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4卷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
咸和三年(戊子,公元三二八年)

本文重点:
原文:丹杨尹羊曼勒兵守云龙门,与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太守陶瞻皆战死。庾亮帅众将陈于宣阳门内,未及成列,士众皆弃甲走,亮与弟怿、条、翼及郭默、赵胤俱奔寻阳。将行,顾谓钟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咎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亮乘小船,乱兵相剥掠;亮左右射贼,误中柁工,应弦而倒。船上咸失色欲散,亮不动,徐曰:“此手何可使著贼!”众乃安。
庾亮跑了!
朝廷为何打不过苏峻和祖约的联军?为什么不坚守城池?这是一个疑问!我们没有机会回到过去看看当时的情况。
总之,朝廷败了!城门被攻破,敌军如潮水般冲了进来,庾亮的亲兵部队还未列阵,就吓得卸甲而逃。庾亮眼看形势不好,也跑了,临走之前转头向钟雅大喊嘱咐:好兄弟,后事就交给你了!

钟雅一听,你跑了,我怎么办?于是大急,说:天都塌了,这他妈谁的责任!
庾亮说: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钟雅成了背锅侠!
背就背吧,死了这么多人,就当是战死沙场吧!谁让自己没有庾亮的腿快呢!
庾亮终于逃到了江边船上,身后大批的敌军追来,庾亮的亲兵拉弓就射,怎奈箭法太准,一箭就把船工给射死了,满船人大惊!庾亮也被气乐了:就这箭法,还能射中敌人?
亲兵醒悟过来,箭法不行,就当船工吧,摇橹逃离。

原文:峻兵入台城,司徒导谓侍中褚翜曰:“至尊当御正殿,君可启令速出。” 翜即入上阁,躬自抱帝登太极前殿;导及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共登御床,拥卫帝。以刘超为右卫将军,使与钟雅、褚翜侍立左右,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庙。时百官奔散,殿省萧然。峻兵既入,叱褚翜令下。翜正立不动,呵之曰:“苏冠军来觐至尊,军人岂得侵逼!”
王导站出来收拾残局。
这个时候他做出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他对褚翜说:至尊当御正殿,君可启令速出。
我们想一下,这个时候皇帝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安全的?
第一、守在内宫,拼死一战?首先,小皇帝没有这个组织能力。庾亮一走,没人有这个利益驱动,再去替皇帝组织兵力与敌军拼死一搏。另外,此时大势已去,已经没有这个必要,再打就纯粹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了。
其次,王导等人没这个想法。促使苏峻叛乱的始作俑者是庾亮,本来王导等人就不支持庾亮这么做,是庾亮一意孤行的结果。现在庾亮这个需要被“清君侧”的人物已经跑了,事情反倒好办了,跟苏峻坐下来谈就是了,你一个苏峻虽然攻进了建康城,但是并不代表你能控制得住整个江东政权,最终还是要靠各大世家大族的支持,只要皇帝还在,大家就可以坐下来谈条件,权力重新分配就是了。所以王导根本就没有跟苏峻继续拼命的想法。

如果小皇帝继续躲在某个地方,看似暂时安全,其实是最危险的。乱兵并不认识皇帝,如果有意无意的把皇帝给误杀了,那么东晋朝廷就真的完蛋了。那么什么地方最安全呢?
朝堂最安全,所以王导命令褚翜马上去找到小皇帝,并护送到朝堂,所有的大臣也都到朝堂集合。此时皇帝越是站在显眼的位置,就越是安全。苏峻没有胆量公然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