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5号,台湾有位老太太蒋方良走了。可能提起蒋方良,大伙儿不太认识,但要是说她老公,那可是无人不知,就是蒋经国。
民国时期,要说跨国恋情里哪一对最抢眼,蒋方良和蒋经国肯定算一对。一来呢,蒋经国身份不简单;二来,他们就像是现实版的“王子配灰姑娘”。
蒋方良,本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1916年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呱呱坠地,她爸妈都是以前沙俄时期贵族的后裔。
蒋方良虽然是贵族的后代,但这个身份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让她的童年过得十分艰难。这都是因为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都不在了。
蒋方良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爸妈,只能和姐姐两个人互相依靠。到了十几岁,因为爸妈的背景问题,她被抓去干活。那时候,她就早早地尝到了人世间的冷漠,还有生活的艰难。
蒋方良重获自由后,就在苏联乌拉山区的一个工厂上班。就在那儿,17岁的她碰见了来自中国的蒋经国。
那会儿,蒋经国的日子可不好过。因为一堆事儿,他被困在苏联,天天被人盯着,就好像被软禁了一样。更惨的是,他还被扔到西伯利亚那边待了一阵子。
蒋经国因为经历了许多事情,所以性格有些压抑。他总是想念着自己的祖国,心里挂念着母亲,经常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深的哀伤里,难以摆脱。只有拼尽全力地投入工作,才能让他暂时忘掉这些烦心事。
蒋经国的生活里,那时候闯进了蒋方良。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华,模样俊俏,性格还特别开朗。尤其是她笑起来,简直清纯得让人心动。
蒋经国对蒋方良一眼就看上了,紧接着就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平时他对蒋方良特别关心,总问她冷不冷、暖不暖的。
蒋方良小时候过得挺不容易,又没怎么得到过父爱。后来,蒋经国对她的爱和关怀,真的打动了她。没多久,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蒋方良那热情洋溢、不拘小节的性格,还有她那直率的笑声,给心情低落的蒋经国带来了极大的安慰。慢慢地,他心中的那片阴霾也被一点点驱散了。
1935年,他们谈恋爱有两年了,就在厂里的俱乐部把婚礼给办了。结婚以后,虽说手头不宽裕,但有对方在身边,日子倒是多了几分温馨。
结婚两年后,他们先后有了大儿子蒋孝文和闺女蒋孝章。那时候,家里头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不过这俩孩子的到来,还是给他们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女儿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抗战打响的那一年,在苏联待了足足12年的蒋经国,总算是有了回国的可能。
1937年3月25号,蒋经国和老婆带着俩娃开始往国内赶。这次回来,蒋经国和蒋方良两人的心情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一说起马上就能回到离开十二年的祖国,蒋经国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但也夹杂着不少复杂的感受。而蒋方良呢,因为要去的是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她怕自己会特别想家,也怕到了中国会水土不服,生活上不习惯。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怕公公婆婆那边不接受自己。
不过等见了面,蒋方良发现公婆的态度让她放了心,特别是蒋介石亲自给儿媳起了个名儿,叫“蒋方良”,意思是“品德贤良,行为端正”。在这之后的夫妻日子里,蒋方良真就把这四个字落到了实处。
在南京住了几天后,蒋经国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宁波溪口,去看望他的亲妈毛福梅。直到真的见到了母亲,蒋经国心里头攒了多年的情绪才爆发出来,他和母亲抱头大哭,场面让人动容。
毛福梅对儿媳妇蒋方良特别满意,直夸她:“你真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而且,毛福梅还张罗着给蒋经国和蒋方良补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中式婚礼,让蒋方良感受到了满满的仪式感和尊重。
蒋方良在毛福梅的关怀下,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为了让儿媳更快融入中国的生活,毛福梅特地找人教她学中文,并且还为她量身定制了好几件旗袍,亲自传授中国的一些传统礼节。毛福梅的这些举动,让蒋方良心里非常感激。
后来蒋经国工作越来越忙,蒋方良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边管孩子,一边还得照顾老公的日常生活。尽管挺累的,但她从来都没抱怨过一句。
再者,蒋方良为人十分谦逊,从来不去跟婆婆宋美龄争抢,她不接受别人称她为“蒋夫人”,觉得这个头衔专属于宋美龄。
蒋方良因为性格谦逊,赢得了公婆的喜爱。后来,当她的丈夫和秘书章亚若有了私情,还生了双胞胎,她却没有大哭大闹。但奇怪的是,丈夫最后还是回到了家里,这多亏了公公在背后帮忙。
后来,在1945年和1948年这两年里,蒋方良又给蒋家添了两个男丁,分别是蒋孝武和蒋孝勇。看着家族成员越来越多,公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对蒋方良这个儿媳妇更是满意得不得了。
1949年的时候,蒋方良根据老公的安排,带着四个娃搬到了台湾。这回,她又得重新习惯新的地方和日子了。
尽管蒋方良是蒋经国的妻子,但她生活得十分简朴,不张扬。家里明明有佣人帮忙,可她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更常见的是,她会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买菜。
再者,蒋方良跟那些爱炫耀的官员太太可不一样,她很少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她更愿意跟大众保持点距离,对别人的甜言蜜语更是没啥好感。
在蒋方良心里,她这一辈子都是围着“老公”转的,就连平时喜欢干啥,也都会听听老公的意见。老公要是说不喜欢她打牌,那她之后就再也不去碰牌桌了。
有阵子,蒋方良特别酷爱打高尔夫,可蒋经国却对她说:“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蒋方良听后,啥也没说,直接把这项唯一的休闲乐子给停了。
蒋方良的生活跟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啥两样,老公整天忙着工作,她就在家守着,一心一意把家里打理好,生活简简单单,一直都很朴素。
蒋方良这样的女子,赢得了丈夫的深深敬重。平常日子里,夫妻俩会一块儿在家小酌几杯,回忆往昔岁月。丈夫还常心疼她,因为一直没能回故乡探望。但蒋方良从不抱怨,心里头没有丝毫的悔意,这一切,想必都是源于那份深沉的爱。
1988年1月13号,蒋经国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那时候,蒋方良的心脏病刚好点儿,家里人怕她受不了这个刺激,就商量着先不告诉她。
结果就是这样,蒋方良没能见上丈夫最后一面。知道这事儿后,平时挺冷静的蒋方良伤心得大哭起来,看着真让人心里难受。
她17岁那年,跟蒋经国谈起了恋爱,两年后,两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一过,就是五十多年。可以说,蒋经国就是她生命的全部。现在,老公说走就走,她心里哪能好受。
蒋经国走了一年多,蒋方良还是没法从难过的心情里走出来,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她那长期生病卧床的大儿子也离她而去了。
丈夫离世后,紧接着又要经历丧子之痛,蒋方良的心情沉重得无法用话来说清。从那以后,家人和那些老朋友都很少再见到她露出笑容了。
命运对她并不温柔,1991年和1996年,她的另外两个儿子也相继离开人世。这连续的沉重打击,使得蒋方良的人生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悲伤的阴影所笼罩。
有人问蒋方良的儿媳,她婆婆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心里得有多难受啊。儿媳回答说:“你得再活四十年,才能体会得到!”
蒋方良在失去亲人后,生活变得非常低调,几乎不怎么出门。要说她哪次出门最引人注意,那就是1992年了。那一年,有白俄罗斯的官员到访台湾,特意邀请她回去老家瞧一瞧。
可蒋方良却回答道:“我兜里没钱,回不去啊!”不少人纳闷,她作为蒋经国的夫人,咋会手头紧呢,但这还真就是实际情况。
蒋经国离世后,没给老婆留下多少家当。她呢,平时就节俭惯了,对钱财没啥大追求,因此手头也没啥存款积蓄。
蒋方良晚年过得挺惨,到了2000年,那个陪了她五十多年的保姆回老家大陆去了,这下她就更孤单了。
有人讲,她在台北算是挺孤单的一个人,没啥朋友,家里的晚辈全跑到国外生活了,身体也不咋样,看起来就像个年迈的老人。
她整天就是待在跟蒋经国一起住过的屋子里,靠着那些回忆过日子,一直到老。到了2004年12月15日,她走了,享年88岁。
看看蒋方良这辈子,小时候就没了妈,童年过得挺不容易。后来,她碰到了自己真心爱的人,成了蒋家的儿媳妇。可到了晚年,身边就只剩下孤单。她这一辈子,虽说看起来普通,但其实挺有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