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范围内引导孩子自由。

清风夜下讲育儿 2022-09-23 14:32:45

民日报曾分享过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有几条小鱼一直被主人养在鱼缸里,好几年过去了,鱼还是那么小。有一天,鱼缸被家人不小心打破了,他们没办法就把鱼养在了院子里的池塘里,没想到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得很大。这就是著名的“鱼缸法则”,鱼儿成长需要自由,孩子成长亦然离不开自由。当父母倾力包围在孩子左右,限制孩子自由的时候,也同样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父母一味的付出,不管不顾的剥夺孩子的自由会带来哪些危害?

1、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懒。当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候,总想甩开大人的手,尝试着走来走去,可大人总担心孩子会摔着,忍不住上去拉他一把或者把孩子抱起来。怎奈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大人的怀抱。2岁的时候,大人抱一抱他,没多少压力,当他4岁了,还缠着要大人抱的时候,大人慢慢发现力不从心是怎么回事了。这时候,大人跟他苦口婆心地说:“孩子呀,你大了,自己走吧!"孩子站在原地撒娇,满脸委屈地说:“我累,我要抱抱!”你看,这能怪谁呢,孩子也不是天生就这样的呀!

2、孩子会缺乏创造力。创作力无论对国家还是人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创作力培养了,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观念,正在慢慢改变。可是创作力不能单凭学校的教育,家庭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更是要在这方面多上心。怎么做呢?其实就是一句话:给他适度的自由!比如他想画画,你就给他准备笔和纸,他想搭积木,你就给他准备积木和场地就行,你在旁边负责欣赏和加油还有看着孩子,确保安全就行。千万不要一会来一句:你这样画不对,这地方应该涂上黄色,积木这样搭的......,孩子不听你的,甚至还发火,逼孩子听你的。这样的做法就有点过了,就是限制孩子的自由发挥的表现,如果家长朋友曾经有过,一定要改。

3、孩子缺乏主见。有些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是特别的细心,细心到孩子还没开始,他就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要干什么了。比如带孩子出门玩,孩子穿什么鞋子、带什么玩具,总是家长说了算。对于小宝宝来说这样还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还是这样事事代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想去想,穿什么无所谓,玩什么无所谓,没有自己的主见。比如买个东西纠结半天,最后可能会问卖家:您看哪款好看?结果人家推荐一个最想卖出去的给他,回家又后悔买错了。

4、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孩子3岁以后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是他们独立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有些孩子适应能力就很好,而有个别孩子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原因就与照顾者有很大关系,我亲自照顾过孩子,我理解照顾孩子不容易,可是错误的照顾方式,该说还是要说,否则真的会影响孩子学习与生活。幼儿园里往往是两个老师一个阿姨带二三十个孩子,就算他们都非常的敬业,他们也没有能力像家长照顾孩子那样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个别孩子在家里被照顾得太好,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到学校以后,什么都不会做,是会感觉很无助的。如果家长真的爱孩子,千万不要包办一切,在安全范围内,多鼓励孩子尝试做一些事,毕竟我们不能事事都帮他做一辈子!

什么事都给孩子自由可取吗?

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是不可取的,但给孩子过度的自由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所以家长带孩子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就是在安全范围内给孩子自由。

比如孩子想到河边捞鱼玩,我们可以给他准备一个长一点的渔网,并教他不要踩到淤泥,站在离水边远一点的地方捞鱼玩,同时在旁边看着他,告诉他如果他以后还想捞鱼玩,都可以告诉你,你会抽时间陪他,同时跟他说,不要自己来,甚至可以把溺水的视频放给他看,培养他的安全意识。不要因为害怕孩子掉水里去,就一刀切地阻止孩子去河边玩,这样做会让他更加的心心念念。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您曾经有意或者无意间限制过孩子的自由,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可以试试做出调整。

0 阅读:7

清风夜下讲育儿

简介:清风夜下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