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季度“双降”:净利润暴跌71%,交付量下滑13%

科技王哥 2025-04-24 06:11:13

特斯拉于今日凌晨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财务指标全面恶化:净利润同比暴跌71%,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财报发布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电话会议中回应市场关切,强调公司将通过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和能源业务实现长期增长,但坦言短期内将面临“艰难调整”。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13.48亿美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3.9亿美元暴跌至4.09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0.27美元,同比下降40%。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同比下滑20%,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4%降至12.5%,剔除碳积分收入后可能陷入亏损。交付量方面,特斯拉共交付336,681辆汽车,同比下降13%,其中Model 3/Y交付323,800辆,其他车型交付12,881辆。

针对交付量下滑,马斯克直言,低价版Model Y的量产计划推迟是主要原因之一。原计划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低价版Model Y将延期至第三季度甚至2026年初,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小米等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在欧洲、亚洲市场快速抢占份额。马斯克承认:“中国车企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斯拉必须加速创新。”

净利润暴跌则与价格战和供应链成本上升密切相关。为应对竞争,特斯拉多次降价,导致单车利润率下降;芯片短缺和电池成本上升持续影响生产效率。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通过自建电池工厂和垂直整合供应链降低风险,但短期内仍需承受成本压力。

品牌声誉危机是特斯拉面临的另一大挑战。马斯克参与特朗普政府事务引发部分消费者抵制,德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62.2%。对此,马斯克回应称:“从5月起,我将大幅减少参与政府事务的时间,专注于特斯拉业务。”他透露,特斯拉计划在欧洲加强本地化生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推出更符合欧洲消费者偏好的车型。

尽管汽车业务表现不佳,但特斯拉的能源生产和存储业务却呈现强劲增长。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至27.3亿美元,储能部署装机量1.04万GWh,同比增长154%,Powerwall装机量连续四个季度创新高。马斯克强调,能源业务是特斯拉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新增长引擎方面,马斯克重申“2025年底实现全自动驾驶(FSD)全球落地”的目标,并透露特斯拉已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无方向盘汽车”的申请。此外,他预计2025年底将有“至少数千套”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五年内量产规模将提升至100万套。马斯克称:“机器人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特斯拉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然而,特斯拉对2025年的销量预测仍悬而未决。公司删除了此前对汽车交付量重回增长的预测,称将在第二季度财报中重新审视全年指引。马斯克表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如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特斯拉需调整供应链和定价策略以应对风险。

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盘后股价一度下跌2%,随后因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乐观表态反弹,最终收涨5.28%至250.53美元。市场对特斯拉的未来仍存在分歧:摩根士丹利认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具有“颠覆性潜力”,维持“增持”评级;而高盛警告,特斯拉汽车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恶化,下调目标价至200美元。

特斯拉一季度业绩的“双降”暴露了其在产品周期、市场竞争和品牌声誉上的多重挑战。尽管马斯克押注AI和机器人技术,但短期内特斯拉仍需解决汽车业务的核心问题:如何平衡市场份额与利润、如何应对中国品牌的冲击、如何修复因政治活动受损的品牌形象。

未来,特斯拉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重夺行业领导地位?答案或许藏在马斯克的“疯狂赌注”中——自动驾驶、机器人和能源革命。但在此之前,特斯拉必须先熬过这场“艰难调整”。

0 阅读:0

科技王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