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长珍妮特·耶伦将于7月6日至9日访华。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耶伦的来访并不是中国主动邀请,而是“双方商定”,说白了是在美方的极力斡旋下,中方才勉为其难同意了此行。
早在6月下旬,美媒便集体放出风声,称耶伦将在7月初访华,耶伦本人也多次表达了访华意愿,在4月份的演讲中,耶伦重点提到了美中经济关系的三大目标,一是维护美国、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国家安全利益,二是寻求对华健康的经济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和创新,三是开展对华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可以说在耶伦访华的事情上,美方计划已久,但中方迟迟未明确表态,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自中美巴厘岛会晤后,美方不履行对华承诺,在台湾问题、中美经贸合作、科技领域出口管制等问题上不断遏制中国,导致中美互信合作的基础屡遭破坏,中方把话挑明,美方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不能为了沟通而沟通。

在沙伊和解、劝和俄乌冲突等事件的影响下,中方“和平使者”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面对美方数次的访华要求,中方如果继续拒绝,无疑将坐实了美方“拒绝和平”的污蔑,因此,中方同意了布林肯访华,但在接待规格和会谈的内容上表明了态度,此时耶伦访华也是同样的道理,中方对美方的到来并没有抱过高期望。
美方也并不是带着诚意而来,美国财政部7月2日发布声明,称耶伦将于访华期间提出“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的必要性,美高级官员还对媒体表示,耶伦将提及中国近期通过的《反间谍法》和《对外关系法》,理由是担心这会对美国公司“带来影响”,此外,美高官还表示,耶伦还有可能提到美光公司的情况。

从美方公布的三大议题来看,耶伦此行并不是为了合作而来,更像是以会谈为名来“兴师问罪”,中美关系恶化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美方错误的对华政策和错误的对华认知,对美方的遏制打压,中方予以回击高度合理,此外,中方通过的两项法律并不针对美方,如果美国公司遵纪守法,耶伦自然不用为此担忧。
根据日程安排,耶伦将在北京停留4天时间,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耶伦以中美合作为重点,真诚地缓和两国关系,中方自然会报之以李,但如果耶伦是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对华诘难,等待她的将是中方有力的回击。美财政部高级官员坦言,耶伦此行不大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美方寻求的是提高两国的沟通频率,避免沟通不畅。
不难看出,美方的对华政策仍然是以防范冲突为主,为中方划下界限,为美方日后对中国的挑衅和遏制设下“护栏”,在中方“打不还手”的基础上,基于美国的利益,在某些领域扩大与中国的合作。这种“美国优先”的思维,中方不可能吃这一套。

当前,法国的混乱持续蔓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受到了波及,美国多地爆发了枪击案件,这对美国的经济而言是一大打击,对拜登政府来讲,当务之急是恢复经济、维持国内稳定,而不是一味地针对中国。
中国千万不要有任何幻想,美国换作任何人当总统都绝对不会对中国友好,只有遏制围堵和打压,即使是华裔上台也会是这样!所以 中国必须头脑清醒,别帮了美国 最后再演绎一场成为农夫与毒蛇的故事!那就会成为天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