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4月18日)上证指数8连阳终结,A股成交额(9491亿元)创下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新低。
“924”行情以来A股成交额(亿元)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240924-20250418
Wind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出现过5次8连阳及以上的行情。
复盘A股在之后一个月的表现发现,整体来看,牛市周期中的连阳(如2015年3月)多伴随持续上涨;牛尾或熊市初期的连阳(如2015年5月、2018年初)则易引发回调。政策护盘与经济预期是核心变量,若缺乏基本面支撑,连阳后易技术性回调:
2015年3月(9连阳),后一个月三大指数涨幅均超15%(上证+19.71%,深成指+15.36%,创业板指+17.99%),属于牛市加速阶段;
2015年5月(8连阳),连阳后见顶5178点,随后一个月指数大跌(上证-15.15%,创业板指-19.51%),标志牛市尾声;
2017年底至2018年初(11连阳),后一个月三大指数跌幅达8%-10%,因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及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2020年2月(8连阳),疫情冲击后修复性反弹,后一个月指数震荡(跌幅约0.12%-6.54%),未形成趋势性行情。
昨日早盘(4月21日)A股整体明显回暖,主要宽基指数飘红,一改上周五颓势。
那么,在关税政策影响、业绩披露期不确定较多等等影响因素下,后市何去何从?哪些板块或更有机会?
近日融通基金2025年1季报出炉,看看权益类基金经理们关心的问题、产品运作思路以及对后市看法(以下观点摘自各基金2025年1季报,完整版可移步融通基金官网查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融通行业景气 邹曦
过去五年中国无疑做了正确的事,经济内生的隐患得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时候,中国内需将有望成为最大的确定性。A股市场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市场已经进入基本面驱动的阶段,市场风格将从主题投资转向盈利增长主线。
2025年的行情特征或将表现为“祛魅”的特点。“祛魅”的含义在于打消过去五年逐步形成的关于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悲观预期,由此出现的一次次的结构性重估行情,整个行情或将呈现“一波三折”的特点,即“一波行情三次转折”。
目前第一次转折已经出现,即以DeepSeek为代表,破除“中国没有原创科技”的错误认识,从而带来的科技股行情。
预计第二次转折可能将在3-5月出现,其特征是投资等内需超预期,破除“中国的投资已经没有空间”的错误认识,从而带来投资相关资产的重估行情。
预计第三次转折将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其特征是出口等外需超预期,破除“美国压制下中国出口出海很难增长”的错误认识,从而带来出海相关资产的重估行情。
三次结构性行情的性质或都属于重估,如实现估值修复后,相关板块都将进入振荡状态,其后续发展将取决于基本面的演绎。
融通行业景气基金的股票仓位持续保持高位,对组合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在保持内需驱动的房地产产业链与出口优势行业的配置相对均衡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增加了工程机械、重卡、机械出口、建材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电力设备等行业的配置。目前组合配置以周期成长风格为主。
融通新消费 关山
从去年国庆后整体市场情绪较为亢奋,风险偏好大幅提升,成长类板块大幅跑赢价值类板块。今年开年以后,期初大家对海外贸易及关税扰动因素有些担忧,但是春节后随着DeepSeek现象带来国内科技领域自信心的大幅提升,港股带领A股市场出现了较为大幅的估值修复。1季度成长股仍大幅跑赢价值股,热点主要集中于机器人,AI应用等泛科技领域;而相对应的传统板块,主要是有色化工等涨价类资产表现较为突出。
我们关注的消费类板块,港股的新消费类资产表现非常突出,而A股的大部分传统类公司仅有情绪的小幅修复。
我们的组合在1季度做了部分调仓,配置主要聚焦于数据较好的消费子板块,同时坚守具有中长期竞争力的出海优势企业。
板块主要配置方向包括数据持续超预期并且有政策加持的白电板块,出海方向主要是制造业领域toB、toC均有涉及。随着消费旺季到来及产品周期的发展,我们增加了美妆板块及汽车相关标的的配置。
目前对于预期的展望市场仍有分歧,有些微观数据仍能表现出经济逐步企稳,并且在很多行业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特征。政策的加持仍然存在,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表述,对于消费板块补贴政策的延续等等。
回到消费品行业,子行业分化或会持续加大,消费年龄结构及新生活方式的态度表达,都将打破原有的选股标准。对于1季报业绩期,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存在不少亮点,我们也会积极去挖掘。
融通产业趋势先锋 刘安坤
本基金在资产配置上秉持相对积极的策略,显著提升了科技与消费资产的配置比重。年初,国内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赛道取得了跨越式突破,与此同时,国内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以及民营企业座谈会所释放的积极信号,共同营造出利好预期,推动国内资本市场迎来了典型的春季躁动行情。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科技成长风格板块强势上扬,实现大幅增长。
进入一季度尾声,市场的投资焦点逐步转向开年经济的真实运行态势,以及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经营成绩单。此时,市场主流指数已攀升至阶段性高位,因此市场进入相对震荡阶段。
同时,在全球风险资产配置的大环境下,香港资本市场凸显出较高的性价比。一方面,港股市场经历多年深度调整,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国内外众多积极因素持续发酵,为港股市场的上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对上述市场动态的判断,本基金坚定贯彻均衡配置的理念,对资产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适度增加了科技、消费等景气度高的资产配置,相应降低了防御型红利资产的持仓占比。
科技方面,增加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资产配置。在消费板块布局上,重点布局零食、日用品、家电等行业中,拥有新产品、新渠道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不仅估值合理,且业绩增速强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本基金继续保留区域性银行股和黄金股的配置,借助这些资产一定程度上稳定增长的特性,进一步增强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展望未来,尽管外部贸易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国内稳增长政策正持续落地并发挥实效。在此背景下,内需相关资产凭借其合理的估值和稳健的增长预期,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本基金将紧密跟踪市场动态,灵活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力求为投资者创造更为可观的收益。
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 李进
本基金从中观产业视角出发,寻找具有时代感的产业趋势,聚焦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行业,相信巨大的投资收益将来自于需求大幅扩张、蛋糕快速变大的方向;中国如此大的经济体量之中,每年都有数个具有结构性产业趋势的行业。
个股方面,聚焦于产业链绕不开、优势显而易见、业务具有壁垒的头部企业。希望在成长类资产中做到板块均衡和个股集中的风格。
一季度处于业绩真空期,传统成长行业的龙头公司业绩增速比较平稳,而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持仓个股数量较多,随着业绩趋势的逐渐明确,后续个股希望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行业配置:本基金在TMT、新能源、医药和消费几大成长行业内选股。当前重点看好人工智能、互联网、新能源、创新药和新消费这几个方向的机会。
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展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时,我们选择加大了国内人工智能算力、应用、互联网这几个方向的配置比重;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新兴消费产业的快速成长,一季度增加了消费个股的持仓比重。
融通产业趋势精选 李文海
2025年1月份以来,以机器人和AI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大幅上涨,带动整个市场明显反弹,去年相对强势的红利资产则相对弱势,而在3月末因为对一季度业绩的担忧,前期高位股回调,红利资产开始有所反弹。
今年以来我们对于经济以及股市的信心都在增强,在后续财政广义赤字扩张、消费支撑政策等政策组合拳的拉动下,经济有望逐渐企稳回升,后续有望出现结构性行情。
因此1月份以来我们对组合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降低了公用行业的配置,增配了部分有色、化工、机械等行业。
目前本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向在顺周期涨价方向+科技+部分港股新消费,包括:
1、黄金,目前依然判断美国本轮财政扩张经济尾声,美元信用体系长期受挑战;2、有色、化工里部分涨价或者利润扩张的子行业; 3、部分已经建立品牌壁垒的港股新消费行业;4、今年有望出现产业趋势向上的部分科技子行业,如复合集流体、AI算力等。
融通健康产业 万民远
医药板块过去已持续调整近4年,2025年制约因素对医药板块的压制或将缓解,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边际的双重改善,且驱动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创新技术供给。
板块估值有望修复,A股市场整体也逐步活跃,创新引领下的优质医药股或将迎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走势较为平稳,但结构性机会明显,传统制药受集采及反腐等政策影响估值压制明显,叠加短期业绩调整,估价表现持续低迷。创新药出海及AI+医疗两大方向表现出色,成为医药板块的主线,尤其以创新药出海为代表的细分领域去年以来对外授权交易频繁,且首付款金额逐步攀升。尽管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但A股市场创新药资产价格较贵,本基金配置A股创新药较少。
融通健康产业精选赛道及成长性较好且估值相对较低的板块及个股进行重点配置,并适时调整组合结构。我们依然坚持顺着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升级和医疗需求修复的方向寻找投资机会。我们选股逻辑注重从这几点出发:确定性业绩增长、逻辑明确增量、足够悲观定价。
目前重点配置创新(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器械)+复苏(消费医疗、零售及中药等)及低PB类资产。
融通通乾研究精选 石础
2025年一季度市场整体窄幅震荡,各板块分化明显,受机器人、国内AI算力、AI应用等行情推动,机械、汽车、计算机涨幅靠前。3月后市场风格明显变化,科技成长回调,顺周期板块接力,有色、钢铁、基础化工、家电涨幅靠前。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厚积薄发,同时美国经济衰退讨论增多,使得东升西落叙事持续演进,市场情绪较高,成交额维持高位。
本基金保持较高股票仓位,对组合进行部分调整,继续增配军工电子、科技顺周期品种,积极寻找顺周期涨价品种投资机会,降低软件应用配置,维持房地产、农业行业占比。
回顾过去二十年军费支出及代表性军工上市公司业绩,可以发现长周期下军工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但由于计划性较强的影响,短周期下事件因素可能拉动或抑制1-2年的需求。长期看军工均值回归确定性较强,这种均值回归由于计划性加持,往往比其他行业更迅速。自去年下半年军品订单见底平稳后,恢复或只是时间问题。军工电子是行业最上游,最先感知行业复苏且格局较为稳定,因此本基金去年下半年持续增配军工电子。当前高频订单回补已经出现,市场已经给予相应定价,但市场并未认可其长期成长性,从成长股投资角度,军工电子板块或仍有投资机会。
在科技顺周期品种中,继续围绕汽车电子布局,重点配置底部确认等待复苏的功率板块,配置受益于智驾普及、大厂退出、存储周期回暖的利基型存储。在其他顺周期涨价品种中,积极寻找涨价可持续的投资机会。养殖与油品加工维持原有仓位。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 蔡志伟、吕寒
2025年第一季度, A股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宽幅震荡。
展望二季度,从市场层面上来看,在流动性宽松及政策驱动下,A股市场预计总体或仍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趋势;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科技+红利的“哑铃策略”预计或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科技创新端,DeepSeek技术突破推动国产AI产业链加速崛起,重点关注算力基建如AI芯片、国产算力等,以及场景应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AI端侧的消费电子换机周期或提振需求。
红利类资产受益低利率环境及政策强化分红导向,高股息、高分红的央企防御价值凸显。
在投资上,均衡布局科技成长类的AI、数字经济与红利防御类资产低估值央企,关注政策超预期落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作为红利资产的代表性标的,有望受益于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溢价、政策驱动下分红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央企作为国之重器的盈利韧性。
融通中证500 ETF 熊俊杰
回顾2025年1季度,估值方面,总体看各风格板块长期基本均处在低估位置,小盘和价值板块短期存在一定程度高估,红利板块高估水平依旧较高。资金方面,融资市值占比处在高位,融资买入量高位波动较大,杠杆资金情绪高位有所反复;近60个交易日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自2024年4季度以来明显回暖,2025年3月底达到约1400亿。风格方面,近期市场风格明显偏向小市值和反转,全年看,反转、小市值、高成长或相对占优;从风格拥挤度和离散度看,各大类风格拥挤度均没有达到过度拥挤程度,离散度也较为合理。
总体而言,从情绪看,当前市场情绪高位有走弱迹象,在经过回调触底拉升后,短期可能持续横盘震荡整理;从估值维度看,市场长期处在右侧偏初期位置,长期向上空间或依旧乐观;从资金面维度看,小盘风格演绎可能处在顶部区域,后续可能再度切换到大盘风格;风格来看,大盘成长风格有望回暖,经过此轮回调后可能持续演绎,需要紧跟政策和经济变化。
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 何博
一季度,港股表现一骑绝尘,领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美股持续走弱。正如美银3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所呈现的,投资者对中美经济增长的预期以及实际的配置头寸在过去三个月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东升西落”的论述似乎在股市表现、宏观展望和资金流向多个维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印证。
叙事的改变来自DeepSeek R1的发布,成功撼动了美国例外论,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科技力量,中国AI资产迎来价值重估。
进一步思考“东升西落”会走向何处。宏观层面,我们看到开年高频经济数据不错,未来如继续有关税意外,仍有赖于国内政策进一步发力,尽管市场对特朗普2.0政策有诸多担忧、近期美国硬数据走弱,但基准情形假设仍是软着陆;配置层面,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兴趣正在提升,但绝对配置水平仍在低位;估值层面,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距已大幅收敛。
我们倾向于理性看待“东升西落”,港股科技板块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短期市场波动可能有所放大。
长线维度,坚定看好港股科技资产配置价值。以港股通科技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在本轮行情中显著占优,港股汇聚AI时代的核心资产,AI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是本轮行情主要载体,中国科技力量正在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