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啊,混动车简直火得跟炸了锅似的。特么广告一打开全是"超低油耗""舒适静音",搞得我都怀疑自己那台老燃油车是不是该提前退休了。一个做20年车评的老司机,我愣是被忽悠着去4S店试驾了一圈。别说,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凡事都有另一面。这不,最近陆续接到几个朋友电话,说开了半年混动就后悔了,想卖掉换车。我嘴上劝着别冲动,心里想:当初买的时候怎么不问问我呢?
01
憋屈第一桩:省油不省钱的魔幻数学题
混动车省油是真的,但是攒够油钱回本是假的。你说这油耗数据吧,参数看着唬人,实际开起来表现确实不错。我朋友那台某品牌插混SUV,城市路况综合油耗才4.2L/百公里,比他原来那台燃油车省下不少。但你算算这账,他那车比同级别燃油版贵了将近5万。按照每公里省油0.4元计算,得跑12.5万公里才能回本。这还没算充电费用和线损。
记得18年测试某款插混轿车时,我心血来潮把1万块钱成本分摊在整个用车周期上。那阵子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一周三次充电,再算上充电桩的折旧和电费,最后每公里成本跟普通1.5T燃油车几乎一样。谁成想当时那个测试视频评论区吵翻了天,支持者反对者各执一词。如今5年过去了,这粉丝预言成真了,当时骂我带节奏的人现在都安静如鸡。甭管数据多漂亮,没有补贴的混动确实不是省钱神器。

02
憋屈第二桩:电池衰减比脱发还扎心
对于混动车主来说,电池衰减是个看不见的噩梦。一天一个百分点,扎心程度赶上照镜子发现自己秃了一片。
去年跟我一块喝酒的老李,买了辆某合资插混,头3个月美滋滋地每天充满电,单位往返纯电,基本不费油。半年后他突然发现纯电续航从原来60公里掉到了45公里左右。说起这茬,老李眼圈都红了:"我特么才开了1万多公里啊!"电池问题找4S店,人家技术员一脸"你很外行"的表情,说这在正常范围内。我当时就想起08年那会搞底盘调校可比现在野多了,电池技术现在这么迭代迅猛,一个拿不准的参数就能让消费者心态崩了。
电池衰减这事儿,厂家从来不会在宣传册里写。但凡谁敢写出"三年后电池容量剩余80%"这种实话,第二天股票绝对跌停。这就跟相亲似的,照片上那个185的大高个,见面后变成170的矮胖子,能不气吗?

03
憋屈第三桩:保值率低得令人发指
三年保值率能从燃油车的60%+直接暴跌到40%左右,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我一个经常和二手车商打交道的朋友直接告诉我:"八哥,现在二手混动车简直没人要,尤其那些非主流品牌的,连收都不敢收。"你说这叫什么事?
我甚至亲眼见过一辆三年20万公里的某品牌混动车,车主炒到8.5万,二手车商只敢出6万,最后僵持不下。更要命的是,随着纯电技术突飞猛进,混动作为过渡技术,贬值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前两天陪一哥们儿看混动车,我忍不住跟他说:你这车三年后卖,怕是连首付都回不来。
看到这个定价和保值率对比,我后槽牙都咬碎了。

04
那到底还能不能买混动?
要我说,混动车还是有它的用武之地。首先,如果你住的地方充电不便,比如老破小小区或者租房党;其次,如果你经常跑长途,一周一次以上的那种;再者,如果你想在限号城市购买一辆不限行的车。这三种情况下,混动车确实比纯电车更适合你。
但如果你主要是城市通勤,家里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建议直接上纯电。现在的快充技术已经能让你省去不少后顾之忧,400多公里续航的纯电车,哪怕一周充一次电也够用了。
接娃放学时发现,自动泊车根本认不出老破小车位,这种生活痕迹往往比宣传片更真实。我那哥们儿因为早上着急出门,半年里有7次忘了插充电枪,结果第二天就只能靠燃油发动机拉着沉重的电池包跑,那油耗,简直让人梦回V8发动机时代。

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有一种情况下我会推荐买混动——就是"买不起高配燃油又嫌弃低配版本"的强迫症患者。因为混动版往往在配置上更好一些,至少这样花冤枉钱还能得到些安慰。
开混动车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就是认清现实。指望它省钱是不现实的,指望它保值更不现实。它最大的价值是在特定场景下提供比燃油车更好的驾驶体验,比纯电车更灵活的使用方式。就这么简单。
至于那些想卖掉混动车的朋友,我只能说——忍忍吧!亏都亏了,现在卖更亏。除非你是土豪不在乎钱,否则凑合着开到自然报废才是最经济的选择。毕竟,混动车最大的好处是啥?发动机总归比电池寿命长。
你这是电混,哪是混动
矛盾
别克gl8混动怎么样?想入手
这个自媒体够哏的,将插混说成油电混,张冠李戴! 骗流量坑人!
为什么买合资的?国产的价格低配置高不香吗?
确实如此,什么混动车简直是混蛋车!谁买谁都后悔!
保险贵还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