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安康顺利度夏

秀厨娘 2025-04-23 11:40:48

每年公历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此时,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天气增多,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古人将立夏视为“万物至此皆长大”的转折点,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

不过,立夏时节虽暑气初显,但昼夜温差仍较大,人体容易因气温骤变而出现疲乏、食欲不振等问题。为了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健康,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立夏相关的习俗。

一、立夏习俗之“吃三样”:补营养,祛湿热

1. 立夏蛋:强身健体,寓意圆满

“立夏吃蛋,石头踩烂”,这句民谚道出了立夏吃蛋的深意。古人认为鸡蛋形似“心”,吃蛋能补心气,增强体力。此外,煮熟的鸡蛋被染成红色或五彩颜色,装入丝线编织的网兜挂在孩子胸前,寓意消灾祈福、平安度夏。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和卵磷脂,能帮助人体应对夏季的能量消耗。

2. 五色饭:调和五脏,顺应五行

立夏吃“五色饭”的习俗在江南地区尤为盛行。用赤豆、黄豆、黑豆、绿豆、白米五种颜色的食材煮成饭,象征五行平衡、五脏调和。中医认为,夏季湿热易伤脾胃,而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健脾祛湿,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

3. 时令果蔬:补水防暑,清热生津

立夏后,樱桃、枇杷、黄瓜、苦瓜等时令果蔬陆续上市。民间有“立夏尝三鲜”之说,即吃地三鲜(苋菜、蚕豆、黄瓜)、树三鲜(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螺蛳、河虾、鲥鱼)。新鲜果蔬不仅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还能清热解暑,缓解夏季燥热带来的不适。

二、立夏习俗之“做二事”:养心神,迎福气

1. 称体重:祈求健康,祈福消灾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传说刘备的儿子阿斗在立夏日被赵云救出后,百姓通过称体重来祈求孩童平安。如今,许多地方仍保留这一传统,人们称重时还会说吉祥话,比如“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寄托对健康与好运的期盼。

2. 挂蛋斗蛋:趣味祈福,凝聚亲情

立夏当天,孩子们会将煮熟的鸡蛋装入彩线编织的网兜,挂在胸前或互相碰撞比拼,称为“斗蛋”。蛋壳坚硬的一方为胜,寓意孩子身体强健。这一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也让家人之间的情感在互动中升温。

三、立夏习俗之“忌一事”:避忌讳,守安康

忌坐门槛:防湿气,避晦气

古时民间认为,立夏这天门槛是“天地交界的通道”,坐门槛会阻挡阳气进入家中,招来晦气。从实际角度看,夏季多雨,门槛处潮湿阴冷,久坐易导致湿气入侵,引发关节疼痛。因此,这一忌讳也暗含了古人对健康生活的智慧总结。

立夏不仅是自然气候的转折点,更是古人总结生活智慧的结晶。“吃三样”通过饮食调节身体,“做二事”以仪式感凝聚福气,“忌一事”则提醒人们规避健康风险。愿大家在立夏时节,吃好三样美食,做好两件乐事,避开一项忌讳,平安健康,万事顺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0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