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晚了一步,苏州富豪套现19亿离场,证监会才开始上门“抄表”

屏风浊影有人生 2025-03-22 05:05:31

中国有句老话,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或许这句话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但唯独在股市迟到的正义就是没有意义,套用股民的话说:查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永远都是事后诸葛亮有啥用。

而苏州富豪套现19亿离场后证监会才开始上门“抄表”一事则是把这句令人无数股民心酸不已的话展现的淋漓尽致......

2023年,证监会向苏州扬子江新材下发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处罚书内容了解到,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信息违规披露、以及资金占用等问题,可以说是把上市公司不能踩、不该踩的雷全都踩了一遍。

监证会“数错并罚”给扬子江新材开出了一个对于普通人而言的巨额罚款,高达625万元,但是对于这个处罚力度,大家根本不满意,因为对于扬子江新材的实控人护卫林来说,这625万的处罚堪称九牛一毛,而且跟他套取的天价财产相比,就算给后面多加两个零也伤不到他的根本。

事实上,胡卫林在被监证会盯上之前三年,就已经开始了陆陆续续的减持套现,而等到监证会下场“查表”的时候,他手里的股份已经从最初的55%减到了3%,而据不完全统计,胡卫林这些年保守估计套现金额高达17个亿。

这也是为什么说罚金多加两个零也伤不到他的根,6个亿也不过三分之一,而大家之所以对处罚不满,一方面是因为罚的太少,更重要的是这老小子多年胡作非为的行为实在可恶!

而胡卫林的“作妖”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胡卫林就和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一起合谋炒作自家的股票来套现挣钱。

可是要说胡卫林在炒股这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两大股东联手还掌握内部消息,第一次尝试就亏了三百多万。对此胡卫林感到非常恼火,但是他依然没有死心,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胡卫林没有选择自己上,而是找了一家所谓的“专业炒股团队”,这次有了外援的胡卫林信心满满就等着坐收渔利了。结果万万没想到,他找的这个所谓专业团队其实就是个二把刀,甚至水平还不如胡卫林自己。

这次胡卫林亏了整整1800多万,这次失败让胡卫林绝了炒作股价套现的念头,但此时已经陷进“钱眼儿”里的他早已没了底线,这次他打算玩一出占用公司资金的把戏。

胡卫林靠着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开始在公司的业务预付款上动手脚,大概操作就是胡卫林通过瞒报业务定金的形式为自己敛财,例如一个原本定金20万的业务,胡卫林给公司的报价是50万,他留下30万并用业务完成后赚的钱填窟窿,等于最后吃下去的还是业务回扣。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好奇,这么大个公司难道没有财务么,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偷利行为不是很好查么?而这就是扬子新材的另一项违规操作——=隐瞒公司开支。

而这便是监证会处罚胡卫林是那条占用公司资金的由来,可以说胡卫林的行为就是再用一环套一环的违规操作为自己攫取利益,完全是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韭菜田,想割就割。

如果你以为以上行为就足够离谱足够令人气愤,那么胡卫林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以上这些还远远不算,他接下来做的事更加令人气愤。

扬子新材是一家专门从事功能型有机涂层板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公司,靠着政府扶持,一度被江苏省列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扶持。

可以说,假如胡卫林不走那些歪门邪道,认认真真经营公司的话,未必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正所谓“资本家不爱小钱”,或许从一开始胡卫林就打算认证经营,而他目的只有一个——套现!

可以说胡卫林为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且为了维持公司表面数据,他不惜财务造假,虚报公司营收。搞个第三方身份买自己公司的产品,把钱和产品左右倒右手这么一来回,什么都没变,公司“欣欣向荣”的营收报表就有了。

从这点也能看出,为什么大家会抱怨监证会的监管不到位了,已经有无数类似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正如我们开头所说,对于股市而言,迟到的正义就是毫无意义。

事情闹到最后,胡卫林除了得到一个六百来万的罚款,就是禁止入市的规定,可是一个本就打算好了套现跑路的人又怎么还会想着回来,17个亿的天价资金难道还不够他奢侈享受一辈子么?

毫无疑问,最后受伤的,还是那些被蒙在鼓里的股民们,有人说普通股民“无知”“贪便宜”,可是他们又从何知道这家公司财报数据造假呢?所以还是那句话,股市不需要迟到的争议,咱们的监管机构还是应该从源头遏制这种违规行为。

结语

随着胡卫林被证监会的处罚,扬子新材也算拜托了这个祸害,现如今扬子新材在行动新股东的带领下正在逐步摆脱胡卫林留下的阴影,逐步转亏为盈,希望未来扬子新材能够真正的创下辉煌,也希望不要有人再走胡卫林的老路。

最后,想问各位对于此事有何看法,你认为胡卫林的处罚合适吗?

参考资料

0 阅读:0

屏风浊影有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