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通社6月12日报道,沙特投资大臣哈立德表示,将在第十届中阿企业家大会开幕之际,宣布开通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一条现代“丝绸之路”,哈立德还强调,沙特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桥梁,以促进双方关系发展。
沙特所称的现代“丝绸之路”,将最大程度地促进中阿经贸和能源合作,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同时,对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也是一大助力,这将是继沙伊和解后,中国在中东地区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沙特的斡旋努力,中方也不会吝啬,在中阿合作论坛的首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累计签署了30项投资协议,总额超100亿美元,这场论坛的主题也耐人寻味,名为“中阿携手、共创繁荣”,相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此时距离布林肯结束对沙特的访问,还不到一周时间。
6月6日至8日,为了拉拢沙特,重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布林肯在访问沙特,但却遭到了沙特小萨勒曼的公开“打脸”,小萨拉曼不顾美国反对,热烈欢迎叙利亚重返阿盟,同时高调接待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来访。

叙利亚不用说,是美国打压的对象,而马杜罗以“反美”著称,委内瑞拉也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可以说都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小萨勒曼明知如此还刻意接近叙、委两国,并且抢在布林肯访沙之前,欢迎叙利亚重返阿蒙,其目的自然是要给美国“上眼药”,同时也印证了去年沙特说过的话: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
相对而言,沙特开通中阿“丝绸之路”,更是对美国的一大打击,也是对外政策的直接摊牌,表明沙特决心摆脱美国的影响,自主发展对外关系,重点就是发展对华关系,为了表明决心,小萨勒曼不顾布林肯石油增产、降低油价的要求,反而宣布减产100万桶,毫不顾忌美国的感受。

中东集体向东看,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外部压力,在经济上来说,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发展对华贸易对阿拉伯世界是一大机遇,在外交上讲,美国不断分化阿拉伯国家,挑起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中东逐渐成为“火药桶”,若不尽早划清界限,中东或将永无宁日。
阿拉伯世界的构想同中方不谋而合,当前,美国战略东移的图谋已经图穷匕见,不断纠结日澳韩菲等国,企图打造“包围圈”,对华实行遏制围堵,这也让美国在中东的力量出现空虚,在此之际,中方战略西移,布局中亚、中东,是应对美国霸权的必然需要。

因此,在中方致力于促进沙特伊朗和解后,中东多国实现了大和解,在G7峰会举办的当天,阿拉伯世界举行阿盟峰会,与美国叫板,同时在中国的建议下,沙特、伊朗、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等国,要组建一个联合海军,共同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不难看出,中东的自我意识已然觉醒,而国际局势的多极化,正是中国喜闻乐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