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罕见公开全球油价对比!数据一出车主更怒了:难怪天天被骂

风起勿眯眼 2025-04-19 20:06:34

大早上刷到中石化官微晒出全球油价对比图,咖啡差点喷键盘上。这么多年测评各种车,愣是第一次见这国企主动"送上门来挨骂"。他们脑子里装的啥?数据一出,评论区直接变战场了。

1

看似站得住脚的数据

中石化晒出的数据表显示,我国92号汽油价格在全球处于"中间位置"。港真,油价不是全球最高,确实如此。表格里英国、德国、挪威这些发达国家的价格比咱高不少,委内瑞拉、沙特等资源国比咱低得离谱。站在这数据面前,中石化底气十足:瞧,我们很合理啊!

问题来了。我上大学那会儿就学过一句话,叫"选择性忽略"。表格里那些跟我们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相近的国家油价呢?怎么看不见?昨晚我翻资料查了,印度、巴西、墨西哥——这几个咱们常对比的国家竟然都没进表格。巧合?我看是避重就轻。

八年前我去美国出差,租车跑了一圈。那边的油价确实比咱低,当地同行告诉我:"美国人最宝贝的就是这一滴油。"为啥人家油价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产油国之一,基础资源优势摆在那。咱能比吗?不能。但这不是重点。

2

数据背后的火药味

回95年我刚买第一辆车时,国内油价才3块多。那会儿谁会想着出国对比油价?现在不一样了,全球信息透明,谁都能查到。最让人火大的不是价格本身,是定价机制和调整方式。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跟涨快得像火箭升空;国际油价下跌,国内跟跌慢得像蜗牛爬坡。这事我研究得挺透,十个工作日一调的机制太死板了。记得19年沙特油田被袭,国际油价噌一下蹿高,国内油价立马应声而起。结果国际市场三天就回落了,国内呢?愣是等到下一个调价窗口才降,这中间差价谁赚了?自己琢磨吧。

前几个月我跟几个搞能源政策的哥们儿喝酒,聊起来都摇头。油价里的税费占比快一半了,这是啥概念?你花10块钱加油,有快5块是税。咱不是说不该交税,但这比例合理吗?美国那边15%-20%,咱们直接翻倍。

3

车主怒从何来

我前几天录测评视频,随口问观众:"你们心里的油价多少算合理?"弹幕瞬间爆炸。不少人提到一个点:油价和收入的匹配度。

拿中石化表格里的英国举例,他们油价确实贵,但人均GDP是咱们3倍多啊!把油价除以月收入中位数,这才是实打实的负担。前年我去德国试驾,当地同行开玩笑说加一次油400多人民币,但他月薪1万多欧。咱这边呢?工薪阶层加满一箱油得花掉工资的多少?自己算算吧。

中石化这数据还有个大坑——只对比单价。不同国家的油品标号、质量差异也很大。13年我第一次去日本试驾,就惊讶于同样标号的汽油,动力表现和油耗差距咋这么大?回来一查,人家标准就是比咱们严。咱们的92,搁人家那可能就是89左右。

4

专业之外的市场逻辑

我研究车20多年,对油价的关注到了有点偏执的程度。油价波动影响的不只是车主钱包,还有整个汽车市场走向。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那会儿,国际油价暴跌到每桶30多美元,国内油价也跌到5块多。结果呢?SUV销量噌噌涨。前年疫情初期也是,油价跌,大排量车销量反而上去了。这说明啥?油价是消费心理的晴雨表。中石化敢不敢研究下油价与车型选择的关系?我看悬。

更扎心的是调价公式里那个"调价金额低于50元/吨不调整"的规定。算下来就是升价差不到4分钱就不调。这四分钱看似不多,积少成多谁得利?我工程数学还行,推导了一下这个机制长期运行,谁亏谁赚一清二楚。

5

从业者的无奈吐槽

坦白讲,作为专业人士,我理解定价机制的复杂性。原油成本、炼化成本、人工、税费、运输,环节多着呢。但问题是,为啥全球石油公司都在亏损的时候,咱们的石油企业还能保持高利润?这算啥奇迹?

前几年我还拍过中石化的广告,内部人告诉我他们也为油价背锅冤枉。大锅主要在定价机制和税收政策上。但这不是借口,作为能源巨头,你有责任主动推动定价机制改革更加透明化。沉默只会让车主更怒。

我绕着办公室走了三圈,还是想说:中石化这波操作,与其说是澄清,不如说是火上浇油。想平息车主怒火,别只会晒数据,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比如建议调整成每五个工作日一调?或者取消调价50元/吨的下限?

当然,作为车评人,最后我还是要说回汽车本身:新能源车确实是个解法。我最近测了几台插混,综合成本确实低不少。或许,这才是油价居高不下最现实的应对之道?

不管咋说,能源是命脉,油价是民生。如果中石化连这波舆情都搞不定,那真不怪车主天天骂街了。

1 阅读:259
评论列表
  • 2025-04-20 06:45

    见过不要脸的,但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 2025-04-20 13:03

    明知被割韭菜却无能为力,就和做核酸一个道理。

风起勿眯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