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毛岸英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军开赴朝鲜作战。进入朝鲜后,他在志司担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然而同年的11月25日,毛岸英就因为美军空袭而牺牲。
事实上除了毛岸英以外,当时还有三位身份特殊的后生毅然入朝作战,那么你知道他们的结果都是怎样的吗?
毛主席之子毛岸英的半身塑像
归来便是万幸抗美援朝期间,某次战斗结束后,战地医院忽然送来一名大腿中弹,因为流血过多而陷入昏迷的志愿军战士,其实像这样的伤员,战地医院每天都会接收很多,医生和护士只能尽可能去救治。
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名战士身份特殊,他其实是开国中将田维杨的儿子——田明升。田明升的童年在动荡中度过,儿时的他最盼望能见一见自己的父亲。
田维杨之子也曾上过朝鲜战场
从母亲和奶奶口中,田明升了解到父亲是1906年生人,7岁时在私塾读过书,不过那时候家里很穷,外面也不太平,父亲虽然成绩很好,但最后还是被迫辍学,10岁的半大孩子,每天要去地主家做苦工。
一直到父亲21岁,他跑出去参加革命,临行前告诉家里人,一定会给家里奔一个光明的前程。起初父亲还会给家里送信,但没有多久,家里就再也无法收到他的消息了。
田维杨旧照
日子一天天过去,田明升的母亲离开了家,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早早去世。田明升有心寻找父亲,但过程并不容易,新中国建立后,田明升才见到了风尘仆仆衣锦还乡的父亲田维杨。
只不过父子俩的平静日子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田明升没有选择留在国内,他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志愿军的队伍,身往前线参加战斗。他希望能够像父亲一样建功立业。
赴朝参战的志愿军
所谓“虎父无犬子”,田明升没有怎么与父亲相处过,但在战场上的勇武却和田维杨当年一样,骨子里的血性和刚强让田明升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
一次战斗中田明升负伤,等他再次醒过来时,是在大后方的战地医院中。从护士那里,田明升得知自己中弹的大腿因为失血过多,肌肉组织已经坏死,只能截肢以保住他的性命。
田明升遗憾于自己无法继续上战场杀敌,但对比那些马革裹尸的战友而言,田明升无疑是幸运的。
田明升失去了一条腿
伤愈之后,田明升回到父亲身边,田维杨看到儿子空荡荡的裤管喉头哽咽,半晌声音沙哑地说:“回来就好。”1957年,田明升拖着假肢转业回枣阳老家务农,他不想父亲为他破例安排工作,只想要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于战场上重逢田明升在进入朝鲜前,已经与父亲相认。但另一位早年与父亲失散的后生颜邦翼,却是一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后,才见到父亲颜伏。颜伏毅然离家参加革命时,颜邦翼只有2岁,多年来颜邦翼一直以为父亲早已去世。
颜伏少将旧照
一直到1945年,颜邦翼的二叔突然告知他,其实父亲颜伏还活着。这让多年来一直思念父亲的颜邦翼蠢蠢欲动,他瞒着家里人,偷偷跑出去寻找父亲。但在这个过程中,颜邦翼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了壮丁。
幸而有我党潜伏人员偷偷照顾他,颜邦翼最后成为解放军的一员,还顺利和父亲取得了联系。但颜邦翼和父亲恢复通信时,颜伏少将已经在秘密着手准备入朝参战的相关事宜,父子俩仍然没能见上一面。
颜邦翼曾开赴朝鲜战场作战
1951年2月,颜邦翼所在部队接到紧急命令,前往华北参加集训,随后入朝作战。同年9月,颜邦翼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颜邦翼入朝时,父亲颜伏担任志愿军炮兵第七师师长,父亲不知儿子在战场,儿子也不知父亲是将军。
一直到1952年,颜伏偶然得知儿子也在朝鲜,他给颜邦翼写了一封信,叮嘱颜邦翼服从指挥,不要怕苦也不要怕流血,一定一定注意安全。而这封信也终于让颜邦翼知晓,原来的父亲同样在朝鲜。
颜邦翼回国后与同事们的合照
颜邦翼所在连的指导员问他要不要去见一见颜伏师长,颜邦翼强行压下思念和期待,摇摇头,以战事要紧拒绝了;穿过时间和空间,远在战场另一边的颜伏同样对警卫员摇摇头,战事要紧,他就不去见儿子了。
1953年7月,抗美援朝取得胜利,颜邦翼随部队回国,终于在济南见到了父亲。
颜邦翼回国后与同事们的合照
见过父亲后,颜邦翼遵循着父亲的谆谆教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他复员后辗转于涪陵、蒲江、仁寿等地,跟随钩虫病防治组做宣传工作,后来因工作出色被调到洪雅县血防组,在那里工作到了退休。
颜邦翼的一生经历丰富,但生活却平平淡淡,他从未对任何人讲出自己的特殊身份,如果不是记者张胜开采访多名志愿军老兵时,偶然得知了颜邦翼是少将颜伏之子,或许他和父亲颜伏的这段传奇往事,会彻底埋没在历史洪流中。
记者张胜开与颜邦翼老人
英雄世人未知除了田维杨之子田明升和颜伏之子颜邦翼,开国中将匡裕民的大儿子也曾入朝参战。匡裕民素有“神炮将军”的美称。
抗美援朝作战行动开始后,中央成立志愿军炮兵师司令部,由匡裕民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当时司令员万毅因为国内诸事暂时无法到任,故而前线炮兵部队由匡裕民指挥。没有人知道,匡家除了匡裕民,其子也毅然踏上了朝鲜战场。
前线炮兵部队由匡裕民指挥
和颜氏父子一样,匡氏父子父为将,子为兵。二人分散在朝鲜战场的两头,鲜少交流,也没再见过面。但不同于颜氏父子的是,匡裕民的大儿子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消息传到匡裕民耳朵里时,匡裕民沉默了很久很久,随后他缓缓摘掉头上的军帽,强压下声音中的颤抖:
“他是为祖国而死,为朝鲜人民而死,死得光荣!”
匡裕民是“神炮将军”
彭老总知道后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想到毛岸英,想到与毛岸英一起牺牲的高瑞欣,最后他慢慢地说了一句话:
“这就是老红军的本色,将军的胸怀!”
回国时,匡裕民小心地捧着儿子的骨灰,将悲伤和痛苦全部掩藏在内心深处。抗美援朝胜利了,所有人都在庆祝,所有烈士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他命令自己牵起笑容,和大家一起诉说成功的喜悦。
匡裕民旧照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传颂毛主席送爱子入朝,多年来承受丧子之痛的故事,但鲜少有人知道,匡裕民亦经历过同样的沉重打击。
甚至于匡裕民的长子到底叫什么,网络资料也几未谈及,实在是一件憾事。烈士无名,功绩永驻,敬英雄,敬牺牲,敬满腔热血和拳拳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