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泰四次献策成蒋介石首席智囊,遭枪杀时:我早知必有今日

花开无田 2023-07-06 09:42:50

1936年,武汉汉口江汉关轮渡码头,56岁的湖北省主席杨永泰被狙杀。

身处宦海多年,树敌良多,事实上他也早已料到会有此难,在呢喃着“我早知必有今日,可恨志向未能实现,国祸犹在”后便一命呜呼。

在听闻杨永泰遇刺身亡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戴笠立刻侦破此案,同时命以公葬葬之。而蒋介石之所以会如此重视杨永泰,皆是因他乃是自己的“诸葛亮”,自己的首席智囊之故。对于他,蒋介石甚至以“当代卧龙”称之。

才子登科,四助蒋介石

1880年,杨永泰出生于广东茂名一个殷实之家。虽然时值清朝末年西学东渐,但杨永泰却是以封建正统教育开蒙,并在17岁时考中了秀才。

而在传统之外,直到21岁考入广州高等学堂才开始系统化的接受西方教育。不过才子就是才子,他在接触不久便已是融会贯通。

在从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记者、编辑。靠着文笔流畅、才思敏捷、立论深刻,他也迅速声名鹊起。

之后不久,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清廷的覆灭,在这一期间杨永泰靠着笔锋迅速的获得了政治资本,先是当选为广东的议员,后又赴任北京担任国会议员。

护国运动中,他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并在随后被孙中山委任为财政部长。不过对于这个职务,杨永泰却尽显世故圆滑考虑到孙中山当时实力不济,于是他是迟迟不就任。期间又有护法军政府改制孙中山被排挤,杨永泰也终于在孙中山、西南派中选边坐定。可是显然他高估了西南军阀们,低估了孙中山先生。之后孙中山再登临时大总统职务,杨永泰也因为左右横跳、骑墙而失势。

不过,很快他便锁定了新的人选。

1926年北伐战争,深深的震撼了杨永泰。他很快便向李宗仁、白崇禧上了万言书,直陈时政,对于杨永泰的才华坦白讲李宗仁、白崇禧倒是十分敬佩,可是对于杨永泰的委任却实在难以接受,毕竟短短几年间杨永泰便从孙中山、北洋军阀、西南军阀中左右横跳数次,靠不住也是标签之一。

就这样既然在台上的李宗仁、白崇禧不待见,杨永泰便选定了当时下野的蒋介石。

这其中杨永泰自然也有依仗,好友熊式辉便是蒋介石心腹之一;之后又有蒋介石的盟兄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黄郛举荐,杨永泰顺利的见到了蒋介石。

“海内有奇才杨畅卿先生,胸罗经纶,足以佐治,凡吾所能者,畅卿无不能,畅卿所能者,有时吾还不及,国家大计,望公商之。”

而蒋介石对于黄郛口中的这位佐政大才,自然也是“求贤若渴”,于是便迅速的安排了会面。不过,见过之后但见杨永泰其貌不扬不免有些失望,可是就是这一见面杨永泰便说出了当时蒋介石的心病。

听罢之后,蒋介石直接引为心腹。

首先第一个,自然就是要巩固蒋介石的党政军地位,确保无虞。要知道当时的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可都是虎视眈眈,于是在杨永泰的建议之下蒋介石率领众人在孙中山陵前举行了祭奠典礼,这一哭不要紧直接为老蒋哭出了一个孙中山继承人的名头。

而在之后不久,杨永泰再进一计——削藩策。在这场削藩中,老蒋以财政吃紧为由,裁汰军伍,而后以退为进摸着也成功的将地方军阀各个击破,蒋介石的地位再次巩固,几近牢不可破。

杨永泰的第三计,很快便放到了我党身上。他曾一度担任蒋介石的南昌行营秘书长,担纲对我军的军事围剿活动。屡次的失败之后,杨永泰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这深得老蒋之心,也取得了“胜果”——红军最终在严厉的各种封锁之下,被迫长征。

三计 的成功,迅速的拔擢了杨永泰的地位,很快在尾随红军入川后蒋介石发现四川物阜民丰,是一个好的战略要地,自然想着派中央军入川。

可是入川显然要过刘湘这一关,奈何刘湘却被红军打的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自然要向老蒋要钱,他还特意明确不要中央军。

杨永泰随即谏言徐徐图之,先“派遣一个没有武装的参谋团驻重庆,协助川军计划作战”,如是之下中央军入川,随即更是以大义名义让刘湘不得不服从,同时还杀鸡儆猴,恩威并施,就这样蒋介石又把控了四川。

先后四计,可以说让蒋介石获利良多,杨永泰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甚至于有类似于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那般“批红”的权利。

可是派系斗争却如跗骨之蛆,身处彀中的杨永泰也不例外,而且他还是政学系的代表人物之一。

杨永泰的得势以及南昌机场大火的查办,也引发了CC系的嫉妒、打压,而且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也不是泛泛之辈。

1935年,杨永泰竞选行政院院长落败,成为了契机。蒋介石对于CC系、政学系的斗争也是心知肚明,便将杨永泰调任湖北担任主席,算是平息内斗。

不过,杨永泰的上任却并不太平。

一来他曾宣传抗日必亡,又极为亲日,这也让CC派抓住机会大肆宣传。

当时时局之下,杨永泰成为众矢之的,即便是视他为肱骨的蒋介石也不敢明面支持,只得下令彻查。杨永泰在上任后,也仍与日本人勾结,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民众对他的意见。很快,1936年10月25日,杨永泰被刺杀。

得知他被刺杀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而抓获的凶手供述幕后黑手乃是原国民党中宣部长刘庐隐,这也极大的指向了CC系,最终刘庐隐被判刑10年。

不过,事实真相其实是爱国青年"中华青年抗日锄奸团"谭戒轩、龚柏舟所为,他们对杨永泰卖国之举甚为不满,随即发动了行刺。

但是为了避免声张、名声扫地,国民党还是将错就错,以普通刑事罪处理了两人,其中龚柏舟还在转运途中跳水逃脱,谭戒轩则在抗战胜利前夕被处决。

5 阅读: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