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3):雁门关外,惊魂三十三天!

翠小武叔 2024-12-21 21:52:50

杨广三征高丽,空废国力,空废钱粮,却征了个寂寞,不仅高丽王不服,国内也是风起云涌,杨广很郁闷,却无力发动第四次东征。

公元615年,杨广为了消除高丽王带来的郁闷,决定北巡,他御驾来到雁门郡(现在山西代县),可是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率十万精锐铁骑奔雁门郡而来,他这次的目标只有一个:杨广。

记住始毕可汗这个名字,我们以后会常提到他,突厥的战斗推进很快,雁门郡四十一座城池,短短几天被攻下三十九座,只剩下杨广所在的雁门关,杨广抱着幼子杨杲痛哭流涕,这是他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下一次直接死了)!

杨广危急到什么程度?勤王的诏书都送不出去,直到十一天以后,杨广才想出一个主意:浮木传诏,用数百根绑上黄帛写的勤王诏书,扔到汾河水上,向下游漂浮到各郡,期待有看到的郡守们起兵救援。

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汾河下游很多郡守都收到了勤王诏书,但是各郡县募集的兵力有限,很难打得过兵强马壮的突厥铁骑!

有一个十七岁的小兵出主意:多做旌旗和战鼓,一路上大张旗鼓,虚张声势,迷惑突厥,目的就是吓跑突厥。

杨广还派密使潜入突厥王庭,向义成公主(隋朝宗室女)求援,义成公主给突厥始毕可汗发急报:北方边境危急。

双管齐下,始毕可汗撤兵,杨广总算解了围了,总共三十三天。

经历这一次生死攸关的时刻,杨广真的害怕了,虽然戎马半生,但都被严密的保护起来,这么近距离的直面死亡,杨广还是第一次,在往后的日子里,杨广躲在江都(现在的江苏扬州)不出来,他就像一只鸵鸟,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对全国爆发的农民起义假装不知道,只是在江都纵情享乐,挥霍着剩余的时光。

就像杨广写的那首诗“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江都,这个温柔之乡,注定是杨广的葬身之地了,因为天下百姓风起云涌,这其中有李密,有窦建德,还有李渊父子。​

0 阅读:4

翠小武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