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号,北京刚入冬那会儿,天气透着点儿小冷。今儿个太阳可是真给面子,香山上下都让阳光给泡透了。虽说枫叶已经开始往下掉了,但瞅着还能想起半个月前那壮观的样儿。就在这香山碧云寺,今儿迎来了一位大人物,咱们的周总理。
总理好不容易从繁忙中挤出点儿空儿,打算好好瞅瞅这风景,心里头那个美呀,别提多高兴了。他肚子里有墨水,走到哪儿都能跟大伙儿聊聊那儿的往事。就说这碧云寺吧,七百多年的老庙了,在总理那么一白话,嘿,立马儿就活灵活现了,跟从画儿里走出来似的。
周总理溜达了一圈,最后溜达到了一座衣冠冢前头,嘿,您猜怎么着?这正是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想当年,1925年那会儿,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咽了气,遗体还在这儿临时歇了歇脚呢,后来才浩浩荡荡地移驾南京的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啊,那可是咱们中国近代革命的领头羊,革命界的大腕儿,所有革命人士的榜样。今儿个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生日,您说巧不巧,总理今儿个来这儿,主要就是为了这事儿。
周总理在寺里头祭拜呢,一眼就瞅见个老爷子,打从他进庙门儿起,这老爷子就跟在他屁股后头,眼瞅着总理给中山先生鞠躬,眼眶子都湿了。周总理笑眯眯地问:“老爷子,您这是哪路神仙下凡啊?”
老人家赶紧接上话茬:“嘿,周主任,我是谭惠全,这儿看坟头的。”周总理一听,当场就愣了神儿,这称呼啊,得有年头没人这么叫了。想当年,总理在黄埔军校那会儿,当的可是政治部主任,也就那时候一块儿摸爬滚打的兄弟们才这么叫。
您瞧,一打听才知道,谭惠全老爷子真在黄埔军校混过,那会儿他是个武术教官,跟咱们的周总理还打过几次照面呢。总理一瞅见这位老朋友,赶紧就把他拉到旁边的小亭子里头,俩人亲热地聊上了。您猜怎么着?谭老爷子不光是武术教官,还给孙中山先生当过贴身保镖呢,那一身武艺,嘿,简直是神了!
谭惠全心里头那个敬重孙中山先生啊,简直是没得说。先生一走,他二话不说,带着一家老小就奔碧云寺去了,说啥也得给先生守灵。一开始,国民政府还挺给面子,派了些守卫来一块儿守。可您瞧瞧,这世道变得比翻书还快,守卫们一个个的,都找各种由头走了,最后就剩下谭惠全和那么几号人,愣是一直守到了今天。这一晃,就是三十六个年头过去了。时光不饶人啊,那几个守灵的伙伴也都先后走了,现在就剩下谭惠全一家,还在那儿坚守着呢。
老张头儿,就是张作霖那会儿,手握着北京城的大权,跟国民党干了几仗,愣是没占着便宜。有人就嘀咕开了,说是因为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搁在北京,风水给搅和了。老张头儿一听,嘿,还真就当真了,琢磨着派兵去把孙中山先生的棺材给砸了,说是改改风水。这可急坏了谭惠全,他心里头那个急啊,不能让中山先生的遗体受委屈啊。于是,他自个儿颠儿颠儿地跑去找张学良了,想请这位少帅出面拦一拦。张学良啊,打小就佩服孙中山先生,一听这事儿,立马就炸了,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事儿成了。就这么着,张学良一出马,老张头儿那帮子人也就没法儿乱来了。一场风波,算是让张学良给摆平了,中山先生的遗体也得以安息,没遭那份儿罪。
听了这些事儿,周总理心里头对这位老人家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说为了一个承诺,人家愣是搭进去了36年的光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谭惠全啊,虽说是个江湖中人,但那股子侠肝义胆,嘿,那可是刻在了骨子里的。在那个乱哄哄的年代,这样的品性,简直比金子还难寻。俩人聊着聊着,周总理忽然话锋一转,笑眯眯地问:“您那份儿恩饷,怕是好久没见着影儿了吧?”
谭惠全心里头“咯噔”一下,他压根儿没想过周总理会扯到这茬儿上。说起来,那“恩饷”啊,就像是得了人家大恩大德后,恩公赏的一笔外快。想当年,陈炯明那小子反水,孙中山先生那可是命悬一线,多亏了谭惠全他们这帮保镖豁出命去拼杀,这才化险为夷。为了表谢意,宋庆龄女士还专门给谭惠全定制了一枚印章,打那以后,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恩饷”。这事儿啊,跟宝贝似的藏着掖着,没几个人知晓。谭惠全琢磨着,周总理这记性,简直是活字典啊,连这事儿都能翻出来。
打从一九三七年起,谭惠全那守灵的银子,就连带着恩饷一块儿没了影儿,家里头都快揭不开锅了。要说这谭惠全,除了身怀绝技,那做菜的手艺也是一绝,地道的广东菜,做得让人直流口水。之前好几个酒楼的大掌柜,都眼巴巴地盼着他能赏脸出山,可谭惠全呢,愣是一个没答应,就为一口唾沫一个钉的承诺,死守着不肯松口。
钱袋子空了,谭惠全一不做二不休,在半山腰辟了块荒地,自个儿种起田来,图个自给自足。这光景啊,一直熬到解放后才算翻了篇。新中国一成立,老人就被安排进了园林部队,这下可好,家里头总算告别了饿肚皮的日子。
一听总理冷不丁提起恩饷的事儿,谭惠全心里咯噔一下,实话实说地点了点头:“打从日本人踏进咱地界儿,那玩意儿就跟蒸发了一样。”总理一听,追着问:“那会儿,你们每次能捞着多少啊?”谭惠全伸出手指头,比划了个六,总理乐了:“六十块大洋?挺阔绰嘛!”谭惠全嘿嘿一笑,算是认了账。
转眼间,离别的日子就到了,周总理啥也没多说,谭惠全呢,也就没把这事儿往心里去,心想不过是闲聊几句嘛。可巧了,半个月一晃而过,到了领工资的那天,谭惠全一瞅,嘿,这月工资竟然多出了60块大洋!他赶紧找人问了个明白,敢情这60块是补给他的那份恩情钱。
那会儿,六十大洋可真不是个小数目,谭惠全一家子因为这,日子立马宽裕起来,吃喝不愁了。这补助啊,一给就是五年,直到谭惠全老爷子闭眼那天。谭惠全手里拿着那六十块大洋,眼眶子都热乎了。说起来,这事儿跟周总理本没啥直接瓜葛,可人家愣是一口咬定,担起了这责任。这既是给谭惠全那份忠心耿耿的奖赏,也显摆着咱们党对孙中山先生的那份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