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战略支援微博消息,外媒近期关注到解放军“东风-27”导弹实现对5000公里外海上移动目标的准确命中。
五角大楼方面称,“东风-27”导弹末速能达到15马赫、最远射程可达8000公里,是美军海上防御体系目前无法拦截的。如美方猜测属实,则“东风-27”导弹的关键词有三。一,远距离打击。打击射程达到5000公里到8000公里范围后,已基本意味着中国周边各主要海域被纳入“东风-27”防御范围。“东风-27”对海打击的发射阵地也不必设置在沿海区域,可以向北、向西移动,至中国内蒙、甘肃、新疆一带,依托中国西部的陆上荒漠、山区地形,实现对南海等地远海目标的常规打击。
二,命中海上移动目标。命中定向目标并不需要变轨能力,而要命中移动目标,则视目标移动速度及运动状态而对导弹变轨机动能力有不同要求。三,实现准确命中。这一点对导弹变轨锁定及末段机动能力提出更多要求。
8月13日,中国海事局发布火箭残骸坠落消息,通知南海相关海域将于14日13时到14时期间禁行。美军对中国导弹飞越5000公里击中海上移动目标的猜测,或与此有关。通过卫星侦察等技术手段,能够获悉导弹发射的系列数据,美国位于澳大利亚松树谷的系列天线阵列,也充当着对卫星、导弹等发射活动的监视角色。美军方对解放军武器性能的猜测具有一定可信性,也应谨防美国借其技术测算间杂捕风捉影的各类数据,渲染中国威胁。
当下美军正以中国军队为目标,进行多场海空联动、聚焦战时的军演。从其跨越数千公里大洋海域的“机动卫士-2023”军演,到“红旗23-3”军演,再到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演习”军演,均不乏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场景。其中“红旗23-3”军演更改以往在美国西部内陆区域进行的惯例,转为在美国本土及沿海太平洋的海陆空域展开。并由配备F16、F35的两支中队扮演作为假想敌的红方,参演过程对中国空军战术及装备进行模拟。
代号为“大规模演习”的军演则汇集美军6支航母编队及数十艘其他舰艇,出动兵力约2.5万,在跨越22个时区的多处海域同时展开,演练统一指挥、多点联动的军事能力。演习所产生的数据先汇集到9处分中心,并集成到美国本土的诺福克海军基地进行集中调度。
美军基于整合其军事存量进行对华军事准备情况下,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的发展使中国具备改变战场布局态势的能力。中国火箭军在高超音速突防、末段变轨、远程打击上的技术积累,布设起美军机动兵力无法进入中国周边海域的防线。
末段高超音速破防的难以防御性,同样让中国保有在战时对美军战术节点进行摧毁的能力。除外媒猜测的“东风-27”导弹外,中国近期还公布30倍风洞技术,该技术有益于提升中国战机性能,并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导弹的突防能力。
中国科研团队也发布通过核潜艇尾流气泡对其轨迹进行锁定的研究成果。如同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对西方汽车工业进行超车,军事领域的中美交锋中,中国并不依循美国方式进行军工迭代。当下军事交锋模式中美国依托其存量具有优势,那么通过技术迭代改变战场规则便是。中国火箭军的发展,在日益改变中美博弈的陆海交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