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区3周年记:三年砥砺绘新卷,四新三城启宏图

长江新区的三镇油条 2025-02-07 18:24:50

本月末,武汉市最年轻的功能区---长江新区,将迎来它3周岁的生日。

三载春秋,白纸画图平地立城,蓝图擘画渐成实景;三载奋进,拓荒牛劲闯关夺隘,四新三城气象万千。作为武汉东北翼的“未来之城”,春节刚结束,长江新区即以“起步即冲刺”之姿,锚定“四新三城”定位(新标杆、新引擎、新枢纽、新支撑;未来之城、大美之城、典范之城),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且随三镇油条之笔,细数这三年“新区速度”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产业筑基:集群崛起、动能澎湃

“产业立区,工业强区”,“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兴、新区旺”,长江新区深谙此道。为补齐产业短板,三年来,新区以“132”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纲(低碳、健康、智造三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同),筑链强群、聚势成峰。长江新区科创港、长江新区阳逻国际港双港驱动,生命健康产业园、临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先后组建或筹立。

高端制造攀高逐新:正泰武汉“双百万”绿色智慧工厂,从破土到投产仅用一年,变压器产品远销116国,年产值剑指25亿元,成为华中电力装备产业“新地标”。武汉金信新材料有限公司芯片用第三代半导体8英寸碳化硅晶锭项目已完成研发。格林美数字化回收平台,以每小时3吨效率拆解“城市矿产”,废旧循环网络织密绿色转型底色;湖北大明金属二期项目落地,碳钢、不锈钢年加工量破百万吨,智能制造配套能力跃居区域前列。西门子、东方雨虹、冷记食品等续建项目投产达效,高端装备、绿色建材、健康食品产业链“三箭齐发”,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8.5%,工业投资连年攀升,撑起新区经济“硬脊梁”。

创新驱动蓄势腾飞:武汉大学科教融合创新园、中电光谷生命健康城、深圳科技园(武汉园)、长江智谷、智慧能源产业园、武汉细胞工程中心等科创载体拔节生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汇聚生命健康、空天信息、低碳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孵化器与人才社区融合共生,创新街区“热带雨林”生态初显。参数化设计平台、智能拆解线等“数智化”应用,更让传统产业焕发“智慧新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三年培育省级以上“尖兵”超40家,创新动能澎湃不息。

二、城建拓局:骨架舒展、港产城融

“建城先通路,兴业必强基”。三年来,长江新区以交通为笔,以基建为墨,挥毫泼墨勾勒“未来之城”骨架。 立体路网贯通血脉:起步区“三横三纵”主干道体系加速成型,谌家矶大道、和谐大道、江湾大道等标志性道路贯通东西,滠水大街、游湖三路、富强大道等纵贯南北,阳逻国际港集疏运体系道路武阳大道、电厂北路先后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如“潜龙”伏地,电力、通信、给排水管线“一廊尽纳”。对外交通“30-45-60”时空圈层渐成,30分钟直达天河机场、武汉高铁站,60分钟辐射鄂东鄂北,多式联运枢纽串联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动脉,内畅外联“大动脉”激活区域经济“微循环”。

港产融城,绘就新篇:阳逻国际港区货通四海,陆续开通5条国际直达航线、16条长江主线航线和8条长江支线航线,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装箱吞吐量从86万标箱增至238.1万标箱,进出口货物总量占湖北全省比重60%,跻身‬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华能阳逻电厂六台机组“火力全开”,年供电量占武汉统调容量59%,筑稳能源保供“压舱石”。临港产业园、新港空港综保区“双港驱动”,保税物流、航运金融、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与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产业“双轮并进”,“南港—北产—东城”空间格局下,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最新启动的阳逻港武湖作业区码头、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中转中心等项目‬将‬更‬有力地‬推动阳逻港建成千万标箱国际化港口,打造中部陆海大通道的核心枢纽。

三、生态为底、蓝绿交织

宜居宜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新区以生态立本,擘画水城共融画卷。 生态屏障筑牢根基:规划建设中的项家湖生态走廊和万华麓洲生态城碧波荡漾,岸线缓冲带绵延如画,谌家矶再生水厂建成即将投用,江湾污水厂即将开建,数十万居民共享“清流润城”。湖泊星罗棋布,蓝绿空间占比超40%,生态安全格局百年安澜。

宜居品质,提档升级:长江新区外国语学校、长江新区医疗综合体、武汉市中医院、沿江高铁站等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加速落地,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等“城市客厅”渐次亮相,谌家矶鱼梦科普公园、府寰河滨江公园、阳逻之心蓝玉项链公园勾勒滨水活力区“新天际”。

四、改革破局、机制创新

“破旧立新,方能制胜未来”。三年来,长江新区以改革破冰,以开放聚力,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 权限下放激发效能:省级人大立法护航,赋予新区市级管理权限与部分省级权限,财政自主、土地统管、执法集中,“一事一议”“拿地即开工”等新政破除审批壁垒,宁德、华润、西门子、京东等500强企业纷至沓来,中国铁建华中总部“一年主体拔地起”,总部经济税收效应初显。

招商模式迭代升级: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产业链协同”机制成效斐然,驻点招商、校友招商、场景招商多路并进,产业基金规模突破30亿元,形成“招引—落地—成长”全周期服务链。三年招引重大项目超50个,总投资逾千亿,产业集群“强磁场”效应凸显,机器人、新能源、数智科创、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纷纷聚集新区……

结语:风起三镇再扬帆

三年风雨兼程,长江新区从“白纸画图”到“塔吊林立”,从“谋篇布局”到“千亿集群”,以“四新三城”为舵,以“132”体系为帆,在武汉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劈波斩浪。未来,这座“未来之城”将继续秉承“拼抢实”作风,锚定“2025年基础设施骨架成型、2035年城市功能完备”目标,为复兴大武汉宏图添翼,为长江经济带腾飞筑基!

滠水大街

新区大道

科技园

武汉大学新校区

长江智谷

万华项目

湖北最大中学:新区外国语学校

政务中心

产业园

阳逻八小

起步区

万华项目

阳逻国际港

阳逻国际港

长江新区科创港

科普公园

高瞻远瞩

长江新区高铁站

武汉大学新校区

谌家矶大道

和谐大道

0 阅读:0

长江新区的三镇油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