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羹尧的死,是张廷玉在背后下刀子,两句话就搞死了他

曹米说娱乐 2025-03-01 11:34:37

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最巅峰时管辖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的事务,名副其实的西北土皇帝。

只可惜他却不懂收敛锋芒,君前不下马、王前不卸甲,还把雍正钦点的官员给杀了。

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作态,最终受到文武百官的弹劾,被岳钟琪偷了家。

即便如此,雍正皇帝还是不想杀这个“大舅哥”,一直从陕甘总督贬为杭州将军、参将、千总、守吏。

那么,最后老四又为何会下决心,杀了自己的潜邸奴才呢?与张廷玉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01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年羹尧都那么猖狂了,为何说老四不想杀他?

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原则。

皇帝是否选择杀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做没做错事,而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杀年羹尧有什么好处?除了过过脾气瘾,啥好处都没有。

西北战事刚刚平定,你就要杀功臣,这不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

这些骂名文武百官自然不会承担,都会压在老四一个人身上。

年羹尧野心虽大,但人家的确有两把刷子,留着,既可以威慑西北军事,也可以制衡八爷党的势力。

对于雍正而言,留着年羹尧比杀了他要好一万倍。

即便他杀了孙嘉诚,也仅仅是剥夺军权、降级,并没有直接杀。

即便八爷党、清流派施压,雍正依然抗住偌大的压力,而是一降再降。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说了一番话,雍正这才下定决心要杀了他。

而这个人就是“老登”张廷玉。

02

话说,年羹尧被连降十八级,从抚远大将军成为看守城门的保安大爷。

文武百官心里很清楚,只要年羹尧一天不死,很可能有逆袭的一天,到时候肯定没好果子吃。

雍正也很为难,他不想杀年羹尧,可百官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无奈之下,便找来张廷玉支支招。

衡臣,你实话同朕说,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是什么人?连康熙脚步声都能听出来的老油条,岂能不明白老四是什么意思。

老八一派、清流派,加在一起得有上百人吧,都要求杀了年羹尧,你这样问,不明摆着是不想杀他嘛。

张廷玉干脆没理雍正,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说了也是白说。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廷玉也是想让年羹尧死的。

不说话,是害怕自己说出观点后,遭到老板一顿怼。

老四看张廷玉不说话,就知道这老家伙害怕担责,便换了一种口吻询问:

怎么想就怎么说吧!

意思就是,把你想杀年羹尧的理由说出来吧,我不怪你。

老板都这样说了,自己再不表态就有点不识时务,接下来就开始列举年羹尧必死的理由。

皇上现在在整顿吏治,而年羹尧仅贪污一项就达四百六十万两之巨;

何况,还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种种罪名累计有九十二款之多;

综合来看这2句话,似乎张廷玉什么都说了,但似乎什么都不是他说的。

上述这些事情已经摆在明面上了,说不说都客观存在,你再总结一下有啥用。

问的是你的态度,而不是说一些有的没的,往好了说是就事论事,往不好了说是忽悠皇帝。

老四自然不满意,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看你先尴尬,还是我先尴尬。

反正我是老板,今儿说不到我满意,咱俩就这样大眼瞪小眼吧。

张廷玉一看“和稀泥”不行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说出内心的看法。

朝廷虽然有议功一说,但是功过相抵,他仍然死有余辜......

也就是这句话,才勉强带一点个人观点,赞成处死年羹尧。

理由很简单,年羹尧虽然平定了西北叛乱、立了大功,可罪过也不少。

那可是四百六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国库一年才能搞多少钱,当年你老四追缴户部欠款追回来的有这么多吗?

除此之外,还有九十二条罪名,单单大不敬之罪就有九条,单拎出来一条都够死的了。

这些话才勉强引起老四的兴趣,眼看张廷玉要停下,急忙说:

你说,朕听着呢,接着说。

其实,截止到这个时候,张廷玉的说辞依然没有让雍正下定决心杀年羹尧。

要不然,也不会让他继续说,而是直接“拟旨、定罪、行刑”一条龙服务。

反过来想想,若张廷玉给年羹尧说些好话,是不是他就不用死了。

一句话,可保年羹尧不死;一句话,也可让他去见“太奶”。

很显然,张廷玉选择了后者,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诛心之言。

03

什么是帝王之心?

别人的事情再大,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坐那看戏多爽。

自己的事情再小,一旦发生了,必须第一时间解决。

这就是帝王之心,任何事情都不能波及到他的利益。

作为未来配享太庙的人,作为未来可以一人单挑一群王爷的人,张廷玉怎可能不明白这个潜规则。

一上来就是大招,借着李绂的一份奏折提到一件事情:

我听说,年羹尧在杭州守城门,仍然穿着黄马褂,傲然踞坐。

皇上,李绂折子上说的一段话,只为透彻。

(其一)年羹尧现在仍然穿着黄马褂昭示于城门之下,招摇于闹市之中,是何居心。

(其二)无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鸟尽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你瞧瞧,张廷玉把自己撇的多干净,直接说事不行吗?非得绕那么一大圈子,还扯上李绂。

但,就是张廷玉,总能借助别人的语言杀人不见血。

对于雍正而言,无论是八爷党弹劾,还是文武百官施压,这些人都是害怕年羹尧,无关雍正的利益。

甚至,百官害怕年羹尧还是好事,这样就可以用他来制衡百官、平衡朝局。

现在,张廷玉把原本看戏的雍正,拉到受害群体当中来,老四的脸立刻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后面两句话(其一、其二),最具杀伤力!

古人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老四为年羹尧顶着那么大的压力,他不仅不感激,反而还故意抹黑。

叔叔可忍,婶婶可忍,但老四绝对忍不了。

本来我的名声就不咋好,你再给我扣个这样的帽子,以后还怎么有脸面见祖先,怎么有脸面对百姓,必须要杀了。

杀,也不能直接下圣旨杀,这样无疑会做实鸟尽弓藏。

不久,李卫带着圣旨,还有小翠给年羹尧做的饭菜去了杭州。

就这样,年羹尧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死了,临死前还把那一串佛珠还给老四,可见恨死了他。

他却不知,雍正本不愿意杀他,张廷玉才是直接刽子手。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0 阅读:0

曹米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