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这股风,吹了这么久,咋感觉越吹越凉了呢?
英国政府这操作,说好的“零排放”,咋还允许混动车卖到2035年了?
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
话说回来,这事儿还得从大环境说起。
你瞅瞅现在,电动车充电桩是多了,可还是不够用啊!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得排队,充一次电,时间比加油长多了。
续航里程也是个老大难,标称600公里,实际跑起来打个八折都算好的。
这大冬天一开暖风,直接掉一半,谁受得了?
我有个朋友,前年咬咬牙买了辆电动车,寻思着环保又省钱。
结果呢?
天天为了充电的事儿焦头烂额。
有一次,跑高速跑到一半,电量告急,硬着头皮找充电站,结果排了俩小时队才充上电。
从那以后,他对电动车是彻底没信心了,恨不得立马换回油车。
这市场需求上不去,车企也扛不住啊!
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SMMT)早就坐不住了,天天喊话政府,说这电动车推广政策得改改,不然大家都没活路了。
你看看Stellantis集团,直接把卢顿工厂关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英国政府这回调整政策,说白了也是被逼无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电动车这玩意儿,不是你想推就能推得动的。
说起电动车,就不得不提丰田。
这家伙,以前对电动车是爱答不理的,掌门人丰田章男还老是泼冷水。
可现在呢?
眼瞅着比亚迪在电动车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丰田也坐不住了,赶紧掉头猛追。
丰田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10款全新电动车,要在美国、泰国、阿根廷建厂子,这架势,是要跟比亚迪硬碰硬啊!
不过,丰田这步子迈得有点大,2026年的产量目标都下调了,看来供应链和技术储备还有点吃力。
丰田章男这态度转变,也挺有意思的。
以前是“老子天下第一”,现在也得放下身段,跟市场低头。
看来,这电动车时代,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要说这电动车市场,比亚迪绝对是绕不开的角色。
这家伙,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跑到欧洲去抢地盘了。
要在匈牙利建厂子,摆明了是要跟丰田对着干。
丰田在欧美市场,还得靠Lexus撑场面,维持品牌溢价。
可在亚洲市场,直接就跟比亚迪短兵相接了。
这俩巨头,以后少不了要上演一场“龙争虎斗”。
说到这儿,我就想问一句,丰田这“大象转身”能成功吗?
这还真不好说。
毕竟,电动车这玩意儿,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能搞定的,还得看技术、成本、市场接受度。
除了丰田,其他传统车企也在努力转型。
日产要出新款LEAF了,还是跨界风格,续航也提升了不少。
通用更狠,直接搞了个电动科尔维特概念车,这造型,简直是未来战士!
不过,这两家车企的电动化之路,也各有各的难处。
日产得跟特斯拉Model Y拼刺刀,通用还得考虑科尔维特的品牌定位。
这电动车市场,真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话说回来,电动车这事儿,光靠车企努力还不行,还得靠产业链的创新。
特斯拉前高管Drew Baglino就看准了这一点,跑去搞固态变压器了。
这玩意儿,能让电网更稳定,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大有好处。
还有电动商用车,也是个潜力股。
欧宝出了个Vivaro电动版,沃尔沃更绝,直接搞了个“月租”服务。
这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能省不少钱,还能减少碳排放,一举两得。
当然,电动车普及的关键,还是充电桩。
英国政府也知道这一点,砸了不少钱下去。
可这充电桩建起来容易,用起来难啊!
充电速度慢、充电费用高、充电位置偏僻,这些都是问题。
我有个表哥,去年差点买了辆电动车,结果去4S店试驾了一圈,发现充电实在太麻烦了,就放弃了。
他说,啥时候充电能跟加油一样方便,他再考虑买电动车。
最后说说宝马iX,这车也出了新款,外观内饰都升级了,续航也更长了。
不过,这车还是主打舒适豪华,跟驾驶乐趣没啥关系。
宝马iX这车,开起来稳稳当当,坐起来舒舒服服,就是少了点激情。
不过,对于那些追求舒适的消费者来说,这车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电动化这条路,任重道远。
不是靠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用一句歌词结尾吧:“爱咋咋地,地球照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