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四界成功倒逼华为HI模式跟上,5年五界+引望成奔驰+博世

范伟明说车 2025-04-16 11:07:43

全球汽车产业风云突变,特斯拉CEO马斯克一句“未来前十大车企可能九个都是中国的”,这到底是“狼来了”的预警,还是真心实意的“中国汽车牛X”的预言?这事儿,你品你细品,味道是不是不太一样?

比亚迪、特斯拉靠电动化开了个好头,改变了全球汽车的格局,这事儿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要说谁能再掀起一场风暴,那还得看华为。靠着智能化,华为这是要重新定义汽车行业?

华为车BU,这可是个“十年磨一剑”的大项目。2019年,老美一出手,华为直接成立车BU,目标很明确——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质量。一开始,华为想当中国的“博世”,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和零部件。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响应者寥寥。

直到余承东站了出来,用智选车模式“曲线救国”,愣是把赛力斯给“点石成金”了。2023年11月,鸿蒙智行横空出世,问界品牌一炮而红,后面的智界、享界、尊界、尚界才能跟着起飞。说白了,鸿蒙智行就是华为说了算,才能更快成功;车企要是心里有小九九,那磨难的日子可就长了。

这鸿蒙智行四界一兴,HI模式的车企才开始眼红,赶紧跟上,不然就被甩到姥姥家了。华为车BU的目标,还是那个“博世”,但现在看来,野心可不止于此。

华为的目标是,到2029年,鸿蒙智行+引望成为“两艘超级航母”,营收或市值都达到万亿级别,利润千亿!这可不是吹牛,华为要引领全球汽车第二个百年变革,让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十强榜单上占据半壁江山。

华为凭啥这么自信?底气就在于它的全栈式自研技术。人工智能、昇腾芯片、5G模块、星闪技术、鸿蒙系统、麒麟车机、云计算、三电技术、激光雷达……哪个不是顶尖水平?华为乾崑ADS 3.3和鸿蒙座舱4.0,更是直接把特斯拉FSD、谷歌Waymo、Mobileye、英伟达这些老对手甩在身后。

国内的地平线、Momenta、大疆也在追赶,但要赶上乾崑ADS 3.3,还得加把劲。至于蔚小理、小米,它们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还是自用,商用体量太小,而且核心技术还掌握在美国手里,这就有点尴尬了。

说到合作,华为的朋友圈那可是相当豪华。按合作程度的高低和时间先后,智选车模式有鸿蒙智行五界车企:最早是2021年4月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接着是2022年和奇瑞合作的【智界】,2023年是北汽的【享界】,2024年是江淮的【尊界】,2025年还有上汽的【尚界】。

HI模式也不甘示弱,至少有7家主机厂:2019年是北汽的【极狐】,2021年是长安的【阿维塔】,2024年又多了长安【深蓝】、东风【岚图】、比亚迪【方程豹】、奇瑞【星途】和【捷途】,以及广汽【传祺】。

海外品牌也不淡定了,奥迪、宝马、奔驰、起亚,甚至丰田,都传出要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消息。这架势,是要把华为的技术变成全球标配啊!

2024年1月16日,引望成立。华为要搞大的。2025年3月,长安和赛力斯也要入股引望,各占10%。这引望的目标,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超越博世、大陆,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第一供应商。

那么问题来了,鸿蒙智行成立5年,真能超越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保时捷这些大佬吗?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死。但看看问界M8,上市40天就小订了14万辆,每天3500辆,这速度,BBA能睡得着觉?

预测一下,到2028年,鸿蒙智行销量达到250-300万辆,营收可能成为世界第一。江淮尊界All in 鸿蒙智行,它要成为中国的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

华为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智能汽车领域竞争激烈,特斯拉、谷歌、Mobileye、英伟达也不是吃素的。华为要保持领先,就得不断创新,拿出更硬核的技术。

但不管怎么说,华为的崛起,给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开了个好头。它能不能成功,咱们拭目以待。

用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0 阅读:239

范伟明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