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工作,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是否有所区别?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3-05 03:58:03

踏入银行大门,学历便成了不可或缺的敲门砖。

何为敲门砖?简言之,它能让你顺利进入,且层次越高,多数情形下起始点越有利。

然而,随后便是对你各项技能的考量,工作能力、为人处世、洞察力等。

当机遇降临时,你或许无法预知具体条件,其中就可能包含对学历的要求。

那么,学历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是必要条件,虽非充分,但无之则难以立足。

脚踏实地,若有机会深造,且能学有所成,终归是利大于弊的选择。

然而在基层,学历并不受重视。

若想在基层获得晋升、赚取更多收入、过上舒适的生活,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擅长营销且业绩突出。

二是处事圆滑、口才出众、情商高。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没人会在乎你的学历背景。

在网点中,业绩优异者便是老大,若能赢得支行长的喜爱,更是如爷般备受尊崇。

即便是211硕士,若业绩平平、情商不足,也只能一辈子守着柜台,每日承受责骂与排挤。

而即使是三本毕业生,只要善于营销、招人喜欢,从柜员晋升至网点副职二把手也并非遥不可及,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这往往只需几年时间,甚至可能更快。

银行何时看重过学历?唯有跳出基层,进入分行或总行的后端岗位,学历才略显重要。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你那所谓的“高学历”也不过是浮云。

如今银行行业竞争激烈到了何种程度?

基层柜员的岗位都挤满了211和海外名校的毕业生,而分行总部的职位更是竞争激烈,甚至需要清北这样的顶尖学府背景才能脱颖而出。

如果你的学历达到清北水平,一开始也不会被分配到基层岗位。

多年来,从基层跳槽到后端岗位的情况寥寥无几,几乎都是靠关系。

在银行业内,入职后的职业生涯中,学历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本科能够进入某些岗位的人,往往家庭背景、关系或资源更为优越,后续晋升也可能更快。

只要单位在晋升时不硬性要求学历,对于学历受限的情况,可以考虑读在职来提升。

如果仅凭本科学历自行进入,靠自然增长的话,在同等条件下,工资和级别通常会增长得稍慢一些。

但如果个人能力突出,业绩斐然,依然会获得机会。

毕竟工作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只要能胜任岗位,又何必过分在意学历证书呢?

那些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的人,即便拥有清华博学的头衔也无济于事。

而如果一个人既没有背景也无人为其预留位置,那么每多花一两年时间在读书上,他原本本科毕业时能进入的单位,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学历的贬值,之后可能就无法再进入了。

本科生与研究生在银行的工资差异并不显著。

银行实行以岗定薪的原则,薪酬与岗位挂钩,而非学历,因此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薪资基本相当。

硕士生可能获得略优的岗位,从而享受稍高的薪水,但这一差异并不明显。

两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随着工龄工资制度的取消,多数上市商业银行已转向基于岗位和绩效的薪酬体系,不过农行等未上市银行可能仍保留此制度。

银行更看重员工的业务能力,研究生与本科生在起薪上并无明显差异。

新入职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从柜员岗位起步,初期岗位相同。

尽管入职初期银行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有别,但总体而言,硕士生担任柜员的时间较短,月薪也可能高出几百元。

硕士生在晋升空间上相对更广阔,实习期也较短。

银行最为重视的是个人为银行创造的价值。

若业绩卓越,即便学历稍逊,发展前景同样广阔。

若业绩相近,领导在提拔时自然倾向于学历较高的员工。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