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孤儿靠乞讨长大,1951年中央来人找他:你亲妈是个大首长

花开无田 2023-07-16 23:56:54

“为了革命,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是曾志对毛主席说过的话。而纵观她的一生作为,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为了革命,她无私奉献、不惧艰险,甚至于连自己的3个孩子都或者被迫忍痛送人或者为筹集活动经费被迫卖掉。

而谈及往事,晚年时的她说:“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

在这样一位传奇女子的背后,又有着怎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呢?

巾帼英杰、献身革命

曾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宜章的一户没落的地主家庭。

这也让她自幼便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适逢当时新旧东西文化交替,她也得以接触到了新文化、新思想。

13岁时(1924年),她考入了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之后她还曾试图考入黄埔军校,未果后加入了我党建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在1926年加入了共产党。

而也正是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曾志与教务主任夏明震(夏明翰的弟弟)相识,并因为一场意外与之结为伉俪。

原来,1927年因为工作原因,夏明震在参加完农民协会会议后碰到了衡阳宵禁。当时因为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反动派也是扬言要杀害农会相关人员。就这样无处可去的夏明震,就在曾志处留宿一夜。

谁想这却引来了流言蜚语,尽管夏明震多次解释却终是于事无补,为了保护曾志的名誉二人选择了完婚。婚后夫妻二人前往彬州工作,也正是这一时期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我党的处境十分危险,而夏明震、曾志自然也是焦头烂额处置各种工作。

1928年,他们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起义以燎原之势,迅速在湘赣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曾志也积极带领农民自卫军打土豪,开仓放粮接济百姓。但是这一期间,因为焦土政策的实施,又伴以反动豪绅破坏、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湘南起义也迅速遭到了打击。

而夏明震虽然反对焦土政策,可终是于事无补,最终惨遭反动分子枪杀。曾志目睹了丈夫的遗体,虽然心中悲怆,可是却只能强忍悲伤继续跟随队伍转移。

当时第七师政委的为蔡协民。蔡协民,1925年加入共产党,不仅参加过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还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 ,是党的队伍中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也正是因此,当时国民党控制的报纸不断的诋毁抹黑造谣蔡协民,其中更有谣传其家人尽皆被害。

因为围追堵截他也无从查证,听闻消息蔡协民悲痛欲绝,这与曾志丧夫何其相似,就这样都痛失亲人的彼此在革命的道路上互相取暖,很快便产生感情结为夫妻。

之后他们一起上了井冈山,曾志也先后担任组织干事、妇女组组长等职务,即便她身怀六甲也毫不在乎,积极投身于根据地建设之中,后面她还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

儿子“送人”,竭力找寻

1928年11月,曾志生下了儿子石来发。为何儿子姓石呢?

原来当时曾志只有17岁且因为拥护毛主席的原因遭到了排斥,战争情况又实在是严峻并不适合带儿子转移,恰好王佐部队的副连长石礼保想要一个孩子。就这样刚刚出生26天儿子被送给了石礼保夫妇,姓名也改名换姓为石来发。

1930年,蔡协民、曾志被派往福建工作。也正是这一年11月,他们的儿子铁牛出生,但是当时福建的斗争环境也十分残酷,曾志本打算将孩子送回老家,殊料上级却擅自将她的孩子送给了一位结婚四年却无生育的同志。

而这位同志为此也愿意捐出100大洋当经费,当娘的心中自然万分不舍可一如她所说的那样——可以舍弃一切。

最终她同意了,可惜孩子幼年便早夭了。但蔡协民却为此郁郁不乐更兼地下工作遇到挫折,平素里蔡协民又对曾志管的太严,之后又有蔡协民被免去职务,种种原因累加之下,夫妻选择了分道扬镳。

蔡协民在前往上海碰壁后又回到福州,后在厦门工作时被叛徒出卖被捕,最终1934年壮烈牺牲。

至于曾志,则在二人分道扬镳之后的1932年生下了二人的第三个孩子。但当时的环境仍旧恶劣,孩子不得已被送给当地的盐商。

当时,作为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的陶铸对她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曾志的处分也在此前得以撤销,担任福州中心市委秘书长,朝夕相伴之间二人的感情也日渐深笃,后结为夫妻。

1935年,因为党组织遭到破坏,曾志失去与组织联系,历经20个月辗转汕头、广州、上海才得以取得联系。

1937年,得知陶铸在武昌工作,曾志申请到武汉工作,就这样二人在武汉重逢,这一期间也度过了美好的一段时光。不过很快便因为武汉陷落再次分离,但虽然分处异地,可却终是相濡以沫,相伴一生。

1941年,曾志生下了陶斯亮,陶斯亮也是她与陶铸唯一的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乃是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陶铸、曾志被委派前往东北,适逢曾志患了阑尾炎,考虑到敌后斗争的残酷,曾志提出了要做绝育手术。

陶铸对于妻子的决定也十分尊重,郑重同意。而后陶斯亮被托付给延安保育院,她们夫妻则奔赴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忙于国是,可是对于儿子们到底是心心念念,于是便委托福建副省长方毅寻找,1950年小儿子曾春华找到。

而曾春华的经历可谓是一言难尽,4岁患病,后来又因病切掉了一只肾,更是落下了跛脚的毛病。

曾志紧接着将儿子接到了身边,曾春华后来分配到了一家军工厂工作。

但是,大儿子石来发却一直没得消息。1951年,适逢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将到江西慰问,团长为内务部部长谢觉哉。副秘书长阎宝航也在其列,曾志便拜托阎宝航代为寻找石礼保以及儿子的消息。

慰问团经过打听确认石礼保夫妇已经遇害,只有他的儿子石来发在家务农。当慰问团找到石来发对他说“我们受你母亲所托来找你”,石来发大吃一惊说到“自己母亲早已经不在了”。“你生母还活着,是大首长!”经过慰问团的一番解释,石来发才恍然大悟。而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则是靠着与外婆相依为命,乞讨过活才度过的。

后来,石来发被接到了广州住了一段时间,他也曾希望母亲能够给自己安排一个工作,但被曾志拒绝了,并劝说 他回到井冈山去,之后石来发在老家当了一辈子的护林员。

小结

对于自己,晚年的曾志说“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而在她坎坷的婚姻以及革命历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致敬!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