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表面是礼乐制度的传承,是王朝年号的更替,实则是一部波诡云谲、兵火不断的动荡史。
中国历史上,至少存在14次人口大灭杀,全国人口减半成了“乱世标配”,仅仅太平天国的死亡人数就甚至高于二战的全球死亡人数。
所以中国历史的主线,并不总在庙堂之高,而在田间地头、贩夫走卒。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百姓在多数时间里并没有“岁月静好”的权利,有的只是苟且偷生、流离失所。
这一点从杜甫就能看出来,他所经历的那种漂泊和乱世,才是历史常态,而他已经是当时的精英了,那么底层劳动者命运如何?即便在盛唐,卖炭翁也用不起炭。
直到1978年之后,中国历史终于向平凡人露出了罕见的温柔。
这四十多年,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几千年来第一次吃饱肚子,第一次不用经历战争,第一次不用流离失所。
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历史一直应当如此平稳,这四十年,其实是中国极其特殊的四十年。
动乱,是中国历史的常态。中国历史几乎从未长久稳定,“岁无宁日”成了中国几千年百姓生活浓缩的一个成语。这不是某一朝代的特例,而是大多数时期的缩影。
兴,照样百姓苦。即便在西汉、盛唐等偶然的几次“治世”,底层百姓也面临着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徭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雷霆之势一统六国。可就在其驾崩后,仅用了四年时间,这个横扫天下的王朝就被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击碎。
随后的楚汉战争,项羽所至之地,城池尽毁。在这场争天下的乱斗背后,是无数平民被征、被杀、被饿死的无声哀嚎。
到了汉末三国,更是白骨蔽野,十室九空。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全国陷入军阀混战。曹操曾在《蒿里行》中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并非他的夸张,而是当时真实社会的描摹。
但曹操自己就是一个嗜血者。徐州大屠杀当中,“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
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平元年(184年)到三国归晋(280年),中国大地战乱不断,人口从东汉鼎盛时的六千万骤减至不足二千万,北方地区十室九空。
“汉贼不两立”的背后,是整整三代人活在战争阴影中、百姓年年逃荒的悲剧现实。

西晋衰弱后发生“八王之乱”,仅永嘉之乱中,“洛阳留守官员民众死者3万余人”。中原尽失、衣冠南渡。
百姓为避兵火,大批南迁,诸多名士如王羲之、谢安,皆出身“衣冠南渡”之族——他们并非因志趣高远南来,而是亡国流民。
而后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就更是中国历史最黑暗、悲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残酷不仅限于人口的减少,更是各种超乎想象的人伦惨剧层出不穷的时候。
终于到了隋,看似盛世,但首先就是大乱二十年。
隋炀帝兴大运河、征辽东,沉重徭役引发农民起义。瓦岗寨、窦建德、李密、王世充……群雄并起,政权更替如走马灯。隋末全国人口损失大半,悲惨至极。
从三国算起到唐初这场持续的乱局,持续了长达四百年!百姓世代居无定所,耕作无从谈起,连姓名都无力保全。历史上,中国人从未如此长期地失去对自己土地的控制权、人身的安全感。

但唐的盛世,其实仅仅维系了可怜的四十年。
唐虽中期迎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安史之乱后国力骤衰。战乱之烈,导致长安洛阳数度陷落,数千万百姓死于刀兵与饥馑。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有言:“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安史之乱,导致中国当时的6千万人口死亡过半。
唐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朝更迭仅六十年,平均每朝寿命不足十五年。兵戈扰攘、军阀割据,百姓在不断征战中求生。
宋朝虽文化灿烂,但西北金人、蒙古铁骑接连南下。元朝末年,白莲教起义、红巾军四起,战火再燃。
明代百姓虽然算安稳了很长时间,但随着国力逐渐衰弱、管控严格、徭役繁重、灾害频繁,普通百姓其实一直没有被少折腾。
到了明末清初,则是一场清洗百年的大乱局。

明末民变四起,李自成、张献忠、清军都有过屠城。张献忠屠四川,人口几乎丧失殆尽。后清兵入关,又反复征战近二十年,从扬州十日到嘉定三屠,也都只是当时冰山一角罢了,其实全国到处都有大规模屠杀。
顺治皇帝说:“自兴兵以来,地多荒芜,民多逃亡”。
这种乱,不是一年一载,而是代际延续,几代人都生活在乱世之中。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起义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接踵而至,大半个世纪,中国老百姓都在贫苦、饥饿与死亡之间挣扎。
西方人对清朝百姓的记述,都只有“惊人的赤贫”这种表述。
清亡后,辛亥革命未能建国,反而催生军阀割据混战,百姓在枪炮与苛捐中苦不堪言。
1949到1978,稳定是实现了,但贫困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以邓小平说:“我们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再等了!”

从1978年到现在这四十多年里,没有爆发本土的战争,逐渐实现了温饱,还富了一批人、产生了一些中产阶级,更没有大规模人口流浪。
这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是改革、市场化、法治的从无到有(虽谈不上完善),融入国际产业链,以及相对公平的社会流动。
中国百姓从来没有如此稳定地生活过:一个农民的孩子能考大学、进城买房;一个打工者能在深圳安家;一个普通家庭能积累三十年财富而不被洗劫——这不是小事,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奇迹。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没有哪一代人能像今天这样,连续四十年,吃饱饭、无兵戈、有出路。
历史没有给任何民族“和平久安”的确定安排,它只赐予了在荆棘中自我挣扎出路的机会。
而我们,刚好抓住了这一次。
这一切,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因此就更要看清楚这四十年成功的成因,不断加强上述那些前提条件,而不能让那些成功的因素逐渐消失,甚至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