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5年,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英回到了祖国大陆,她说想去瞅瞅老爸孙科以前住的中山陵8号老宅子。
这个要求按理说挺正常的,但却把工作人员给难住了。
由于现在许世友将军正住在中山陵8号,他不太喜欢被人打扰。
而且,许世友一番改造之后,原本高端大气的中山陵8号,已经大变样,成了个地道的农家小院。
高价的花卉植物被拔掉,种上了实用的蔬菜水果,原来的游泳池被改造成了养鱼的池塘,旁边还新建了个猪舍。院子里不光有鸡、鸭、鹅在闲逛,还养了一群小兔子。
我在想,要是孙穗英瞧见这满眼跟“农场”似的景儿,她会不会恼火呢。
【中山陵8号的往事】
中山陵8号这地方,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亲手建的。孙科在建这个地儿的时候,可真是费了不少脑筋。他原本是想,等以后年纪大了,就在这里养老呢。
因此,这整个院子,从屋里到屋外,每一处都下足了功夫。就连外面花坛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花草,也都是特地从全球各地精心挑选来的。
不过,孙科没待多久,因为局势变动,他就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孙科走了没多久,南京就迎来了解放。中山陵8号这块地方,之前没人管,现在就归了解放军。他们接手后,就直接把这儿改成了招待所。
后来,毛泽东、叶剑英这些大领导来南京处理工作,都选择在这个地方暂时休息。
到了1985年,孙科的女儿孙穗英回到了南京,她表示想去参观一下中山陵8号那个地方。
以前,孙穗英跟着她老爸孙科,在中山陵8号住过一阵子。那地方不光是孙科以前住的地方,也是孙穗英的老宅子。
所以,孙穗英回到大陆后,想去中山陵8号瞅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可给负责接待的伙计出了个大难题。
【许世友和中山陵8号】
现在,中山陵8号里面,住着的是许世友将军。
那时候,中山陵8号一直空着没人用,感觉挺可惜的。刚好南京军区机关离那儿不远,许世友将军呢,他是南京军区的头儿,平时都在那边处理工作。时间一长,他就索性把家搬到了中山陵8号。
在这个地方呆了十多年后,到了1973年,许世友将军接到上面的命令,需要去广州军区上任,于是他就离开了这儿。
许世友没住进中山陵8号前,那地方是招待客人的。因此,等许世友将军要离开南京时,他特地跟工作人员说,得把那里的钥匙交还给政府。
在中山陵8号呆了这么久,许世友对这儿也有了深厚的感情。可那时候的他压根没想过,将来还有机会再搬回来住。
1980年,许世友将军从岗位上退下来后,按理说该在北京安享晚年。但他觉得北京那干燥的天气不太适合自己,心里头还是更念着待了多半辈子的南京。
后来,上面就决定让许世友搬回到中山陵8号去住。
又一次走进中山陵8号,许世友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晚年栖息地,按自己的喜好来了个大改造。
许世友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实在人,他觉得花坛里那些娇贵的花儿草儿太费事,干脆就让手下人把它们都拔掉,种上了实用的瓜果蔬菜。
他把后院那座假山给挪走了,动手搭起了猪圈,还垦出一块地来种菜。原来的游泳池也被他改成了鱼塘,院子里还养上了鸡、鸭、鹅这些家禽。
接着,许世友给负责照料他的工作人员都安排了活儿,叫大伙儿一块儿跟他去干活。
丰收季节一到,许世友就会把自己地里长的菜拿出来,分给大伙儿尝尝。他孙女特爱吃甘蔗,所以许世友还在自家院子里栽上了甘蔗。
收获的季节一到,许世友就给每位朋友分了捆甘蔗。可谁承想,这甘蔗长得不咋地,既不甜也没啥水分。大家伙儿一看,干脆就当柴火烧了。
之后,许世友琢磨起养兔子这事儿,他自个儿上手照顾这些兔子。一开始没几只,但慢慢地,兔子的数量就多了起来,变成了一大群。
朋友来看望许世友,一到院子就愣住了,瞅瞅四周,再看看许世友养的那群兔子,打趣地说许世友成了“兔子大王”。
许世友把这儿打造成了自个儿的避世乐园。他从小家里穷,知道粮食金贵,因此退休后,他就回归老本行,种起庄稼,养起家畜来。
到了1985年那会儿,许世友将军已经79岁了。因为身体不太好,他不想被外面的人打扰,所以就经常待在屋子里头,一个人静静地写书。
可巧的是,孙科的女儿孙穗英这时候回到了大陆,她表达了想要去参观一下中山陵8号的愿望。
中山陵8号那地儿,是孙科以前住过的地方,孙穗英想去瞅瞅,也挺正常的。但眼下许世友将军正养身体呢,不喜欢别人去搅和。
再说了,许世友将军已经把中山陵8号改得面目全非,孙穗英要是看到了,会不会不高兴呢?
接待的工作人员犯了难,于是赶紧给许世友身边的人打了电话,看能不能找个解决办法。
许世友将军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挺为难的,现在许将军正一门心思扑在写书上,谁都不敢去搅和他的思路。但要是就这么把孙穗英给挡回去,好像也不太合适,传出去影响也不好。
这时候,许世友身边的助手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个能让两边都满意的点子。
秘书建议,要不把许世友打发出去,让他去外面打猎算了。许世友对打猎特别着迷,哪怕后来身体不好,没法亲自打了,他也得瞅着别人打才过瘾。
因此,当有人跟许世友说要去打猎时,许世友立马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那天,许世友和他的警卫刚迈出家门,另一边的工作人员就领着孙穗英来8号中山陵参观了。
现在的中山陵8号,跟孙科当年走的时候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现在这里啥名贵的花草都没有,也没有那些装饰用的假山,更没有从国外运来的高级家具。院子里种的都是瓜果蔬菜,还养着鸡鸭鹅猪,活脱脱一个农家小院的模样。屋里呢,也就摆着几张床、几个放衣服的柜子,简单得很。
领孙穗英进门时,工作人员心里头直打鼓,生怕孙穗英会不满意这个安排。
孙穗英走进来,把这儿好好逛了一圈,脸上没露出生气的样子,反倒是情绪激动,直感叹说,真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儿还保养得这么有活力。
许世友将军给中山陵8号带来了新气象,他让这儿焕然一新,变得更有朝气。
所以,孙穗英又一次来到这里,瞧着中山陵8号那勃勃生机的样子,心里头特别感谢许世友。
另一边,毫不知情的许世友,在秘书和警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南京一处偏僻的林子。大伙儿都挺开心的,许世友也被这股子热乎劲儿给带动了起来。
真的很遗憾,过了没几个月,许世友将军就被诊断出患上了癌症。
虽然部队给许世友将军安排了专业的医疗团队来照顾,但他的身体状况还是日渐恶化。
就算病情严重,许世友也不肯离开家去医院,他更喜欢留在中山陵8号那里。他觉得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心里才踏实。
到了十月,许世友将军的病已经很重了,可他还是坚持留在中山陵8号。工作人员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特别担心许世友的身体,但又怕随便把他送医院会让他不高兴。
最后,军区的大领导自己做了决定,赶紧安排人趁着夜色把许世友送去医院接受治疗。
许世友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啥也没说。他心里估摸着,早晚得离开中山陵8号那地儿,就是盼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10月22号那天,许世友将军走了。他去世后,好多人都跑到他的墓地去缅怀他。
许世友大将军活着的时候特别喜欢喝酒,每次有人来看望他,都会带上一瓶茅台酒。所以,他的坟墓周围堆满了茅台酒的空瓶子,这些瓶子就像是大家对许世友大将军的思念和尊敬的象征。
【尾声】
许世友将军一辈子都在为革命事业打拼,他真的特别努力。他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那可是立下了大功,这功劳是怎么都抹不掉的。
许世友这人,性格直率,大大咧咧,不太在意那些小细节。他做起事来实实在在,不搞虚的,这也就是为啥到了晚年,他会把中山陵8号那块地方,弄成自己理想中的安静乐园。
有了他的存在,中山陵8号变得特别有活力。孙科的女儿孙穗英瞧见这场景,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
《许世友:一代军事豪杰》许世友,他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天才。从年轻时候起,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才能和领导能力。在战场上,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带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从不退缩。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无论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能咬牙坚持下来。他的智慧也非常人所能及,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奇招,扭转战局。许世友不仅武艺高强,还特别注重士兵们的训练和纪律。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严格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因此,他总是亲自督促士兵们进行训练,确保每个人都能胜任自己的职责。在他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涨,战斗力大增。他们打了许多胜仗,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许世友也因此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英雄。总的来说,许世友就是一代军事豪杰的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将领。
徐绍民和程太和讲述他们心中的许世友司令在档案与建设这份杂志上,2012年第六期刊登了徐绍民和程太和对许世友司令的看法。他们两位深入分享了眼中的许世友司令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世友司令的独特魅力和卓越领导才能。徐绍民和程太和的讲述,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司令的风采。尽管文章简短,只有两页的内容,但徐绍民和程太和的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让我们对许世友司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许世友司令的军事才能,还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人的多面性。总的来说,徐绍民和程太和的文章,是对许世友司令的一次深情回顾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