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务段:百年赓续谋发展

晓丝看你好 2025-05-02 03:08:42

1901年,粤汉铁路动工修建,1916年广州至韶关段建成通车,与此同时,广州机务段的前身开始筹建,当时主要负责铁路机车的简单维护和修理,保障早期铁路运输的基本运行。

民国时期,随着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广州机务段的规模逐渐扩大,开始承担起更复杂的机车检修任务。段内陆续引进了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铁路工人积极参与护路护厂运动,广州机务段的工人为保护铁路设施、迎接解放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机务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大力发展铁路事业的背景下,机务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广州机务段早期以蒸汽机车为主,承担着基本的铁路运输任务。1977年,广州机务段全面更换干线内燃机车,1992年,本段司机张忠英驾驶东风9型0002号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进行冲高实验,打破中国铁路历史最高速度记录,成为第一位驾驶DF9内燃机车打破速度记录的功勋车长。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广州机务段的驾驶员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5年广州机务段由原广州机务段、原韶关机务段、原三水机务段和原广深机辆部机务部分四段合并组建,是广铁集团规模最大的动车组牵引机务段。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广州机务段又大量引入动车组和复兴号等先进车型,实现了从传统机车到高速动车组的跨越,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80后高铁司机吴灿明2001年入路,是广州机务段的“全能司机”,驾驶过20余种车型。他经历过非典期间的春运,也体验过在火车上被困50个小时的艰难。他记得刚开内燃机车时,噪音大、密封性差,冬天冷风割脸,夏天闷热难耐,还常被机油喷满身。但他如今开上高铁,条件好了很多,21年的铁路生涯,他多数春节都在火车上度过,用泡面当年夜饭,以“准时送达、平安送达”为工作目标。

广州机务段从传统的人工检修模式,逐步引入智能化维护技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机车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了检修效率和精准度,降低了维修成本和安全风险。

0 阅读:0

晓丝看你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