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幕十分让人疑惑: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九子夺嫡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
然而,一向聪明的老十四却大闹康熙的灵堂,丝毫不给新登基的老四面子。

他不怕雍正生气吗?不怕雍正挟私报复吗?
其实,这正是老十四的高明之处,也是他保命的手段,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01
雍正继位后,一方面稳定朝廷大局,一方面派人断了老十四的左膀右臂。
老八一派很快得到安置,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老十四。
不久老四让图里琛前去西北,将老十四接回北京,因为只有夺了他的兵权才更好控制。
一路上老十四马不停蹄赶往京城,途中曾在一座破庙躲雨,期间与图里琛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先帝爷的遗诏,究竟是把大位传给谁的?(老十四)
当今皇上,为什么第一道圣旨,先传给川陕总督年羹尧,命令川陕两省戒严,他怕什么?(老十四)
名正言顺,他怕什么变故。我再来问你,新任陕西布政使李卫,就是先前四哥府里的小奴才,专供应我大军粮草的,为什么把按月供应改成按日供应?(老十四)
不知道?你们装好了这个连环套,去骗三岁的小孩儿去吧。你领着二十个大内侍卫跟着我,后三十里尾随着年羹尧的三千绿营军监视,这你也不知道?(老十四)
乍一听这话我们会认为,老十四是怀疑老四夺了他的皇位,心中有所不忿,所以才会把情绪发泄在图里琛身上。

但,反过来想想,什么才是保护自己最有利的武器,自然是兵权。
老十四可是西北的大将军王,粮草虽然被李卫切断,短期内给雍正制造一些麻烦完全可以。
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放下军权回京呢?这不是主动把自己的脖子,放在雍正的刀下吗?
只有一个理由。
别管真心还是假意,老十四心里已经认了老四这个皇帝,亦或者说明白大局已经无力回天,当务之急是保命。
至于揭穿年羹尧、李卫的行为,无疑是在告诉图里琛,你们这些小动作我都知道,不要认为我好欺负。
站在老十四的角度来考虑,他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半路被杀,提前给对方一些警告,也多了一层保障。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老十四的这些话有没有可能是说给雍正听的。
作为皇帝的贴身侍卫,图里琛必然会把老十四的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雍正。
老十四正是要借助图里琛的嘴来告诉雍正:你的招我都清楚,我既然敢来,必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甭管是唬人,还是真的,只要雍正有所顾忌,那么就不可能危害老十四,如此老十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02
第二天天刚亮,老十四与图里琛一行人就快马加鞭赶路,还没进皇城就远远看见马齐在那等着。

来干什么的?自然不是来散心的,而是来传雍正圣旨的。
皇上有旨,十四贝子胤禵下马跪接。(马齐)
皇上?哪个皇上?(老十四)
奉圣祖大行皇帝遗诏,(老四)克承我大清朝大统的当今皇上。十四贝子,你若还自承是先帝的皇子,爱新觉罗的子孙,立刻下马接旨。(马齐)
着十四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暂宿,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钦此。(马齐)
圣旨说完,马齐立刻变了一副脸色,说这是皇帝的好意,害怕你一路劳顿,所以才让你先休息休息,第二天再去上班。
老十四会相信吗?信老四个大头鬼,心里不停地盘算“老四想耍什么花招,是不是想在晚上弄死我......”
当时,老十四身边有一个女的叫乔引娣,你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这是什么好意,父亲死了,却不许儿子去奔丧,普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啊!
一个女人都知道“这不是好意”,老十四难道不懂吗?所以绝对不能停,必须今天就得回去。
什么地方最安全,毫无疑问就是皇宫,那里的舆论压力才会让雍正忌惮,忌惮不敢动自己。
在潞河暂宿生死未卜,回到皇宫一定能保住小命,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老十四也不管什么圣旨不圣旨,推开马齐、骑上马一路向皇宫奔去。

进宫后直接去灵堂,一进门就开始大嚎:
皇阿玛,您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棺材不都在哪里放着嘛,自然是“下去了”,老十四懂,但有些时候得做做样子。
这个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
我走的时候,您不是说等着我回来吗?
我们都知道,老十四去西北之前,最受康熙的宠爱,隐约间有一种上位的趋势,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先把舆论掌握好,给大家营造一种“老四抢了我的皇位”。
如此以来,自己就能掌握事情的主动性,也方便接下来的算计。
老十四这一计也把老八他们算进去了,老八、老九和老十对老四当皇帝本就不满,能起哄绝对不会看戏。
赶紧跪下去带动气氛,把事情闹大,老十三让老八出来稳定局势,他自己则出去找老四。
德妃受老八的邀请,去劝劝自己的儿子。
算算时间,老十四感觉老四应该快到了,急忙进行下一步棋。

一把把母亲推到一边,还口口声声说:
你穿的是皇妃的服色,你不是太后,国家有制度,你管不了大将军王。
这句话刚说完不久,又补充了一句:
雍正皇帝呢,他为什么不来见我。
你说巧不巧,老十四刚说完,老四就推门而入。
不妨再大胆猜想一下,老四是不是早就到了,不过碍于局势不明一直在门外等着,看看老十四的目的。
如今,老十四已经亮明底牌,老四再不出来就有点不合适了。
老十四的那句话,无疑是在告诉老四,该你出来表演了,所以老四才来的那么巧合。
老十四想要什么?他想活命,手里没有兵权,谁才是他的保命底牌呢?
德妃!
03
康熙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德妃一直都没有被尊为皇太后,按照制度根本管不了任何事情。
只有她成为皇太后,才有资格去管皇帝的家务事,关键时刻才能出手保老十四。
多年来,德妃把老十四看得比自己都重要,老十四就有这个自信。
老四恨老十四吗?恨,绝对的恨,恨不得直接杀了他。
但,绝对不能杀,不仅不能杀,还必须要保护好。
经过老十四这样一闹,尤其还算计了老八一手,拉过他们为自己扯大旗。
试想一下,如果他死了,舆论会怎么说?大家伙肯定会怀疑是老四干的。
老十四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要得就是通过舆论保全自己,给自己再加一层保障。
宫女太监、先帝太妃、诸多兄弟、文武百官都看着雍正,雍正也知道自己再不表态,今天恐怕很难善了。

灵堂前,老四亲手搬了一个凳子让德妃坐下,随后跪在地上尊一声“圣母皇太后”。
老十四的条件老四算是答应了,他也必须要付出代价,代价是什么?就是认可雍正这个皇帝。
事实也是这样发展的,众人见状全都跪倒在地,参见这位新太后。
老十四也随之跪了下来,等于是承认雍正的圣旨,也变相承认了他的身份,一切水到渠成。
当然,这只是保命手段之一。
雍正这个人权力控制欲极强,作为亲兄弟,老十四岂会不知道这一点。
当老四贬他去守皇陵时,老十四虽然愤怒,但最后也接受了。
唯有远离政治中心,老四才能对自己放心,唯有远离政治中心,老十四才有活命的机会。
老八、老九和老十邀请老十四进行“八王逼宫”时,老十四没有参与;
老四同意老十三的奏请,让老十四出来重新执掌兵权,老十四也没有接手。
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稍微露出一点野心,都活不到最后一集,只有“苟得住”,才能做一辈子的安稳王爷。

多年后,九子夺嫡的人没几个活着了,老十四却活到乾隆一朝,还得到侄子的重用。
不得不说,他的心机丝毫不输老八,甚至在对老四的分析方面更胜一筹。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