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助宝宝正确学习走路的行为

清风夜下讲育儿 2022-09-28 12:01:00

宝宝到1岁后学走路。由于宝宝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学习走路还比较晚,基本上在一岁多才开始学习。不少新手妈妈经常感叹:这娃怎么这么慢,别人家的小宝宝学个走路这么快,我家娃要这么大才会走呢。其实,宝宝学走路的速度和个人的身体发育情况有很大关系,也和天赋有关系。那么,对于一岁内宝宝学走路,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首先,建议妈妈给宝宝买个学步摇椅。就像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样,有摇椅宝宝就像大腿后部带劲的“开裆裤”一样,方便很多。但在挑选时需多加注意,有的摇椅可能对宝宝的腿部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挑选时要注意避开对脊椎和头部有伤害的物件儿,比如厚重的摇椅垫。

另外,对于0-3月大的宝宝学习走路建议在室内,这时可以用小推车辅助学习走路,对宝宝身体发育,加速腿部和身体协调性也是有好处的,而如果室内只有宝宝一个人坐着不动,那么还是乖乖地给宝宝买个学步摇椅吧。其次,家里人要经常提醒宝宝学习走路的动作。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尤其是新生儿要格外注意身边的人对宝宝进行的示范,如果每次妈妈让宝宝学走路,都有人在旁边扶着宝宝学习,那么他们不仅有效练习了平衡性,而且更给宝宝带来了安全感,也在无形中帮助了宝宝学习走路的行为,并更快地学会走路。建议每次家里有人帮宝宝扶着学习走路时,家长也要配合着学习走路。

最后,帮助宝宝建立日常规矩和仪态。生活中许多人觉得宝宝调皮、好动是正常的现象,其实不然,正是在这个阶段宝宝才学习走路不久,同时也是宝宝的模仿期。因此,妈妈应多抽时间提醒孩子进行学会走路要求,比如每天给宝宝看看走路的动画片(最好是带动作说明的):“宝宝扶着台阶边,腿部要伸直,上身微微向前倾,脚尖点地”,而且,在坐着的时候建议妈妈给宝宝扶高椅子站行走,避免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腿部向外或向前出现“翻筋斗”的状况;也可以对孩子的姿势进行纠正。总之,有的家长认为年龄小的宝宝不稳定,不敢让孩子多走路,其实并不然。

而且,这个阶段的小宝宝也是“小树苗”,对外界和环境十分好奇,家长们要多给孩子“阳光和雨露”,多和宝宝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把这个阶段的好习惯和好动作培养成习惯。

在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感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他人的感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伴。所以在婴儿时代的儿童,最能获得的就是“同伴感情”。

0 阅读:17

清风夜下讲育儿

简介:清风夜下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