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简单动作,每天10分钟改善循环状态

经络技巧 2025-04-27 12:18:55

近段时间,不少朋友反馈,双腿时常伴有沉重之感,且有发胀的感觉。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时,或者久坐之后,酸软无力的状况较为明显。部分人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小腿处的青筋曲张之态。

根据传统经络学说,足部分布着六条正经交汇循行,而且膝关节周围更是经筋汇聚的重要部位,这里经筋汇聚的情况挺密集。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弹,很容易妨碍气血的流通,影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这个时候,也会干扰肝肾协调气血的能力。今天,木子讲三个日常调理方法,每天抽空练习,帮助改善下肢气血循环状态。

第一式:足踝屈伸——调和经气

动作规范:

采取坐姿或卧姿来放松肢体,双足自然地放平。先慢慢地勾起脚尖,朝着膝盖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平稳顺畅的呼吸,大约5秒;接着缓缓地下压脚尖,以充分伸展,同样需要保持呼吸节奏5秒。每次连续做完15到20遍,每天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

作用原理:

1.勾脚动作可激发足少阴肾经经气运行,增强肾主水的生理功能,改善水液代谢;

2.绷脚动作能调节足阳明胃经气血输布,促进中焦气机升降有序,增强运化能力;

3.通过协调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的气血互动,形成经络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二式:前俯牵拉——宣通阳气

动作规范:

站立式:双脚并拢直立,吸气时双臂向上舒展,呼气时身子往前弯,用手去够脚背,稳住气息呼吸5次后缓慢直腰起身,重复完成5-8次

坐式:平坐地面双腿伸直,用布带套住前脚掌向躯干方向持续牵引,体会下肢后侧经筋舒展感

作用原理:

1.前俯动作可引导督脉阳气下行温煦,缓解下肢寒湿凝滞现象;

2.拉伸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促进经气疏泄湿浊的功能发挥;

3.清晨练习有助于阳气升发,黄昏锻炼可疏导日间积滞,适合气血运行不畅者。

第三式:靠墙倒置——导引归元

动作规范:

仰卧位靠近墙面;双腿伸直,与上半身呈直角倒置;双臂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维持此姿势5-10分钟,接下来先屈膝收腿,并且缓缓侧身坐起,以恢复常态。

作用原理:

1.倒置体位可调整气机升降方向,促进心火下济、肾水上升的生理状态;

2.辅助推动下肢湿浊邪气下行排出,缓解气血瘀滞引发的肿胀不适;

3.重点刺激腰骶部经气输布枢纽区域,辅助调理下焦气机运行。

注意事项:皮肤存在破损创面,特殊体质人群,年迈、骨质不适者,以及女性经期、孕期阶段都不适宜。

这三组动作,遵循“通经活络-健脾化湿-温煦阳气”的中医调理原则,而且通过系统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下肢沉重、酸胀等常见不适。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坚持练习能够逐步恢复腿脚轻便且灵活的状态。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