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老的青岩镇,有一座庄严的大院,名为赵家大院。大院的围墙高大厚实,青灰色的墙砖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大门上方的匾额刻着“规圆矩方”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就像赵家的家训一样,时刻提醒着赵家的每一个人要遵守规矩。
赵家的当家人赵老爷,是一个严肃古板的人。他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古籍,书桌正中央摆放着一把戒尺,那是用来惩戒违反家规之人的。
赵家有个年轻的少爷,名叫赵启轩。他生性活泼,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启轩眉清目秀,脸庞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但他却对赵家那些繁琐的规矩十分厌烦。
在赵家,每天清晨都要进行祭祖仪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齐,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向祖先牌位磕头祈福,不得有丝毫差错。
一天清晨,启轩因为前一晚读书读到深夜,睡过了头。当他慌慌张张赶到祠堂时,仪式已经开始了。他的出现打乱了队伍的秩序,众人纷纷侧目。
赵老爷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不悦:“启轩,你可知这祭祖仪式的规矩?你如此散漫,成何体统!”
启轩低着头,小声嘟囔着:“爹,这规矩也太繁琐了,每天都要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赵老爷一听,气得脸色铁青:“放肆!这规矩是祖宗传下来的,是我们赵家的根基,你竟敢质疑!”说着,他拿起书桌上的戒尺,在启轩的手心打了三下。
启轩忍着疼痛,心中满是委屈和不满。
不久后,镇上来了一个戏班子。戏班子的到来让整个青岩镇都热闹了起来。启轩听闻戏班子里的戏子们能演各种精彩的故事,心中十分向往。
他瞒着家人,偷偷溜出大院去看戏。戏台上,戏子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唱着婉转的戏曲。启轩看得入了迷,完全忘记了时间。
然而,纸包不住火。他偷偷看戏的事情很快就被赵老爷知道了。
赵老爷把启轩叫到了正厅。正厅里气氛压抑,赵老爷坐在太师椅上,表情严肃。
“启轩,你可知错?我们赵家有规矩,不得与戏子之类的下九流之人往来,你公然违抗家规,该当何罪?”
启轩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爹,我只是去看戏,又没有做什么坏事。那些规矩都是老古板的东西,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总是被这些规矩束缚着。”
赵老爷气得站起来,指着启轩说:“你这逆子!这规矩是为了让你知礼守节,你若再如此执迷不悟,就不要怪我家法无情!”
就在父子俩僵持不下的时候,赵家突然遭遇了一场变故。
原来,赵家一直经营的丝绸生意被人暗中使坏。大量的丝绸在运输途中被损坏,订单无法按时完成,面临着巨额的赔偿。
赵老爷四处奔走,试图挽回局面,但那些合作的商家都以赵家破坏了商业规矩为由,不肯通融。
启轩看到父亲为了家族的事情如此操劳,心中十分愧疚。他意识到,规矩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刻板,但它却能维护一种秩序,无论是家族内部的秩序,还是家族与外界交往的秩序。
他主动向父亲认错:“爹,我错了。我不该无视家规,我现在明白规矩的重要性了。”
赵老爷看着启轩,心中五味杂陈。他叹了口气说:“启轩,你能明白就好。现在我们赵家面临困境,我们必须要遵守商业上的规矩,同时也要重拾赵家的家规,才能让家族重新振作起来。”
从那以后,启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认真学习赵家的家规,积极参与家族事务。在他的努力下,赵家的丝绸生意逐渐恢复了生机。
赵家大院的匾额“规圆矩方”在阳光下依旧熠熠生辉,而赵家的每一个人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规矩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家族稳定、繁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