儿可大了去了,关乎到周副主席和所有同志们的安危。你得赶紧动手,把幕后黑手给揪出来,咱们可耽误不起。

行,我一定把事儿办好!

谢滋群是罗瑞卿特别看重并着力栽培的人才。打从谢滋群加入军队那一刻起,只要是他接手的案子,就没有查不明白的。

这次,党中央把劳山刺杀案交给了谢滋群处理,很明显,党中央特别看重这个案子。

很明显,谢滋群没辜负党中央的期望。他一接到案子,立刻就安排人手,从延安开始进行全面搜寻。

谢滋群心里明白,国民党特务能这么快搞到我们的机密,肯定是下了大功夫。光靠组织里头自己查,那肯定不行。于是,他专门派了一支小分队出去,让他们打扮成老百姓,混进人群里头好好查一查。

努力终究会有回报,谢滋群的人跟老百姓混熟后,很快也打听到了新消息。据说,劳山那起刺杀事件发生之前没多久,当地有两股土匪势力勾结在一起,纠集了好多土匪,在劳山镇附近转悠。

土匪闯进劳山镇,把老百姓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可大伙儿势单力薄,根本不敢跟土匪硬碰硬。后来,谢滋群派人来查这事儿,也是好一顿折腾,好说歹说,才让乡亲们愿意开口说话。

现在案件的线索已经大致清晰了,原来是冯长斗把周总理的行程透露给了土匪,这才让他们起了要暗杀周总理的邪念。

可冯长斗这个国民党特务,到底是怎么跟土匪搭上线的呢?

其实啊,在那之前老早,国民党就已经盯上这票土匪了。

为了避开和他们正面杠上,国民党假装说要跟他们联手,还答应说,只要他们能搞定周总理的刺杀,就把他们整编成一支新队伍。

土匪这些年一直在到处逃窜,给老百姓的安全带来了大麻烦。我们党对那些破坏社会治安的土匪势力,也进行了多次的打击和清理。

这样一来,他们肯定没法不接受国民党提出的那些要求。

就在这时,西安谈判正处于紧要关头。为了确保谈判顺利和代表团安然无恙,中央对这次行动是严加保密的。可没想到,国民党那帮人竟然已经悄悄把手伸进了我们内部。

在周恩来他们车队还没动身之前,这次行动要走的路和要谈的内容,就已经被国民党那边的特务冯长斗给摸透了。

冯长斗为了搅黄我党和国民党的和谈,他抢先一步,把劳山镇的土匪都给拉拢起来,让他们去劳山那边埋伏着,打算对快要到的周总理下手。

一次不要命的暗杀活动,就这么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搞起来了。

【总理珍藏39年的照片】

经过谢滋群的一番深入调查,案子总算是搞清楚了。随后,我军立马集合兵力往山上进发抓土匪,那些袭击周总理的坏蛋最后也都被绳之以法了。

后来,陈友才和其他烈士的尸身被送回了延安。红军总参谋部负责安排,让他们在延安得到了安息。他们活着的时候,为延安拼过命,死后也在这块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周总理每次说到劳山刺杀案里那11位牺牲的英雄,心里就特别难过,眼里总是忍不住泛起泪光。特别是那个才23岁的陈友才,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正处在最灿烂的时候,可他却为了帮周总理脱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之后的日子里,周总理心里一直惦记着在劳山牺牲的那11位英雄。到了1970年,周总理让邓颖超女士去延安,想找找陈友才他们的坟。可没想到的是,陈友才他们烈士的坟被国民党给破坏了。

1973年那会儿,周总理自个儿回了趟延安,他找了当地的地委书记,问起了陈友才家里的情况,还特别叮嘱当地政府,得好好照顾烈士的家属。他还下了命令:“劳山那牺牲的11位英雄,得把他们的英灵请进陵园里头......”

1976年1月份,咱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离开了我们。在给周总理换上寿衣那会儿,负责这事儿的工作人员挺意外地瞧见,他上衣兜里竟然藏着一张已经变黄的老照片。

这张照片拍于1937年,上面是周总理跟张云逸、孔石泉等人的合影。他们四个,就是劳山刺杀案里活下来的战士。

这张照片背面,周总理写了简短却有力的话:“劳山碰到危险,我们拼到最后只剩四人。”

直到生命的尽头,周总理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些在劳山刺杀案中为了护卫他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曾这样说过:“我这辈子碰上过22回威胁到性命的事儿,但最让人忘不了的就是劳山那次刺杀事件。”

因此,有些人片面地觉得,周总理直到生命的尽头都还记得劳山刺杀案,那是因为那场搏斗异常惨烈。

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周总理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劳山刺杀案,并非因为那任务有多危险、条件有多恶劣。关键在于,周总理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警卫员为了保护他安全撤离,一次次在敌人的子弹横飞中趴下又站起,模仿着他的动作指挥战斗,给他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结果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人物的大功劳咱们得一辈子记着,但在咱们国家一路走来的不容易里,还有好多像陈友才这样的“无名英雄”得让咱们看到。他们可能不是那种出谋划策的大能人,但他们给国家做的贡献也是真金白银的。他们有的当警卫,有的送信,有的治病救人,反正都是为了国家拼尽全力的共产主义战士。

0 阅读:9

老张车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