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方消息,湖北已经明确最新上报的呼南高铁宜常段,已经改为支持东线的宜都-松滋-澧县的方案。
第一个证据,就是文件的部分内容已经在网上传播了,湖北认为宜昌北-宜都-松滋-常德方案,路线最优、线路最短、投资最省。
第二个证据,铁四院已经前往宜都勘察线路了,这个宜都方面已经发布新闻了。
关于呼南高铁湖北段走向,大致经过了这么几次大的变动:
1、预可研方案,推荐了长阳、宜都方案;
2、可研报告上报,国铁一直不批,国铁想取直线路,采用荆州-常德方案;
3、沿江高铁渝宜段提前启动,湖北为节约投资,提出了共线至五峰,然后分线接入常德,靠着此方案成功将线路争取进入十四五规划,而且明确宜昌为节点城市。
现在湖北支持的湖南高铁东线方案,其实就是在预可研中第一个被放弃的方案,也就是从宜都接入松滋,然后接澧县至常德。
2017年的预可研到2023年,6年过去了,湖北为何又把这个方案捡了回来呢?这里面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湖北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湖北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一群三圈的发展战略,就是跨三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湖北省内的武鄂黄黄、宜荆荆、襄阳都市圈,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宜荆荆三市的发展统筹起来。
地位提升了,定位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从最开始提出的“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变成了“宜荆荆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既然宜昌、荆门、荆州要统筹发展,就要改变过去点式发展的格局,转变为多方协同、资源共享、交通成网。
有了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再来分析一下呼南高铁改走松滋,对宜荆荆三市到底有何好处呢?
对于宜昌来说,原计划预留的呼南高铁三四线,可以不用建设了,宜昌依然是节点城市,宜昌北站也可以尽快一次性建成,打通南下通道。
对于荆州来说,呼南高铁的节点城市虽然没有争取到。但是现在荆荆高铁已经建设大半,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可研批复,年内可开工建设,还有就是荆岳高铁成为湖北重点推进项目。
只要统筹好荆岳和呼南,湖北中部就可以新增2条南下高铁大通道。
第一个就是荆岳高铁,目前关于荆岳高铁的方案,荆州和岳阳还存在部分分歧,荆州规划的方案是引入新岳阳南站,而岳阳市则建议引入岳阳东站。不管怎么说,荆岳高铁接入京广高铁,成为一条重要的区域联络线。
第二、就是修建荆岳至呼南的联络线,形成双通道格局。荆岳高铁在公安以西设站,可以兼顾公安县和松滋市。而呼南高铁可以考虑在松滋以南设站,这样只需修建松滋南站至荆州南站约30公里的联络线,就可以实现荆州至常德、岳阳的两向南下通道。
对于荆门而言,荆门既是呼南和沿江的双节点城市,通过荆荆连接荆州之后,还形成了常德、岳阳的多通路。
而对于宜荆荆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而言,只需要多增加一条30公里的联络线,整个三市的南下通道全部打通,对于整个湖北中部乃至全国中部的高铁网的形成,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
这样宜荆荆交通枢纽,在全国交通网中的威力就会凸显出来。所以湖北支持东线方案,确实是方案最优、投资最省,管长远、解难题的选择。
应直接走荆州到常德,修建宜昌到呼南联络线才符合实际!
树倒猢狲散
骗鬼吗?荆州和铁路是个么子情况你不知道吗?还交通枢纽,在现在没有铁路成米字格局的城市,哪个敢叫交通枢纽
都会搞,就荆州这个货死急了
悲摧五峰!
造谣歪曲事实
早酒一喝梦里什么都有
弯弯绕绕还是回到了原点。
支持
不行,必须得绕口宜昌,直接走荆州才符合绝大多数两湖人民的利益,这种事情不能有其他政治原因,只能考虑投资成本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