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二大误区,别再犯

清风夜下讲育儿 2022-10-11 10:34:44

“亲子沟通”二大误区,别再犯。有时候,我们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似乎一切都已经无法挽救了——父母在孩子面前,越唠叨,越严厉,孩子就越抵触父母,就越不被尊重,就越听不进建议,从而越发“叛逆”。

这其实正是来自父母的“不满”,认为孩子不尊重他、不听他的话。而孩子不尊重你的做法,正是因为你的言行缺乏正确沟通方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本身就充满了误解与矛盾,孩子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是因为他认识不到。所以,沟通时,一定要将父母放到与孩子同一位置上,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以孩子的方式去做,才能使沟通顺利进行,达到“亲子沟通”的目的。但“亲子沟通”五大误区,如果你有,你就别再犯了!

【误区一】把孩子当孩子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父母会把孩子当孩子,认为他是跟自家人似的。殊不知,这是把孩子当孩子,因为他们把孩子当孩子,却丝毫不尊重和理解孩子。事实上,孩子既然被我们作为父母的第一个成人看待并依靠,就已经很高兴了。我们只需要适当在自家人面前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多用尊重的言语与态度与孩子沟通,就应当是最恰当的沟通方式。这也正是父母不能轻视和忽视孩子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太小,让他当孩子,他就会听,让他说,他就会回,不用做那么多,说话办事也会更听话。其实,这不是孩子不听话,只是父母的过誉之词罢了。事实上,孩子虽小,但却能够感受到家庭中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孩子能够感知到爸爸妈妈的爱,说明家庭已经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了。如果你想要孩子更快与你建立一段亲子关系,你们之间彼此都要达到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程度,要求孩子尊重你,那么,你就需要先尊重孩子。

【误区二】教孩子“好”的东西,孩子不想学还有一些爸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会用“懂事”之类的词语,来代替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有的家长说,孩子这次不听话,你得教他“懂事”,这样他才会听话,并不是说,不能教孩子“不好”的东西。事实上,让孩子懂事,是教育孩子的要件之一,父母不应该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而是得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做好榜样。事实上,对于孩子不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他不是不明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他更不明白这样做要付出的代价和代价后获得的利益,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如果父母能够做到正确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认清自己的选择,他自然就会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0 阅读:9

清风夜下讲育儿

简介:清风夜下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