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冷就有热,“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视觉特征是啥?

娱鱼美人 2022-11-30 20:41:07

早期的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对色彩、形式、结构等设计原则与审美原则上已进行了重新的探究与归纳,“热抽象”风格的艺术理论就是建立在此之上积淀而成的。“热抽象”风格与“冷抽象”风格一样,都是追寻着与原创的力量与自主精神的主导,但二者在视觉层面却有各自的特征。

在“热抽象”艺术理论与绘画作品的影响下,陶瓷壁画作为绘画创作的形式之一,也涌现了一批“热抽象”风格的陶瓷壁画作品。这批陶瓷壁画无论是在形态设计上、还是画面构图上、或是色彩表达上都消除了对自然事物的具象表达和理性化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在创作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语境,将自然界中三维的具象事物带入到二维的平面抽象世界。“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具有自发性和神秘性,并带有浪漫主义的激情色彩。

一、 “自然化”的装饰元素

“热抽象”风格在装饰元素的运用上,区别于“冷抽象”风格的一点在于大多数艺术家会依托于自然意象进行创作。康定斯基曾将他的作品一共分为了三个类别:保留自然元素的“印象”,无意识情感反映的“即兴”,最高难度水平的“构成”。不管是有主题还是“即兴”的作品,他都在努力建构一种绘画与现实的关系。康定斯基虽然早已察觉了抽象的力量,但是在他的作品中还能感受到自然意象的身影,作品中的形象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他来说,抽象的表达不是一种趣味上的选择,更像是一系列实验论证后的结果,那些依稀可辨的形象似乎都是他的“实验参数”。

在抽象艺术的选择上,“热抽象”在艺术表现中以自然物像为依托,将山、水、风、云、等自然事物的部分形态,用夸张、分割、变形、解构、组合、等手法,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组合于空间之中。当然,也存在用纯粹的点线面等元素,进行画面处理,因为它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对事物情感的抒发以及情感的表达。

概括的说,在“热抽象”风格的影响下,陶瓷壁画的创作者们在自然界选取他们所需要的自然形态,抽取物象本质的特征,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构成了强烈的形式美貌。例如日本陶艺家大野晴义于 1984 年为八王子站创作的陶瓷壁画作品《八王子赞歌》,将人物、太阳、花鸟等自然形象简洁化,归纳为纯粹的点、线、面,但却保留着物象的动态特征。作者将对本土文化的迷恋和对日本事象的讴歌完全呈现在壁画当中,使壁画呈现出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特征,散发出浓厚、深沉的特征。

“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在对于点、线、面的运用上,点的角度、形式,皆不相同,画面中的“点”缺少了理性的秩序感,而呈现出自由的节奏感,给人一种向画面外扩张的错觉。在几何定义上,不会将符号按照上下左右的排序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缺少“冷抽象”作品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线是点的运动轨迹,艺术家们经常会使用曲线表达动态感,表现出一种沸腾的激情。最简单的形式是直线反映了无限的运动。

不同于“冷抽象”风格运用静态且严肃庄重的水平线,“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多运用斜线和曲线,给人以活泼、飞跃、灵动的视觉感受,表现在自然舒展,有圆润及弹性的感觉。例如日本陶艺家藤原郁本的陶瓷壁画作品,以大块面的起伏构成平面墙体的空间变化和阴影效果,蜿蜒的曲线给基本的几何图形呈现出动态感与层次感作者对直线和曲线的不同处理构成的画面动静变化和由线构成的面的整体感。

通过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的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分析来看,艺术家们很少会单纯的用点、线、面等几何元素进行陶瓷壁画创作的。在艺术和科学中,他们通过对自然物像形体的解构与重组,重新分离出来装饰元素,创造出活泼、自由、生动的造型,但最终这些造型元素也是由点、线、面、色彩等要素组合而成。

利根山光人于1988年创作于松户市秋山圣德学园的陶瓷壁画《生命之树》,画面中选取了太阳、花鸟、虫鱼、人物等自然形象,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将物像以直线、曲线进行组合,透过这些元素,展现了抽象艺术的独特视觉表现力,组合成了一个具有树的基本形态的“生命之树”,给观众以强烈的共鸣。

康定斯基曾经说过:“抽象绘画不仅仅只是是“造型”的,同时也属于“精神”艺术,色彩以及形象这些元素之间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精神性特点”。由此可见,“热抽象”风格更加注重颜色本身的表达功能,在色彩的“加持”下,画面流露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生命价值。由此看来,“热抽象”风格影响下的陶瓷壁画作品更值得研究的是其浓烈的色彩构成。

二、 “情绪化”的色彩运用

陶瓷壁画作为大型壁面的装饰物,色彩的运用能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一幅壁画首先应该是表现色彩。陶瓷壁画色彩的设计,就是将自然形象的色彩表现概念化、融入创作者的自身情感,形成直观感性却又和谐舒适的色彩关系。“热抽象”风格的艺术家们很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颜色,通过将色彩赋予到装饰元素上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情绪。因此,在这个方面会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色彩心理效应,以及基于此的视觉与心理经验。

简要的来说就是不同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受,如人们身处红色环境时,会感受到环境的温暖与热烈;身处蓝色空间时,会使人感受到静谧与冷漠。现代的抽象风格陶瓷壁画中,涌现了一批浓烈色彩的陶瓷壁画,在遵从了自然意象的色彩外,通过热烈的原色间错综复杂的缠绕,营造出热情奔放的视觉效果。就像康定斯基曾经说过:“色彩存在着一定的活力型,色彩之间是可以混合的”。“热抽象”风格艺术家们在创造陶瓷壁画时,充分发挥色彩的力量,在造型的自由性的基础上,表达出了色彩的丰富性。

日本艺术家绢谷幸二将“热抽象”风格的色彩处理运用的恰到好处,先后在东京艺术大学油画系、壁画系学习的绢谷幸二,在对古代壁画考察研究以及威尼斯美术学院留学的经历,让他逐渐形成了“色彩奔放、能够奏出一曲欢歌”的绢谷风格。

例如他在 2004 年为横滨高速铁路线横滨站检票口内大厅设计的陶瓷壁画《横滨万岁》选取能给人带来新鲜感和现代气息的横滨街道以及名胜,来表现这座 24 小时都充满活力的国际文化城市。画面中,物象贴近其本身的自然颜色,色彩丰富浓烈,聚集起来的横滨名胜古迹被巨大的彩虹映衬着,像雾霭中的海市蜃楼。海面上漂浮着大小各异的轮船,宪政港口繁忙热闹。彩虹两边有用红、黄、蓝等鲜艳的釉色描绘的太阳、月亮、天空、云彩,整个画面表现出充满活力、兴旺发达的横滨城市景象。

位于静冈县沼津市正司法校正所的陶瓷壁画《旭阳凛凛》完工于 1991 年,其造型明快、色彩鲜艳,与他的绘画风格一脉相承。在绢谷幸二的作品中,与我们熟悉的东方传统文化中的“阴翳”不太相同,艺术家更多地使用强烈的色彩,时常使人感觉置身梦境,燃烧的巨大太阳、彩虹般的云、流动的城市景观……

这些都是艺术家在面对自然时最直接的情绪表达。与此相似的还有利根山光人于 1982 年为日本横滨站设计创作的陶瓷壁画《太阳与孩子》采用了自然物像自身的色彩,画面主要通过使用阳光灿烂的黄色为主色调,并用热烈的红色、深沉的蓝色、魅惑的紫色加以点缀,艺术家通过色彩营造出了一幅欢快的景象。

擅长将自然意象赋予浓烈色彩的艺术家还有日本画家片冈球子,她作品中的奔放的造型曾为日本画坛带来了全新的气象。日本的美术评论界曾经将片冈球子被认为是现代日本新风格绘画领域的“特异画家”。

片冈球子于 1983 年为藤泽市政府新行政楼设计制作的陶瓷壁画在陶壁设计上用独特轻松的笔致、大气粗犷的造型、明亮鲜艳的色彩、稚拙厚重的质感,鲜明直观地表现出富士这一日本“神山”“圣山”的形象。这种以美丽的樱花向富士山献礼的具有日本独特意境的陶壁,成为日本城市公共空间中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百年后,现代陶艺家郭爱和在陶瓷壁画的设计中,通过色釉的装饰技法,将热抽象风格中的热情、奔放的色彩视觉效果呈现了出来。他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创作的三彩壁画《璀璨》利用高流动高亮度的釉料进行色彩装饰,在制作过程中,他没有采用喷釉、浇釉等传统的上釉方式,而是用一支柔顺的毛笔蘸取不同色彩的釉料,在瓷板上一层层的涂绘出装饰形态,在作者每一层的涂绘时,釉料也在互相的渗透、重叠,经高温烧制后,最终形成了这幅色彩浓烈,颜色间又互相交融的陶瓷壁画。作者旨在通过浓烈的色釉表现,来烘托出自然界的色彩斑斓与其内在的精神传递。

三、“自由化”的造型语言

根据康定斯基的理论,点是一个相对于线、面来说更小的一个结构,在画面的运用上,艺术家可以赋予其不同的色彩,泥土因其独特的可塑造性,能够使“点”制作成任何的形状,因此在画面中通常给人以活泼、动感、自由的视觉感受。

陶瓷壁画《春天的乐章》主要由不同色彩的“点”来构成画面,大小不同的泥块散点分别在画面中,白色地面开裂形成的长线条,自然的将彩色的“点”连接起来,如五线谱一般,为画面带来了音乐般的韵律感。这些不规则、颜色各异的彩色方点在画面上“跳跃”,使得观众的目光也随着“点”的指引而移动,形成随意飘散的动感。

在这面灰色的水泥墙体上,跳动的“符”仿若要冲破界限,跳脱出画面,给人以自由化的视觉效果。“热抽象”风格中关于“线”的运用,大多是采用具有动感的曲线,表达感性的情绪。曲线在画面中,会给人以动态感。

例如陶板壁画《日月四季》,将日月、山川、河流、春草和秋枫等自然意象利用蜿蜒曲折的线条呈现出来,陶板在墙面上被镶嵌拼成微微起伏的波浪形,代表着海浪的动态感,以及他对釉料的熟悉,在绘制工艺上创新性运用,呈现出了大自然的风光意象,将大海、山川、树木、花草等日本四季的美景尽收其中。

经验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荷伽兹认为曲线比直线更有装饰性和美感,陶瓷壁画《哈哈哈》,在直线与曲线交合而成的空间内,利用红、黄、蓝、绿等纯色描绘了滑稽、幽默的场面,意象性的展现了人们在闲聊对话中时而转身应答,时而哈哈大笑的场景。

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想首先给油画家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日本著名油画家冈本太郎受到毕加索等抽象艺术的影响,开始对抽象绘画的研究和实践,运用陶瓷材料创作的抽象风格陶瓷壁画,被艺术界认为是现代日本陶瓷壁画的开山之作。

冈本太郎创作的陶瓷壁画作品《日之壁》、《月之壁》、《生命的跃动》等陶瓷壁画,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的明亮纯色进行创作,在表达形式上多用张扬流动的构图、浓烈鲜艳的色彩、粗犷刚劲的线条来直接抒发情感。在造型设计上运用夸张、变形的抽象化手法,力求画面富有“激情”或“力度”,以及产生韵律和节奏感。其陶壁造型基本上承袭来他的绘画风格,但与绘画不同的是,通过泥土与火烧制出来的陶壁,在质感、肌理上显得更加富有视觉感染力。

四、“节奏感”的视觉效果

在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实践创作中,“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在装饰特征上能够准确的使用直线、竖线以及其他的规则图形符号,或者将规则化的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组合,呈现出某种秩序感。“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在装饰要素上,虽也运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装饰,但其在具体的设计与表现上,却擅长运用曲线来体现灵活与节奏,浓烈的色彩关系充分表达来坐着的内心世界和热烈的创作情感。在视觉效果的呈现上,“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同音乐中“飘扬”的旋律一般灵动,虽然在表达手法上更加奔放与热烈,但也十分注重作品内在的含义。

陶瓷壁画《回归自然》通过富有抽象一位的植物形态,表现对自然与生命的崇尚和讴歌。画面将叶子概括为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并按照蜿蜒的曲线为轨迹,将不规则的几何树叶的分块镶嵌而成,树叶随着曲线的穿插与交替,使得画面充满韵律感与节奏感。在以绿、黄为基调的色釉装饰下,画面像一幅充满鸟语花香的秀美的风景画,表现出对远离城市拥挤和污染而向往自然和谐环境的一种情怀。

陶瓷壁画作品《白色的大地·时间》使用了饱和的色彩来表现,画面自下而上用曲面分割,呈现出从大地泥土的赭石、土黄色,逐渐过渡到树木天空的绿色、蓝绿色的色阶,加上凹凸不平的质感,象征着地球诞生的实践经纬。这是藤原郁三最擅长的陶壁创作手法,是运用方柱体、圆柱体、三角形等形状的部件作为造型原色,通过有规律的布局、排列、穿插、组构,形成具有韵律和节奏感的波纹或波浪形象,使画面充满激情与节奏感。

针对“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这个方面开展探究工作,可以了解到,点、线、面、色彩等这些元素能够将陶瓷壁画的所有内容呈现出来。壁画内容不仅有经过艺术家夸张变形处理的自然形象,还有艺术家用“抽象符号”创作出来的结构形式。康定斯基也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 :“形式即使是抽象的几何图形,也有自己的内在反响,这是一个精神实体,它的特性与形式是一致的”。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实际上,不只是突破了现实物质的限制,同时也是一种由色彩与形式所形成的精神和谐,从而衍生出更加精致的物质。

总结

在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具体视觉特征上,“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特点是更加注重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绪,通过将“点”自由化的运用、将“线”灵活的表达、将“面”随心的组合等方式,赋予画面更多的灵活与激情,也因此在视觉呈现上更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不再是“造型”,而是“精神”的壁画,“色彩”和“精神”也只是表达这种精神的符号。

0 阅读:40

娱鱼美人

简介:希望能和各位一起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