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没有“避风港”,境外也不是法外之地

沛沛说事 2023-09-15 07:34:03

近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积极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合作,1207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成功移交我方,其中网上在逃人员41名,这是继前期抓获269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之后,打击行动取得的又一战果。目前,公安机关正依法对移交我方的犯罪嫌疑人开展审查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已被抓获的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人员的审讯中,有一个细节备受关注,那就是这些人员当中,有的竟然天真地认为,只要不在中国境内实施诈骗,就鞭长莫及,不会受到中国法律的制裁,就可以逍遥法外。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虽远也抓,境外并不是法外之地,犯罪也没有“避风港”,只要犯了罪,跑到天涯海角,也会被绳之以法。从国内逃到国外的“红通人员”,本领比他们大,关系也比他们多,有的甚至利用了政治手段,最终还是一个个被捉拿归案,或在法律威严下主动回国投案自首。

电信网络诈骗是社会反响十分强烈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其打款或转账,不仅造成被害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时常引发各种案件。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更是对公民财产、公民安全、社会安宁、公共安全、社会信用等造成严重伤害。而缅北则成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的“代名词”,让人听到这个地方就禁不住心里打颤、有点毛骨悚然。特别是那位中科院博士的经历,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迫在眉睫。

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人员,虽然自恃聪明,选择缅北这个看似“三不管”的地方,似乎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感觉,实施了太多违法犯罪行为。但是,犯罪没有“避风港”,境外也不是法外之地。2021年以来,特别是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来,在我国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全国范围开展了劝返滞留缅北的非法出境人员和从事电信网络诈骗人员行动,2021年当年便从境外劝返回国21万人。攻“心”为上、以“劝”促回,已使一些在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人员选择主动回国、改过自新;立法为先、展“法”之威,从法律层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性质、治理、防范、打击等提出明确规范,也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让不法分子回头是岸。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生命安全,历来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严重损害公民的财产权利,且已经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必须严厉打击。中国地方公安机关与缅甸执法部门的警务合作、联合行动,无疑大大增强了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力度,1207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的成功移交,就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次重要成果。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一定会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更大的震慑力。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境外不是法外之地,犯罪必将受到严惩。只要有伤害国人利益、破坏社会安宁、损害国家形象的行为,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由于境外环境复杂,不可能一下子把不法分子的藏身之处全部清剿,把不法分子活动的土壤一次性铲除,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心理,躲藏在包括缅北在内的环境复杂地段。但是,中国政府打击境外电信诈骗的决心不会变、力度不会减,至今仍然执迷不悟者,一定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违法犯罪没有“避风港”,只有回头是岸,回到祖国怀抱,接受中国法律的审判,才有希望重新做人,否则,就是一条亡命路、不归路。也希望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人员的家人,加大对亲人的规劝和感召力度,让他们迷途知返、早点回国,避免错过机会,后悔莫及。

0 阅读:0

沛沛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