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大力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下,新能源产业成为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共同瞩目的焦点。江苏新能作为江苏省属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近期,江苏新能在市场中的表现以及自身业务发展动态,再次将其推向了聚光灯下。
从市场数据来看,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江苏新能股价为 13.37 元,较昨日上涨了 0.72 元,涨幅达 5.69%,总市值达到 119.19 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其股价走势和市值变化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与信心的波动。从长期投资角度而言,已有 94 家主力机构披露 2024 - 12 - 31 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 7.59 亿股,占流通 A 股的 85.15%,这一数据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江苏新能的长期看好。然而,短期来看,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短期波动。
深入分析江苏新能的业务结构,能更清晰地洞察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其主营业务中,涵盖风能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供热三大板块,各板块发展态势却不尽相同。
风电业务一直是江苏新能的重要支柱,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却遭遇滑铁卢。该季度累计发电量为 8.77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7.19%。其中,陆上风电累计发电量为 6.32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2.83%;海上风电累计发电量为 2.45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26.65%,海上风电的降幅尤为惊人。江苏地区不佳的风况是导致发电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高,且受天气和海洋环境影响极大,进一步加剧了业绩压力。尽管公司在大丰 85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上有所布局,但目前该项目尚未满足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短期内难以扭转风电业务的颓势。
与风电业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光伏业务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亮眼。累计发电量为 0.6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65%;上网电量为 0.4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82%。这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特别是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布局初显成效。不过,当下光伏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 6.4%,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暂时有限。若要平衡风电业务的不确定性,江苏新能还需进一步扩大光伏业务规模。
生物质能业务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几乎陷入停滞。四家生物质项目中仅淮安生物质在运,且报告期内未发电,仅承担供热任务,累计供热量为 10.94 万吨,同比增长 3.50%。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使得生物质能业务的未来发展前景迷雾重重。电化学储能电站表现同样平淡,2025 年 1 - 3 月等效利用小时数约为 511 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为 128 次,累计上网电量为 0.24 亿千瓦时。虽然电化学储能被视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江苏新能在该领域的布局尚处初期,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业绩。
面对复杂的业务局面,江苏新能也在积极求变,通过一系列发展策略为未来发展蓄势。在科技创新层面,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南京大学、中车株洲所等高等院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推进设立 “碳达峰、碳中和” 校企联合研究院,在新型光伏发电技术、海上风电、智慧运维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公司稳步推进 “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应用研究”“碱性水系储能电池研究”“风电场视频孪生系统” 等项目,并取得了实质创新成果。
在产业延伸上,江苏新能紧跟政策导向,助力完善集团 “风光水火气储” 综合能源体系。成立新型储能产业研究专班,推进盐城、溧阳等地电化学储能建设,积极探索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配套机制,为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集团后续绿色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并网提供支撑。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结合项目生产运营实际,组织所属企业对设备难题开展综合治理,在省内风电企业对标中,多个风电场发电利用小时进入前十,如东海上风机可利用率大幅提升。开展 QC 小组技术攻关活动,确定多个攻关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增强公司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江苏新能所处的新能源行业,政策红利与区域优势十分显著。在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五部门发布《算力中心强制绿电政策》,要求 2025 年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提升,这无疑为新能源运营商带来重大利好。绿证制度的完善也为江苏新能这类绿电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收益增长点。2024 年全国绿证核发数量大幅增长,交易规模翻两番。江苏省作为经济强省,用电负荷长期位居全国前列,预计 2028 - 2030 年电力供需将重回紧张状态,海上风电将成为重要的电力补充来源。而且江苏沿海风速理想,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高,度电成本低,具备突出的盈利能力。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新能源上市平台,江苏新能在项目获取、资源整合上拥有天然优势,控股股东国信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未来或注入大丰 85 万千瓦及竞配 155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这将极大提升公司的装机规模与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